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不愧为大师,他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我最信服的一种解释。学习后我的理解如下:
“行”是“知”的同步——一念发动处即是行。“知”既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行动。
关于知行合一,先说知,我认为是懂得,悟道了。而所谓行,就是“能行”“干得成”。一旦真正懂得就能做到。而没悟道之前的懂,都是自以为懂,还是有偏差的,或者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还没悟出自己的道,因此尚不能“行”,可能就是网络语的“懂得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意思吧。
举个身边的例子,我们学习高倍速阅读法(photo reading),很多人都看过那本书,包括我自己,也尝试过,但可能量不够可能没找到门道所以至今没有悟道没有致“知”,于是我们还不“行”。而金凤已经知行合一了,她悟道了于是就能做到了。这是同时出现的事情,并不是先悟才做到,也不是先做到才悟出门道,而是那一刻,开窍了就是这样呀,原来我已经在pr了,原来pr就是这样的,于是知行合一了。
再举一个考驾照例子。当我们只是基于理论学习的时候,我们的状态大多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或者是很简单肤浅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虽然可能是考了100分,但明显大家都知道,理论考试和开车上路时两码事。接着,可能大家在短时间的刻意练习后能通过路试,那么相当于具备了最基本的技巧和能力,这个时候不能说“不知道“,但说悟道吗?我觉得还没有,因为这种应试学习还没达到“内化”的程度,只是一种朦胧的意识,甚至是应试的技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后,一般人是可以形成自己的方法论的,特别是积累足够,不断调整学习后,成为了老司机,这个时候甚至有些人反而逐渐淡忘了一些考试的技巧或者一些很基本的交通规则(例如变线打灯,或者十字路口应该减速通过)但是他们在开车过程中已经内化为本能,甚至可以轻松交谈或者一边听书思考一边开车了。这个时候基本是已经悟道了,“知道自己知道”。但也很容易到了一个危险的层面,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因为熟练,反而忽略马虎,一些长途驾驶前的注意事项,一些交规,都简单粗暴地掠过了,反而容易造成意外和危险。
“知”不是一种对象、一种可追求的东西,应当说是一种状态、一台设备、一种储备,你的行为是这种设备运行和发挥的一个结果。简单地说: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
那么怎么做到知行合一。我的理解是首先要去做,是实践,去用去尝试去调整,找自己的门道,去错了,才有可能对,可能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也可以说是学习,学,然后习,不断地刻意练习积累经验调整认知和方法,才有可能致知悟道,再举金凤pr的例子,我相信没有50本书以上的实践,她也不能达到掌握pr技能的水平。而在这50本书的过程中,她可能在逐渐积累那个“知”但没有致知,到了某个点,哦,原来如此呀,刚才的体验就是pr了,那么那个点就知行合一了。
真正有效的认知是接触,是冲突,是博弈。“知”是反复“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认知+行为=学+习
所以要知行合一,我想法是,找准方向,去学,去习,去调整试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论,再实践检验,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致知,才有机会达到知行合一的那一步。
提升自我和学习方面,我依旧会按照两类出发点:当前需要用到的,和自己感兴趣的。用到的东西马上查阅,试验。感兴趣的也就当成娱乐增添见闻,所以后者能学到的不多,陶冶性情而已。
说回前者,用是最好的学,从事财务职业的人都需要考各种证,于是很多在校生也开始考,虽然不乏有学霸型的可以直接考高分通过,但真正悟道的大多还是接触实务工作后,很多时候会发现原来用心背诵记忆的点,不过是日常工作的一个常识而已,根本无需特意用力。带着问题和需求去学,通过运用来验证和纠正自己的理解,看高人怎么做,模仿和推敲高人的做法,自我调整。这是我的学习方法。后者的学习呢,我大多是主题阅读,因为不着急只是兴趣,于是也学起来没压力,有一搭没一搭地学。
联系到精益创业。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接受火力侦察(佯攻),发现关键用户的需求和更新升级。要的所谓成功不是不犯错,而只是用一次次尽可能小的代价和非致命的错误,不断纠正和优化,让我们的认知升级迭代。
在实践过程中,充斥未知的摸着石头过河和试错,但只有开始“行”了,才有反思的支点,通过反思和复盘,我们学习快速纠偏纠错和迭代。事业与人生的成功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反思的速度和次数(OO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