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辜鸿铭》是胡适一篇悼念性文章。
如何解读《记辜鸿铭》,有的老师采用的是给辜鸿铭画肖像的方法,在阅读中提取辜鸿铭的形象描写,并聚焦到辫子,引出人物的“奇怪”,然后品味文本,琢磨言行,还是回到“怪异”之上。这样的解读思路从外形到性情,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再加上联系到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新时代的思想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辜鸿铭的人物就立体起来,“辫子”的象征意义就暴露无遗。
如何抓住人物关键特征进行透视和贯通,这是这一堂课的关键所在。
然而我也观摩到有人并不按照这样的常规来解读。
胡适与辜鸿铭同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国学大师,又曾同时在北大任教。辜鸿铭学识渊博,主张古典,可是作者胡适却是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杰出领袖,两人是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里的人物,不仅是教学上的竞争对手,更是思想上的对头。
这一篇文章,胡适究竟想写什么,两人的“敌对”关系在文章中有没有体现,由是,本文的最终意指能不能够有一种新的发现。 这将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解读思路,虽然也要找到细节之处去体会和揣摩,虽然也要对人物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但是,所得到的认识就不再仅仅局限于人物的率真幽默和严肃认真了,因为这个人物的骨子里是有骨气的,最最关键的是,胡适先生怎么会写自己的诽谤呢,所谓的“笑嘻嘻”与“正色”,其思想之“真”之“独立”,胡适怀念的是一个所谓的“敌人”,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古典人物,难道这里面还有另一种意味——敬重。
“你的尊重和包容就塑造了一位大家”,这是上课老师的一句颇具份量的结束语。假如没有了对人物形象深刻的熟悉和把握,是很难找到大师写大师的灵魂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解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到底在哪里。
辜鸿铭和胡适,都是蔡元培时期邀来许多名人之中特别具有个性之人。那么辜疯子之“疯”之表现,骨子里之“傲”之气概,究竟属于怎样的一种文化人格(请注意,文化人格)?为什么有这种文化的人格?生活在晚清时期的辜鸿铭又是如何纵横于中西方之间的学问之中的,这样的人究竟多不多,不同的政治立场会不会导致情感之间的反叛,两个文化阵营中的对手怎么会出现在一篇文章之中。
问题绕了一圈又回来了,胡适在13年之后所写的这一篇文章对辜鸿铭持有怎样的一种态度?散文之灵魂何在——是“真”否。 能不能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实现从无生气的语言向有生气的意义的转换,文本解读确实不能满足于表面人物的言行与外貌,只有发现其中的内在的情感与思想,才能获得明辨的认识。
《记辜鸿铭》的矛盾在哪里?人物之间的矛盾,个性之间的矛盾,语言之间的矛盾,中西之间的矛盾。找到矛盾并不等于可以一股脑地倾泻到课堂上去,需要梳理和立意,看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最合适的,怎样才能带着文本走向学生和带着学生走进文本。
真正的解读是一种审美情怀意义上的文化解读,是和文本一起融化在精神思想之中的涅槃。 至少说,解读的过程是贴近文字去思考和理解的过程,语文学习的进步就要看有没有精神生长的意义。无论是否定和批判,还是欣赏和赞许,首先需要的是真性情,一种“正色”的态度。
也许,个人觉得,《记辜鸿铭》的解读还需要从文人到文化、从文章到社会、从两个人到一代人的深化,融情于文,立人于世,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觉醒与超越。
写于2015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