【观影后记】假如我拍《吴清源》
Dec 12 01:03:49 2010
(注:看了影片有两个月了,本来是想慢慢磨这篇的,现在看来越下去越不可能写了,所以只好草草收工,很粗燥的一篇 :( )
小时候看过冯育楠写的《无冕棋王》传记,吴清源先生在我心底,一直是神一般的人物,因为棋,因为人品,实际上更应该是其棋的理念与人生观的完美融合。几年 前便听说过田 这部片子,当时很是犹豫过要不要看。只是担心心目中的形象越完美,看别人的演绎越容易失望。加上当时听到的评论亦褒贬不一,虽然也没贬到哪里去,只是说围 棋部分份量少了,还是作罢。
这些日子静修,又偶然看有人评论说不错,也正好想重新感受一下一直深深触动我的,吴清源先生的理念,于是一个人的时候几乎从不舍得花时间看电影电视的我, 终于还是坐了下来。等待的时候想,影片中的吴先生,会不会也像小时候看过的传记中写的那样,在彷徨苦闷的时候,轻吟王昌龄的那句“不破楼兰终不还”?
老人近况采访的镜头之后,故事开始了。听到片中以“我”为人称的旁白,不禁咯噔了一下。当时觉得以吴先生的内敛性格,自己介绍自己些什么,不太容易也不太 合适,除非拍成意识流,以“我”的叙述作为内心独白来展示先生的思想内心成长变化。可是纵观全篇,“我”的旁白只有寥寥几句,作为事件的背景介绍,这就有点不伦不类了。更致命的是——有皮无骨。
刚看完时实在有点“义愤填膺”,觉得这和《无冕棋王》中的神话,简直天差地别 (估计看过这本传记的,会和我有类似的心理),但是想了想,还是先到网上查了吴先生的自传《中的精神》并认真拜读。说实话,刚开始时还真有点不太习惯吴先生这样的行文,觉得有点儿流水帐,不过越读下去才发现是越精彩。也才发现,是白乐天的“蜗牛角上争何事”对吴先生影响更大,而不是王昌龄那首《从军行》。 对田导这么拍摄理解多了,不过“有皮无骨,有形无魂”我以为还是其致命点。但另一方面,批评容易操作难,而且自己参与,也有助于对吴先生理念的加深理解吧。所以我试想着,如果是我,我该怎么拍。
传记类是比较难拍,而且围棋又不如音乐表面效果出彩。我这些年来看的电影很少,大约也就只有《钢琴师》可以参考了。《钢琴师》里音乐元素充斥始末,而且最 高潮的一段是以音乐为武器的一段,是压抑到极点之后痛快淋漓的释放。没有这一段,整部电影就没有了色彩。围棋呢?其实在围棋战场上,棋局本身是惊心动魄 的,内心和外界复杂因素也对行棋会有影响,完全值得大写一笔——淡写了这些,就少了很多张力。担心观众没有太多的围棋知识欣赏不了?美感总是会有的;钢琴 师里的音乐,担心过观众听不懂么?热闹和门道因该是可以兼顾的。 也或者田导是想体现吴清源淡然的气质和生平的压抑所以让整部片子淡如流水吧,但是压力一定要有个释放的去处。本来,简单的故事要说得有意思,得故意制造张 力使之有变化;而一个本身充满矛盾的传奇,很多事轻描淡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最重要的矛盾,使得张力更集中而有力量。如果整片没有合适的亮点,那是流水帐; 再通篇压抑,那就是阴沟里的死水了。
其实影片的基调,个人觉得拿吴先生自传题目“中的精神”来就很好。“中的精神” 是什么呢?调和、和谐。吴先生认为,围棋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生命的哲学。 对弈的最终目的,是从中领略圆满调和的“道”,追求棋艺和人生的共同完美。中国的《易经》讲 究阴阳调和,围棋也不能脱离这个道路。他说:“围棋的最终目标不是胜负,而是调和。” 这种理念对当代围棋起了极大的影响,可是田导的影片里竟然没有提及,着实不应该。田导的影片色调选取不错,但总体气氛是一种淡淡的压抑,而“中”,在我的感受中应该是既厚重又轻灵,既执著又潇洒,能够包容和化解各种矛盾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吴先生经历过很多磨难,中日战争爆发;患病;挑战本因坊,与木谷实的十番赛,追随玺光尊,等等,——这越发使得“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的气质可贵。那么该怎么表现那些磨难呢?田导的影片里,对吴先生经历的种种重大事件的交代吞吞吐吐。影片用第一人称叙述,笔墨却多放在吴先生经受的种种磨难的外在罗列:以及这些事件对他人生及围棋事业的影响上。对这样一个以棋为生命的人,影片中对围棋相关重大事件的描述,却连铺垫都很少,只凭着几句讲解,让人不明所以,只能传达给人以“围棋是一种职业,吴先生有很高的天赋”的感觉。 看得出田导是想尽力忠实于自传,但不知道他对围棋的了解有多少。按说只要对围棋有一些了解的,都应该能体会到围棋丰富的哲学内涵。如果吴先生仅仅是一个棋 手,无论他技艺多么高超,多么所向无敌,独孤求败,也不会有后人对他这样的尊敬。而影片中棋与人生与信仰,根本没有足够的融合。这使得整部影片散漫,连贯性差,没有清晰的线索。清淡不等于含糊。我个人的观点,应该有两条主线索:围棋理念的发展,信仰的发展。这两条线是既平行又相互作用的,围绕中心发展。而这两条线上的相关事件,比如和秀哉名人对局的历时、结局、影响,几次重要的对抗赛,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应该不交代结果。红会对吴先生的影响等等,也应该交代清楚。多一些旁白(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更合适,这点想象不来)是必要的,毕竟那么多事件那么复杂的背景。吴先生本人并不是那样沉默寡言的人,何必要装得那么酷?
围棋理念与吴先生人生观的交错,金庸先生曾有评论:“因为吴先生的棋艺不纯在一些高超的精妙之着,而在于棋局背后所蕴藏的精神与境界……吴先生毕生所寻求 的,其实是一个崇高的心灵。只因为他的世俗事业是弈棋,于是这崇高的心灵便反映在棋艺上。” 另一方面,围棋理念也造就了吴先生活生生的人格:谦虚,平和,严谨,自我反省。而这些,影片都没怎么反映。
信仰方面,吴先生把它看得和围棋一样重要。首先是从小接受的儒家道家的思想。吴先生来到日本后受到西园寺先生的影响,吴先生加入红会,后来为什么追随玺光 尊,这之间都是有因果关联的,还影响了吴先生的婚姻选择。影片没有把这几件事之间的关联交代出来,使得信仰方面的线索也就模糊不清,事件亦显得突兀。
吴先生晚年与围棋的关系,影片也处理得很弱,这不能体现吴先生围棋上的“永远创新的自由精神”,更无法体现吴先生的围棋思想对现代围棋的影响。吴先生虽然因为车祸棋力下降,但是对围棋内髓的理解只能是越来越丰富,贯穿吴先生一生的。
再说一些细节。田导的影片里,演员表情沉静,通过细微变化来反映内心世界,这还不错,但是有时候用疯狂式的动作来表现内心冲突和痛苦,并不合适。田导的确 也想表达吴先生的内心,可是我觉得他没有感受到,只好用那种表面的方式来演绎。“悟透棋道,也可悟出人生之道”。吴清源的棋道要旨是“完美的和谐”, 所以他的处世也会体现为淡泊名利、纯粹求道的充盈丰沛的方式。
作为传记,影片中除吴先生之外的人物个个面目模糊,他们具体是谁,对吴先生一生起了怎么样的影响,并没有太多交代,除了几个片段和一些对话。而实际上吴先生在棋艺、生活、信仰上是受过他们不少影响的。过于淡化 的处理,让人看不见吴先生内心的成长变化。
影片一开始便跳跃太快,镜头从吴先生少年时,才得到消息说因为被赏识而要东渡日本,一下就转到了最高级的本因坊挑战,中间初来日本各方面的适应反而一点未提及。而其实棋对人的影响,人对棋的影响,正是在少儿到成人之间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实还有一个细节,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吴先生说他自己讨厌定式,一开始就坚持用他自己的星布局,在初来日本,还是少年时第一次面对秀哉名人也这样,但因为取胜概率高,濑越老师也奈何他不得。这是个很有趣的细节,带有少年的执 拗,相当生动。影片中只提到挑战赛与秀哉名人对抗时用“三三·星·天元”,我觉得可以在吴先生初来至与秀哉名人对抗,新定式流行之间穿插几次吴先生星三三 开盘的镜头,或者还可以加入多次赢棋的旁白和濑越老师无可奈何的表情。
《钢琴师》里有钢琴师在逃难过程中手指不自主的做弹奏动作的细节;而吴清源因为长时间打谱手指变形,视力,身体,等等,影片却一点没有提示,又怎么能让观众感受到他对围棋的热爱呢。此外,个人觉得完全可以放一些镜头在忧美的布局,激烈的中盘上。
此外,和木谷实,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影片却只用一句话带过,而他们之间怎样处理友谊和围棋竞赛之间关系的,影片一点没提及——而这其实是吴先生世界观的缩 影,他一直坚持的处世方式。田导在这里的处理也不合适。他抓不到内心,竟然用了和当时日本记者一样的方式——夸大和歪曲事实。吴先生自己在自传里都说了, 和木谷实的十番赛,首先木谷实先生在段位赛里也出现过因脑贫血而倒下的情况,他也是在长椅上躺了30分钟,据说他是一边休息一边想好了下一手。所以吴先生不惊慌很正常;其次,“那天,还有作家川端康成先生等几个人在场,当时既没有发生木谷先生流鼻血的事,更没有木谷先生痛苦地躺在走廊上的情景,这是很清楚的事实。当时只是木谷先生躺在长椅上,而我盯着棋盘上的棋子在闷头计算——不过如此而已。” 虽然输赢事关段位升降,十分残酷,但是他们同意举行十番赛都是因为"觉得有意思"。而比赛结束后,他们还和以前一样亲密相处,并不受结果影响。在我看 来,这真是相当难得的友谊,因为两人都是真汉子。“超脱的境界"这个词听起来总会让人觉得泛,而通过具体生活事件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完全值得 大书一笔。
臆造的情节,还有比如申请入日籍的问题。吴先生对这一点并没有太纠结,当时反而是领事馆的人看不开,不肯放——“其中最困难的其实还是要脱离中国的国籍”,导致折腾了好一阵。田导自己也看不开,才臆造了那样的“签不下字”的情节。
吴先生晚年收关门弟子,还有为中日关系作出的贡献,也应当适当提及,这才能和他当年东渡日本的初衷相呼应。在吴先生的自传里,这一点是不停提及的,包含了感恩等等的诸多情绪在内。
最后,再说回来,田导对影片色彩和风景,背景刻画的把握还是很好的,使得整部影片既有着浓厚的异国风味,也有诗意般的氛围。还有就是一些对话也很令人感动。批判了这么多,却只是班门弄斧罢。
落子无悔
11月 29, 2008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在网上下了一盘棋。十几年没下了,本来就下得不怎么样,隔了这么多年重拾起来,惨状可想而知。
从来下棋是很懒得算的,大多是凭了感觉和经验走。而且大部分是和老哥面对面地下,察言观色也就成了我下棋时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是在网上看不见表情,没有暗示。很多年不练的结果,对棋形完全不敏感了,好多次,都是落了子之后连连呼错。可是落子无悔呵,哪怕是被点了死穴。
有人说棋如战场,有人说棋如人生。很巧很巧的是,下棋的那天,一个很少通信的朋友给我发了封信,就一个棋局附件和一个标题:人生如棋。战场的话,大约会考虑得周密些吧。而对人生,我得承认,很多事都懒得去算计,只是凭着感觉走。明知道事情做下了就做下了,没有回头的余地。算计又如何呢,横竖是这样的一生。至少没什么是好后悔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愿赌服输。心如棋,情如局,心情难料,棋局亦如斯。人生如棋。
黑白之间—-我的围棋生涯
1月 16, 2008
和朋友聊到围棋,很久以前的关于围棋的点点滴滴又冒出来了。
围棋一直不是我的强项,虽然还是有些历史。最早的启蒙源于父亲,那时候的棋子是油画颜料的盖子,棋盘是自画的一张纸。父亲的围棋水平是业余到没有章法的地步,不过当时我们也不懂,只知道围着吃棋,很快我和老哥就能和父亲抗衡了。不更事前,还和父亲下得有来有去的。
真正开始有点规矩是11岁左右的时候,正上初中,老哥上大学了,接触了外面的世界,才明白原来围棋是这么一回事。那时老哥迷围棋迷得疯了似的,一有新书他就买,每次假期回来都带了一堆围棋书。围棋装备也开始升级了,从塑料围棋到云子。很快他的棋艺突飞猛进,我开始要和他下让子棋了。从让2子开始,慢慢让到了4子,8子。让4,8子持续了几年,一直到他差点要为围棋退学的时候。
那是他大学第三年下半年了,在父亲百般劝说下借口身体不适办了休学,在家调理一年。于是也是我下围棋下得最多的一年。那年我高二。老哥那年在家里倒是因为围棋结识了不少朋友,包括我的好几位同学。应该说,他下围棋还是有些天分的,在大学拿了第二,在我们那个小城,总是冠军。
我个性里总是太偷懒,那时候每次和老哥下棋,不是好好认真计算,更多的是凭感觉,然后每下完一子就看老哥的眼色,和“会算算术”的小动物似的。下完老哥总是会给我复盘,我自己从来没有试过单独复盘,不知道把刚下完的一局棋从头到尾复制出来,需不需要很强的记忆力。平时也背背定式,做做死活题,打打谱,不过绝对达不到疯狂的程度,所以进步并不快,正儿八经的比赛里,总是一下就被淘汰了。老哥倒总是替我说好话,也正好那些把我淘汰的棋手,最后都是亚军或季军,所以还不算太失面子。
那时候下的棋里,有两次是印象比较深的.一位是当时县棋队里棋力不错的女棋手,正追我老哥追得紧。只是那时正好鹦鹉学舌学国骂学得带劲,和她下棋时溜了一句出来,只是觉得好玩,不想她脸色大变,弄得我好生尴概。还有一位是我的同学. 到中盘时他是占了上风,中腹围了好大一块。令我比较骄傲的是当时想起了“一子解双征”的案例,出人意外地在他中腹6线的地方跳了一手,把他的中腹削得够戗。
大学以后就很少下了,再下起来,被老哥狂让子,最多让到24个,棋盘都摆满了。不过最经常还是让8个,总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从我戒备森严的金角银边掏出他自己的地盘,那种感觉真是吐血。
最无趣的一局,是大学毕业后在厦门画行画,最终决定回家时下的。那时整个情绪近乎崩溃,和厦门的朋友兼同学告别。他是我老哥忠实的粉丝,也是我曾经的好友的好友。本以为自己会大哭一场,及至见了面,居然还是笑嘻嘻的。但是和他下的那局棋毫无生趣,一味退缩,令他困惑不已,说,这不是我的性格。
最后下过的一局棋,倒是颇有些戏剧性。那是我上博之前随父母上表哥家拜访时下的。表哥家的小侄子,10岁左右,懂一些琴棋书画,却狂得要命。当时听父亲说,小侄子下棋下得很好,周围人都下不过他,他甚至有了“独孤求败”的感觉,渴求谁能让他输一场。当时听了的感觉就是不信,父亲说他自己和小侄子下过,也下不赢。父亲的水平早就不是我的对手了,所以倒是好奇小侄子厉害到了什么程度,于是请战。他执黑先行,下了几步,我心里大乐,这家伙根本不懂定式,还“独孤求败”呢!当然很快就把他杀得落花流水,最后算子算完,小侄子一言不发。只是我再也不敢上表哥家了,因为心里明白我这水平,小侄子只要经过规范学习,很快就能超过我。当时把他的自满心理打击得这么严重,这一箭之仇有机会他不报才怪!
不过,这局棋总算让我的围棋生涯有了个不太难看的结尾。现在对围棋,相见不如怀念啊。:)
12/16/2008
木野邀狐过三更,坐隐乾坤落子声。
黑白相成情如劫,谁与对局共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