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平
好巧,今年的西方情人节与我国古代的情人节黏一块了。
头一天是情人手提购物袋享受烛光晚餐、巧克力、玫瑰、大红包带来的浪漫。
后一天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
这两种情形,哪个更浪漫些呢?
现在情人节的情形,大家都亲身经历过,至少也亲眼目睹过,就不用多说了。
在古代,礼教森严,有教养的女子都被养在深闺里,足不出户的,哪怕春心荡漾,也只能跟杜丽娘一样,对着姹紫嫣红叹一声“良辰美景奈何天”。
不过呢,也不是完全没有透气的机会。正月十五元宵节,就为深闺女子提供了一次外出狂欢的好机会。
古代元宵夜是取消“宵禁”的,有句诗“金吾不禁六街游”可以作证。正月十五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出门赏灯,女子们更是盼来了难得而短暂的自由时光,可以尽情享受夜生活的乐趣。
在众多描绘元宵节的诗词中,我们总能从中看到女子们的纤纤身影,比如张萧远的“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苏味道的“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唐寅的“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等等。
最喜欢辛弃疾《元夕》的那句那句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前后左右顾盼,可怎么都找不到心中的那个她(他),怅然回首时,眼前一亮,原来她正带着盈盈笑意,站在灯火阑珊处。
“众里寻他”是一片痴情,“千百度”是苦苦坚持,“蓦然回首”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而“灯火阑珊处”仿佛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未必多么浓烈、热闹、华丽,反而可能藏身于极冷清、极平淡的角落里。
现如今,人人自由,通信方便,交通方便,约会太容易,视频太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我想你!”“我爱你!”这就让爱情缺少了古人那种来自等待和惊喜的浪漫感。
当人为设计好的浪漫,与流于形式的,参杂了物欲和攀比的动作混杂起来后,再奢华的浪漫感可能也是刹那即逝的了。
从这个角度看,古人似乎比现代人浪漫多了,不知这样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