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每天一篇文章第23篇。
昨天回想了原来深圳的项目,今天在深圳,到处看到合种外卖平台的送餐员和广告,时代变得好快。
我们那个项目失败了,昨天总结了一点:初创时太有钱。太有钱其实是好事,但是需要懂得如何花钱,而懂得如何花钱需要对产出有评估,让花钱变得有效率,就像今天在电梯的外卖平台广告,也许代价也不菲,但现如今的产出会比当年更有效率。于是就有第二条总结。
第二条很简单,是生不逢时。06年,移动互联网还是WAP时代,全国手机上网用户才1700万人,互联网渗透率不到10%,很多同事家里签根宽带都要想半天,更不用说支付,配送优化这种基础模块的发展程度。一到中午是有大量用户引入,但过了这个点,除了晚餐时间有个小高峰,其他时间基本处于空置状态,业务量空置,但成本确不会控制,比如说接线员,工作人员。这些都要为高峰容量配置,否则高时段服务体系就更不上。而餐厅那一头,很多小店无法理解这种模式,谈判障碍很高,同时就算谈进来他们并不重视,有时候订单来了很多,有些竟然不知道。另外,最可怕的是支付,没有及时的线上支付,你要么就要餐厅代收,供应商结给你,要么你帮他送自己代收,但如果单量不够,请一帮配送员就是一场灾难,一天下来累得半死还赚不到一顿饭钱。
所以,很多项目做得太早,除非资金足够雄厚,能扛到起风的那天,做得太晚就更加可怕,市场格局成型,要去打破格局是件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比如,现在在国内做运动品牌,耐克阿迪李宁安踏然后再加上后面的特步等一众品牌,每年都是这些排名,不会太大变动,要是去运动市场创业,成功概率极低。还不如做得早一点。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够坚持。几天前和过去一些同事聊天,其中一个是这个项目参与投资的,一阵感慨,如果那时索性咬咬牙再坚持,也许就没有饿了么什么事了。可是为什么没坚持呢?因为钱花得太快了,两个区还没整清楚,还在摸索就覆盖全深圳市,深圳市还没闹明白,广州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就开起来了,几千万几个月就没有了,而钱没了再去融资,业务增长趋势有,全靠砸钱砸出来的增长,项目价值并没有做出来,融资艰难,最后只有关门。
我时常会想以前经历的项目,读书会有一本书叫《精益创业》,核心思想就是要通过最小业务模型做出一小部分用户价值,然后再复制,我边听就会边回顾这个项目,也收获不少,特别是兵哥讲的麻雀理论,是非常认同。现在带项目,起步期是非常谨慎,用最小的资金先构建出小部分用户认同的价值,如果逐步放大的过程中,价值逐步被复制,才会加大投入,迅速复制。
做得累都不对,如果小麻雀都没组装起来,就去做千万只麻雀,不累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