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够在众人面前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也应该能够沉浸于大师之杰作,独自感悟人生。在《内在的从容》这本书里,周国平老师说“独处,是一种能力。”是啊,倘若我们能够具备这份能力,好好利用独处的光景,则我们可以体会到不一样的幸福。
独处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记得在上师范的时候,因为离家比较远,我总是一个多月才回家一次。看着不回家的同学相约逛街、看电影、寝室内聊天等,觉得没有意义,也不想随波逐流,只能一个人想着法子度过独处时光,力争过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时会一个人走到操场上,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篇,有时会坐在教室里,静静地写一两页日记,大多数时候,则是一整天地待在图书馆,品味着他人的人生。这样其实挺好的,不仅仅培养了自己独处的能力,也结交了一些有着相同爱好的朋友。记得一个名叫陈建霞的女生,特别爱学习,我们约定一起参加师范类选拔考试。滑师冬天的阶梯教室,在微弱的灯光下,三三俩俩埋头苦学的学子,显得有点冷清,却是我最温暖的记忆。在那里,有我燃烧的青春和激情,也有如今的我不可缺少的积淀和磨炼。独处的能力是一种生产力,让我们学会珍惜时光,做出对的事情,体验幸福的人生。周国平老师说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漫无头绪,百事无心,只想逃出寂寞;二是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于读书、写作或别的事物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倘若二十多年前的我处于第二种状态,如今的我大致正处于第三种状态的边缘,一边享受着独处的幸福,一边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可以全然不顾外界的喧嚣和浮华,是一种高度临在的感受,守着内心富足的安静,感受着一呼一吸的自然状态,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老子主张“守静笃”外物所见,内务所思,如此便可以成为万物运动的主人,拥有驾驭任何艰难困惑的力量,成为人生赢家。当然,我们不是天生就具备这种独处的能力,需要经过内心的定力和磨炼,当我们尝到独处的甜头时,我们会停下奔波的身、平静焦躁的心,拥有一个真正的自我。
佛教里有一个很著名的公案故事。日本的白隐禅师被一未婚少女诬陷为她孩子的生父,并因此被少女父母要求抚养婴儿,但他却没有为自己辩白,而是带着冤屈,顶着众人的唾骂和白眼,默默为抚养孩子而向侮辱自己的周围百姓化斋,并坚持日复一日的修行。一年后,诬陷白隐禅师的女人带着无比的懊悔澄清真相,说明禅师并非自己孩子的生父,当年是怕孩子的真正父亲被自己家人打死,所以才诬白隐禅师的。唾弃了僧人多年的人们才明白,这位他们眼中道德败坏的破戒花和尚,原来是一位真正的高僧。高僧的心胸和豁达被我们敬虔,就是他拥有比我们常人更多的内在的从容。内心的波澜不惊战胜了外在的一切动荡不安,也让孤身独处的他多了一次修炼的机会。
没有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因为独处的能力始终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生命有限,我们不要把精力投错了地方,偶尔远离周遭的精彩纷呈,静坐反思,想明白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然后为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