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10:10-11:40
一开始张老师没有急于演讲,从闲谈开始。问问大家来参加教育行走是胖了还是瘦了,提醒大家要注意身材管理。毕竟这三天是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要保证睡眠质量,多补充水分,提高对气温的适应力。
生命化教育缘起
趁着设备还没调好的时间,张老师给我们讲到1993年教育评论第四期可以载入中国教育史的一篇文章《教育的价值项目与终极生命》,这是张老师对黄克剑先生的访谈。“价值项目”与“终极生命”就是教育的第一原则。黄克剑先生第一次提出教育的三个维度。
第一是授受知识。
“授”有提手旁,“受”没有提手旁。双向奔赴,双向启迪,双向的授受知识。
第二是开启智慧。
知识不一定能转化为智慧,智慧不一定能授受知识。智慧是受有智慧的人的启发,智慧是生命性的概念。马克思·范梅南说“事先准备好的都不算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临场怎么判断怎么实践,这跟整个的生命知识背景、教育经验、现场的应变能力关联在一起。
张老师用童年看过的《阿凡提的故事》来呈现什么是开启智慧。巴依老爷炖了一只鸡,阿凡提闻到香味过去看。
巴依老爷:“你闻到鸡的香味了吗?”
阿凡提:“闻到了。”
巴依老爷:“那你付钱吧。”
阿凡提:“闻到香味为什么要付钱呢?”
巴依老爷:“香味是鸡的一部分,你付钱吧。”
阿凡提拿出钱袋抖一抖,说:“你听到声音了吗?”
巴依老爷:“听到了。”
阿凡提:“那我已经付钱了,声音是钱的一部分。”
但是上面的情节学不来。智慧只能向有智慧的人学习,智慧是熏陶,智慧是感染,智慧是启迪,智慧是生命的建筑。
第三是点化和润泽生命。
在中国当代的教育史上,黄克剑老师直接把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点化和润泽生命。一些学院派学者会谈到谁先倡导生命教育,各种各样的说法。在一次研讨会上长春的王冰雪老师说:“你们有没有看过1993年张文质老师访谈黄克剑先生的文章,名字叫《教育的价值项目与终极生命》”。那个时候最早提出的教育的终极生命就是指向使命,点化和润泽生命。第一定理指向生命,生命被照亮,生命是终极定理。张老师经常讲一个笑话:手术非常成功,但病人死了。教育也是这样。一所学校没有学生因为学业、师生关系、学校不良管理而自杀,是令人尊重的学校。思考教育的时候要从源头上讲,最核心的东西指向人,最大可能性的让人活得像人,让儿童活得像儿童。
参会小变革——穿营服、贴姓名贴、粗笔写
生命化教育里面强调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比如我们要穿营服,这样我们就是一伙的,提高所有人的警觉性。还要把姓名贴贴在胸口前,上面写上大大的名字,方便我们互相认识和打招呼。如果贴到袖口上,看着很不方便。这个小的变革也是从海峡对岸学来的。当地选人民代表,大家都不知道名字,于是就在胸口写上大大的名字,后来变成当地很多活动的一个课程。还要用粗的笔写,让大家一眼认出,彼此更真实的打交道。微小的变革蕴含巨大的创造性,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一、任何一个人都是“无限”的勇气、抉择、信念。
1933年,张老师跟黄克剑先生对话生命感想。
刚开始对话,黄先生对张老师说: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写诗,要多花点时间研究教育。
过了一年,他说:教育至少要花一半的时间进行研究。
又过一两年,他说:你就是群众,一生都不可能把教育研究透彻,你业余有一点时间研究诗歌就够了,要全心力花在研究教育上。从来没看到过一个所谓的职业诗人写出好诗,做其他的职业更不可能写出好诗。
在任何人身上都蕴含无限的勇气,张老师最开始生命化教育实践跟在坐老师一样,都无依无靠,无人授权。这一切恰恰考验我们的勇气,是否是真爱。所有老师都可以组团,成为项目负责人、引领者、课题主持人。落地生根,独木成林。落地生根,才能独木成林。这是张老师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开展生命化教育30年。我们一个人不能成林,但是可以营造局部的春天。改变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作为教育人,心里存主,是信念、执着、自我价值认定。我们是自律的、主动的,追求的是提升自我的境界。
有老师说建立了一个草根团队,可以改为这样说: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草根团队。“草根”是“自主的、自发的、自我认定的”,“草根”成为专业团队,强调“品质、专业、追求”。
二、一个人可能就是一支队伍
改革,从任何的教育尝试开始。跟更多人产生链接,用欣赏的眼光聚集我们同样的人,朝着最艰难的教育方向去变革当下的教育。从我们身上改善一个时代,让大家觉得我们是好教师。眼神、表情、走路姿态、身体状况都像一个好教师。教师要注意身材管理,自我革命,自我清洁,每一个都觉得自己比昨天更好,一切都是努力的结果。生命化教育是存在革命,会有以下效应:
1.蝴蝶效应(不是自然现象,是心灵感应;不是非自觉的生命行为,是有意识的生命行动。)
2.“正道”效应(随时都在找同道,开放的态度。走正道,总是有贵人相助。)
好故事一直讲。叶劲松老师“看不起”张老师,不是看不起张老师“教育行走”这个事,是看不起为做这个事而做的事。到处化缘没朋友,这次由“我”(叶老师)负责。有许诺张老师就发朋友圈,互联网有记忆。
3.“吸引力法则”(精神)
桃李不信,下至成蹊。先行者引领着你,召唤着你,支持着你。危机时代是活下去最好的理由。
预热中30天120人次的分享,张老师完整听28天。家人不会听,他只会听想听到的声音,而张老师要听老师真实的心声。晚上听到精彩分享张老师会主动加别人微信,希望大家也能加张老师微信。不是张老师和刀哥谢老师吸引大家,恰恰也是大家在吸引他们。
4.我们要走很远的路,才能遇到一起出发的人。
医生境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鼓励,总是去安慰。
转化为老师境界:总是去鼓励,常常去安慰,有时去促进。
吸引力法则是相互的,每一个人激发自己能量,成为有吸引力、有魅力、有影响力的人,成为教育中局部的春天创造者。
每次教育行走都要走很远的路,各种变化意想不到。一个人可能没有那么重要,但很可能在某一件事是无比重要,关乎到人的事,关乎儿童的事,这种关乎是一种责任。
张老师与蔡如明的故事
蔡总,多维教育集团董事长,是本次教育行走协办单位支持者。2014年张老师受邀到佛山作论坛对话,黑乎乎的楼道里有人拿出纸条说:“我们是东莞一个教育培训机构,能不能留个名字,邀请您去讲课?”左等右等,直到不等了。非常困惑:非常真诚,怎么消失了。
张老师有一天到东莞看到一个教育机构的理念很感动,喝酒中深度交流。越交流越奇怪:蔡总不就是我认识的人吗?原来蔡总就是请张老师写名字和电话的人。
有时候遇到一个心仪的人,就会觉得他是在跟你相遇的时候才诞生的。
三、“四小人物”背后的命运感
教师是一个转身就会衰老的职业。
(一)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像此次教育行走,至少要认识100位以上非本地的教学朋友。现在微信可以交友,但是不是真朋友需要检验。
很多校长不想做小事情,很多学校不需要做小事情。很多所谓改革都是正确的,但下一次改革恰恰是上一次改革的主题。这是教育最可悲的逻辑。最喜欢的事情是听到某人说做一件事情10年了。
与佟生老师对话
佟生老师教书14年啥都会。之前没买过一本书,没发表过一篇文章,40岁没有上公开课,跟年轻人争夺教坛新秀。现在日更1780多天,写300万字。生命中没有比写作更重要的事。买50本书,是家族的大事件。佟老师带着孩子们写作,每个孩子都有书。写作是为影响儿子,希望儿子像爸爸一样做乡村教师。
家族变革从微小开始。
有位妈妈读《奶蜜盐》后,添置家族史第一个书架,孩子看书,妈妈看书,觉得自己家有文化了。
(二)为了儿童(小人物)
浙江杭州王老师,班级一位学生管理非常困难。张老师建议她写一年《小胖日记》。写一个人,观察他就会思考,延伸对他家庭/成长/教育的思考,不断练笔过程中提高教育境界。
每人写日记,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就是教育家。我们要自己成为教育家,自己培养自己,最核心是要研究。至少一半精力要花在儿童上,经典教育家的书籍观点要耳熟能详。成为儿童的教师,开启智慧,点化和润泽生命。不要把错误知识教的太认真,不要把有麻烦的价值观像圣旨一样灌输的孩子脑袋里。
教孩子说假话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也不见得是悲哀的事。最可怕最悲哀的事孩子只有说假话的能力,没办法辨别真假,完全丧失再学习、再理解、再辨析的能力,丧失成长的期待。考试成绩当成人生核心目的,能生活中量子时代吗?
深圳一个局长说想建立教育特区,希望社区学生都能够自由上学,教给孩子探索知识的知识,教给孩子探索知识的工具,我们不是都生活在,,的世界
(三)坚持做小事情
希望大家有勇气做小事情,相互支持着,结成团队共同努力做小事情,阶层团体共同做小事情。
北师大资深编辑高考完给张老师打电话,孩子到初中就崩溃,不愿上学,免费考一个职高。她也是第三版《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事例。在沟通中她意识到改变在自己身上。自己改变,母子关系改善,所有关系都改善了。孩子15天时间通过雅思考试,被北京一个大学预科录取。在消费时代,听女性朋友;在生存时代,听男性朋友。不同家庭培养不同孩子,所有家庭都可以培养更优秀的孩子。
(四)帮助到一小部分人
能帮多少算多少,从自己朋友开始,从身边熟悉的人开始。
(五)有一些小影响
张老师相信:在座90%的老师在当地都有自己的影响。不要否定/小看/不在意自己的影响力。对教育的理解可以在不同平台发生,比如朋友圈、小视频、公众号,我们都说教育的好。
否定教育几十年做了什么事?只剩下否定的能力,越否定,越偏激,越绝望。绝望的时代更需要有建设的声音,需要有人扛着重负向前跑。我们要努力做有影响力的人,作出推动时代发展的作品。
四、一个教师大于一所学校
(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范本效应”
德育的核心“范本效应”,败坏在“嘴皮上”。总有一个人这么做,总有一个人这么活,总有一个人让你肃然起敬。
孙明霞老师1963出生,1983工作,2023退休,孙老师是比学校大的人。有人说“孙老师年龄比你大还是你徒弟呢?”她要认我当师傅,我不能拒绝,同样她也是我师傅。不要否定张老师,看看明霞团队做的事。凭一己之力带动乡村几十所学校里更多更傻的老师朝着目标前进,结果比她更出名。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人大于一所学校的老师。
(二)主动传播,影响一个是一个的“韧的精神”
不容易被打垮,不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挫折扭转。
(三)自我裂变,自觉升阶的“飞翔者”追求
《教育飞翔者》一年四期,包邮100元,卖出去一年亏4万,怎么办?“我不正好有钱吗?”没钱人爱说自己有钱。各位老师如果有兴趣可以参加众筹计划,这里面有珍贵的思想,精彩的表达,动人的文笔,辛勤的耕耘,给原来思考的教育不一样的独特视角。
五、生命化教育从自我变革开始
六、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化教育
(一)作为“动词”:实践、精进、创造
(二)作为“形容词”:五彩缤纷,枝繁叶茂
(三)作为“名词”:非标准化、非工具性
回到个人、回到现场:生命在场。
回到现实、回到当下: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
这些年很大的一个变化是越来越多自发组织、教育论坛,在一个开放有限的自然空间里,教育机构、组织、理念、生态完全是有可能的。
火车上一位山东老师跟张老师发消息,说山东出版机构有一个中国当代教育八大流派,其中一个流派就叫生命化教育。张老师太太笑了,说张老师已经成个“派”了,到现场看就是“苹果派”了。
七、教师作为“手艺人”
(一)不读书无以为教:读书人
我们教书的,每天出门最好背个包,除了水要有书。
(二)以写为师:记录者、研究者、传播者
(三)体力劳动者:活力、耐力、快乐力
我们这么多人没有因为在现场学习而生病的。
(四)情感/情绪工作者
情感有时候比观念更重要,怎么对待学生的复杂问题,以什么情感能力去改变、去改善、去推进学生健康的精神发展。
(五)价值引导者
《教师博览》第7期发表张老师一篇长文章,一万多字,都没有修改,几乎就是讲座的思路稿。讲了教师的“三师”,听教师叫“讲师”,朋友叫友师,有价值导向的导师。
八、通过“还原”与“回溯”重新理解了教育的使命
“保卫童年”命题的提出(1999年提出)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教育真相的还原(2009年提出)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体现的家庭伦理(2013提出)
“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时代意义(2012提出)
总结:教育是慢的艺术
1.一以贯之、始终不渝的“学在民间”的教育变革;
没有参加过任何组织,没有参与评奖,没有课题。“学在民间”至少有民间的生机,民间的可能。
2.开启了教师写作与研究的范式变革;
张老师20多年来在做的推动工作。张文质教育写作研究班,已经有50多位老师出著作了。1+1教育优培计划,也有近百部教师作品出版。
3.回到个人本位的教师自我成长之路;
从前人身上看到教育的生机,教育的可能性。
4.深入思考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人与人关系的重建;
要真正成为儿童教育专家,真正成为对生命有深刻理解力的人。
5.以公益心、建设力、传播力导向,使生命化教育成为无限的可能。
微小可能的局部存在,在一部分人那里产生影响,成为教育现实,这就是教育行走的基本立场。做个小人(物),做一些小事,有一些小影响,这就够了。
加好友了吗?
每次结束张老师都会问大家:“你加我微信了吗?”在场至少有2/5的人没有加张老师微信。中午如果不加,下午就不让加了。要实名加好友,备注好姓名和学校。
刀哥有话说
张老师是为中国教育做贡献的人,是八大流派之一。他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30年是什么概念?30年,是两代人的时间,坚持思考、坚持实践。工作这么长时间一直在教育打交道,没有成长,就只是牺牲,过悲惨人生。坚持、成长、不断变革、更新、重建,走向重生。
偶尔做一下叫做事,坚持做可能就成了事业。能否坚持很关键。写《与张文质老师的灵魂相遇》中,有部分情绪表达,自己受他影响作出很大改变。他是讲课方面有天赋的人。余华说所为天赋就是运气。当一个人遇到生命中最重要/最感兴趣的事,所有天赋都会展现出来。
张老师关注我是不是绵阳市特级教师,没办法搞,我有更重要的事——我要参加教育行走,对于职称不是特别在意。生命中有更重要的事,精力放在感兴趣上的事,激发潜能,好像自己有天赋一样。我们要找到生命中最愿意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