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作者 | 朱雪琴 幸福双翼资深导师
本文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幸福双翼家长学堂”(微信号:xingfuwings)
全国上下都欢庆着疫情的好转时,一个让人痛心的新闻让我无法轻松。
3月15日,贵州某小区一个19岁大学生因情绪波动较大,失控后从家里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冲出家门,将正在小区玩耍的2岁女童砍死。
两家人无冤无仇,无辜女童却惨死在19岁男孩情绪失控之后的恶劣反社会行为之下。
面对这样一个悲剧,对于无辜受害的女童家庭,再多的同情都不足以弥补孩子父母的悲痛,也无法挽回这个稚嫩而宝贵的生命。
对于杀人的19岁男孩,再多的声讨也不嫌少,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将自己的不满随意发泄到无辜人身上,都需要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
看似极端的案例,看似偶然的意外,对涉事家庭来说,是百分百的灾难;对于大众来说,也有诸多共性的地方值得思考。
在我看来,这个悲剧事件中,至少有两个方面需要引起重视。
1
情绪教育的缺失,到底有多可怕?
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是通往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通道。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感受和处境,不能只看对方的言行,更要看到言行背后的动机和情绪。
言行可以掩饰甚至刻意伪装,但触动到内心深处的情绪感受,很难掩饰。
遗憾的是,关于情绪教育这一课,很多父母都错过了最佳的引导和培养时期:童年时期。
小婴儿天然会用哭声来表达需求,以此让父母照料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但很多人一听到孩子哭,常见反应往往是:
转移注意力:通过哄或者其他事物吸引,只想立马让孩子不哭。
理性说教:通过道理告诉孩子哭是不对的、不好的,哭解决不了问题。
暴力制止:通过语言责骂或体罚的方式,直接禁止孩子哭。
三种反应中,最后一种暴力制止看起来是程度最严重的,也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更大的创伤。
但前面两种的处理方式,也在反复告诉孩子一个信息:哭是不好的,有情绪是不好的,尤其是负向情绪更是不能表露的。
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怎样的行为呢?
我小时候比较爱哭,我妈经常说我“眼皮子浅”,看到我掉眼泪也会一脸嫌弃地说“就你眼泪多!”
所以直到工作前,我每次哭都是极力压抑和掩饰的,生怕被人看到了笑话。
同时,我也形成了很多孩子都惯用的模式:报喜不报忧。
考试成绩好了,开心地告诉父母;考试没考好,胆战心惊地能掩饰多久就掩饰多久;跟人闹不愉快了,自己默默消化。
报喜不报忧,并不是因为孩子内在强大,而是因为过往经验告诉我们:那些负向的情绪告诉父母,只会得到否定、批评,何必再往伤口上撒盐呢?
高中时,我被同班一个不熟悉的女孩欺负,虽然没有身体上的直接伤害,但她用红色笔给我写“声讨书”,还让其他几个女孩在洗手间门口围住我,这带给我很大的恐惧和害怕。
哪怕是这样,我也选择一个人默默忍受,偷偷哭泣,却一直没有告诉爸爸妈妈。
一直到读大学之后,远离家乡,爸爸妈妈开始关注我生活得怎么样时,我才笑着说起这件陈年旧事。妈妈很担心:“你当时怎么不告诉我们?万一对方更过分地对待你呢?”
我比较幸运,并没有再遭受更大的欺凌,让我能够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疗愈自己,重新出发。
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创伤”。
婴儿时期,妈妈没有及时回应和安抚,可能是创伤;
幼年时期,跟小伙伴冲突吵架没有人理解,可能是创伤;
少年时期,被同伴排斥鼓励,可能是创伤;
成年后,婚姻家庭遭受不幸,也是创伤......
人生创伤千千万,但不代表创伤一定会带来崩溃和失控的后果。
因为我们有情绪这个通往心灵的窗口,只要每次不愉快的经历之后,情绪都能得到及时的觉察、看见、表达,创伤就会降到最低。
同时,从小就有被鼓励表达自己开心或不开心感受的孩子,不仅仅抗创伤能力更强,人际互动、问题处理的灵活性也会更高,而不至于在无数情绪累积之下,走向崩溃和失控。
我们曾接待过一个13岁男孩,因为情绪狂躁在父母的陪伴下前来咨询。
多次咨询中,男孩反复提及的事件,都跟强烈的情绪有关:
6岁时,写作业出错,被爸爸拿着的棍子打的无助;
12岁时,参加夏令营,被其他人群殴的愤怒;
每次考试期望很高结果不理想时的烦躁......
这些情绪记忆强烈的事件,有些是当下发生的,有些是过去很久但情绪感受却经久不散。
男孩父母非常后悔的是:当时孩子参加夏令营被欺负的事情,其实孩子和教官第一时间也电话告诉他们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
电话中,他们说“没受伤就好,你下次离他们远点。”
回到家后,孩子也反复多次表达了对那批人的愤怒,但父母都是安慰他:“事情都过去了,何必总是计较呢?”
但孩子的情绪并未因此消失,反而因为一直得不到看见而不断累积,最终狂躁和愤怒的情绪蔓延到很多其他事件上。
这次行凶的19岁男孩,案发前正在家里跟父母痛诉自己在学校的经历:跟同学关系不好,被排斥,很无助,很愤怒。
相信他的无助和愤怒,并不是一天累积出来的,而是在以往成长中的很多细节中渐渐累积而成。
遗憾的是,直到孩子因为人际上的诸多创伤休学在家,父母或许才开始意识到情绪的释放的重要性,但此时累积情绪已经过于严重。
案发时,男孩的父亲正在跟警方打电话求助,想必男孩的失控情绪和行为已经超出了父母可以掌控的范围,所以才求助。
遗憾的是,父母和警方的紧急介入还是迟了,这才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面对情绪,我们怎么做能给孩子更多正向的支持,从而让孩子拥有情绪的表达、释放、自我平复的能力呢?
首先,允许并鼓励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
无论是痛快地哭,还是尽情的发脾气,只要保证孩子和身边人的安全,静静陪伴他,告诉他:“想哭就哭吧!我们陪着你。”
这种充满接纳和用心的陪伴,会让孩子觉得哭或者闹是安全的,当孩子在家庭中已经把既有情绪流动了,面对外界的事件时,也就具备了自我情绪管理和调节的能力。
最关键的是,当孩子被允许甚至鼓励哭泣和表达情绪,孩子就不会认为有这样的感受和情绪是可耻的。
很多时候心底的羞耻感,会让孩子选择压抑、沉默,让一件原本不大的事情累积成重大的创伤。
其次,在家庭中多主动做自我情绪表达。
父母能够从自我情绪的表达开始,孩子就会跟着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幸福双翼中有一个非常简单好用的“我字句”表达——我看见...我感觉...我希望...,就是父母可以经常用来跟孩子互动和沟通的工具。
接纳孩子的前提其实是父母对自己感受的觉察和接纳,当我们能够允许自己悲伤、难过、愤怒时,我们也才会从心底接纳孩子的各种负向情绪。
最后,充满连接的复盘。
无论孩子经历了怎样的难过和伤心,陪伴孩子走出强烈的情绪之后,我们一起坐下来,聊聊这件事的经过,聊聊自己当时的想法,聊聊下次如果再遇到怎么做更好,也是非常关键的。
就像前面说的,创伤体验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不带评判、没有说教、充满连接的复盘,和孩子一起从经历中成长。
如此一来,孩子的每次经历都会成为支持他更加强大和有能力的机会,就算未来还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件,孩子也有了处理的能力。
2
群体归属感,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
这次悲剧,再次让我们看到:同伴关系对于不断长大的孩子,尤其是步入初高中和大学的青少年来说,无比重要。
年幼的时候,孩子从父母和家庭中获取认可,有爱自己的父母家人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跟同伴互动的时间越来多,加上孩子人格成长的很多价值感、自信心也需要通过同伴认同来形成,同伴关系就成为影响孩子更重要的因素。
孩子的同伴群体,就是微型的社会关系,这其中必然有冲突、争执,甚至欺凌。
孩子是否能够充满自信和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往往也源自幼年时期的养育方式和引导。
一两岁的孩子因为抢玩具动手打起来了,很多大人是怎么处理的?
明理一些的,会拉过自己孩子教育一些要学会分享;护短的,可能会指责对方没照顾好孩子。
但无论是哪种,都没有把成长的机会留给孩子,孩子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可能还是抢或者打。
被教育要分享的孩子可能会认为“我的感受不重要,懂事听话才重要”;被护短的孩子可能会认为“反正都是别人的错”。
所以,孩子幼年面对冲突程度不大的情况,父母如何看待和处理,也影响了孩子处理冲突的能力。
如果我们的孩子还小,意味着我们有很多机会,在冲突之后,通过接纳情绪让孩子感觉到安全,通过启发式提问让孩子有机会自己思考,通过建设性建议让孩子学到更好的处理方法。
如果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那么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重视孩子的同伴关系状况,必要时及时给与支持,包括专业的心理咨询资源提供。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状态,主要停留在学业成绩上,只要成绩好就约等于其他都没问题。
曾经有一个高管妈妈,因为孩子有自杀倾向跟我们求助,她女儿是那种从小到大的学霸,一路都是名校。
上了高中之后,成绩依然优秀,所以妈妈从来都很放心,直到发现有一次女儿站在阳台很久不对劲,妈妈才问孩子怎么了。一听到妈妈的问话女儿顿时大哭,妈妈从来没见过女儿这样哭,这才慌了。
紧急跟我们联系后,我们跟女孩做了沟通,才发现,女孩近期经历了跟好朋友的冲突和分歧,彼此都不理对方了。
女孩心底很想跟对方和好,但碍于面子不想主动,再加上想要找对方又不知道怎么表达。
各种纠结之下,彼此的关系越来越疏离,看到好朋友有了其他朋友之后,女孩就更自责自卑,觉得自己很没用。
当心结找到,问题就很好解决。
经过安全的情绪表达之后,女孩痛快地哭了一场。后来,我们问她最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女孩说是跟好朋友和好如初。当我们问如何迈出第一步?女孩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女孩被卡住的地方在于,她不知道如何表达需求,既让自己感觉有力量,也能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她之前纠结很久是因为,总觉得自己的话要么卑微要么强硬。
这也是前面所说的,情绪的表达如何更加正向而充满连接,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反复练习的技能,如果孩子从小就能从父母的示范中学习,就自然有能力处理这些状况。
后来,在我们提供的“我字句”表达的支持下,女孩顺利发给朋友一条长长的信息,不久之后她跟朋友和好,一年后的高考她也如愿考上心仪的大学。
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忽视同伴对孩子的重要性,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心底天然渴望同伴的归属和认同。
一个生命生来就有两大心理需求:安全感的需求和归属感的需求。
安全感的需求主要来自父母和家庭的陪伴和照顾,前面提到的对孩子情绪的接纳、允许孩子哭等做法,都是在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安全感良好的人,在人际中更有自信,面对冲突也会有力量面对和处理,进而在群体的归属感获得上,具备较好的基础。
归属感是指一个人在群体中感受到自己被认同、被接纳的感受,人是社会动物,孩子也一样,身体的痛苦还好忍受,但被群体排斥甚至欺凌的感受,会带给人很深的绝望和无助。
这份绝望和无助如果没有及时被父母或老师看见和干预,孩子也不具备寻求支持的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就会累积之后酿成类似这次19岁男孩失控后的悲剧。
同伴关系对孩子成长如此重要,父母怎么做呢?
首先,从小就关注孩子与人互动的状态,冲突来临时有意识地把处理机会留给孩子,提供支持和引导。
留给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并不是父母撒手不管,而是我们随时都要信任孩子、提供情绪接纳和情感支持。有了这些支持,孩子才会有信心去处理自己面对的冲突。
其次,像关注孩子考试成绩一样,同步关注孩子不同阶段的同伴关系。
如发现异常及时跟老师沟通,必要时会及时寻找专业支持,及时干预,防止情绪和创伤累积之后的悲剧。
这个19岁男孩已经因为情绪失控而休学在家,意味着父母其实是有机会寻求专业支持的,可能父母对这方面的意识不足,或许不知道如何需求支持,就此耽误下来。
对很多人来说,找心理支持意味着承认自己“有病”,其实心理上的失衡就像身体感冒一样,提醒我们心理有些地方被忽略了,需要重新得到重视而已。
悲剧无法挽回,但每份微小的思考,却有着不容小觑的力量。
当更多父母都能从孩子成长中的点滴事件中,看见情绪、充满接纳和支持,并且能够从每一次冲突中陪伴孩子走出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有力量。
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父母的智慧陪伴下,成长为有自信、有力量、有情绪管理能力、有人际处理能力的人,类似这样的悲剧一定会越来越少。
教育最好的状态从来都是——防患于未然。
愿每一次悲剧之后,我们每个为人父母者都能从中检核自己的教育,避免类似悲剧发生在自己和孩子身上。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