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莲花丨温州莲花形成于清末,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由道情演化而来,词句押韵,以温州本地方言演唱,演唱时在句中加入衬字、助词,以增强节奏,造成韵味,传唱内容大多为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演唱时音乐节奏感强,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匚 一字一句的背诵,学艺之路
林彩琴唱温州莲花已经有40多个年头,回想起自己的学艺之路,林彩琴介绍,小时候因为家境贫穷,家里兄弟姐妹又有11个,所以自幼懂事的她,放弃了学业,十一岁就跟随朱翠月老师学唱莲花,“温州莲花很有市场,听的人很多很多的。”当时的林彩琴,选择莲花,就为了养活自己,有口饭吃。
“我老师也不识字,他先唱一段,我再学一段,温州莲花这么长的词,我都能记牢。”温州莲花演出,一只道情筒,一块竹板,一个牛筋琴,两个人一台戏,全靠唱功,识字不多的林彩琴凭着天生的好嗓音和一股聪明好学的劲,跟着老师学了七八年后,开始了自己的演出生涯。
匚 老底子的演唱会,人山人海
在娱乐项目匮乏的七八十年代,一台乡间的莲花演出,观众之多,绝对不输现在任何一场大型演唱会,林彩琴跟我们描述,当时的演出,乡亲们热情就非常高,很远的地方都会赶过来看,“那时候连话筒都没有,远一点的甚至都听不到台上唱什么,但看看人也好。”
一个好的表演者,能调动观众的情绪,一悲一喜,一颦一笑,林彩琴的莲花唱得出神入化,“我笑起来,他们就笑起来,我哭起来,他们就哭起来……”。500人、600人,那时候的演出场场爆满,不仅观众反响如此热烈,一场演出下来,还能赚个5块10块,林彩琴觉得非常知足。
匚 夫妻间的默契,相互成就
林彩琴的爱人陈向明唱温州鼓词,在温州曲艺界也是鼎鼎大名,早年间两人经常一起演出,唱着唱着就走到了一起。以前但凡陈向明创作了新的节目,都会把唱词一句句录在磁带上让林彩琴听,林彩琴则一遍遍地背诵,一如当年随恩师学习的那段时光……
如今磁带早已尘封,手机录音取而代之,但两人仍旧以这样的方式,延续着温州莲花的韵律。林彩琴坦言如今的成就,离不开爱人背后默默的支持。这让我们想起了林夕写过的词句:“我是那成就了弓箭的弓,我是那无尽的天空的空……”
匚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朵莲花
林彩琴跟我们介绍,她的听众大多年龄都在50岁、60岁、70岁,甚至80岁都有,所以近几年还算不错,仍有大批观众捧场。而她担心的是年轻一代的温州人,有些只会说普通话,连温州话都不会说了,这对于用温州方言传唱的莲花,无疑是最艰难的境遇。
一个地方曲艺,老一辈人代代传承,口授心传了100多年,眼看市场关注度越来越低,林彩琴不免有些无奈,陈向明则在不断地寻求新的突破,“曲艺就是要从生活中发掘,再回到生活中去,通过一个小窗口,看一个大问题,写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大家才要听。”
《鹿城记忆》是陈向明十几年前创作的,传唱了这么多年,依旧是他心目中最得意的作品。如今,陈向明不仅从创作题材上挖掘更多的新意,还在尝试借助新兴的平台,多开渠道,宣传温州莲花,“唱得多了,人们常常见到听到,就不容易淡忘……”。
匚 一座城的记忆,等人传唱
剧场里,夫妻二人排演着《鹿城记忆》,不善言辞的林彩琴上了舞台,整个气场与台下判若两人,在伴奏响起的刹那,瞬间迸发出无尽的魅力,也让我们如痴如醉地领略了温州莲花最动听的一面。林彩琴的舞台依旧夺目绚烂,只是需要更多年轻人的欣赏。
我们走的时候,陈向明还在创作,为了近期的节目,他已经苦思冥想了好几个通宵,“我现在是在煎熬,熬到什么时候就算什么时候,我60多岁了,莲花这个东西,不能靠某一个人的,要靠一代人,我特别希望那些年轻的,市场很好的,他们要努力……”
没有人知道温州莲花究竟能开几朵,能开多久,但我们依然看见,还有一些人,正在坚守着静待花开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