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公司楼下的盆栽里又多了些生气。
没有“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那种霸气,温文尔雅,姿态优美。
受很多文学作品的影响,自古以来菊花的形象是那种不畏秋霜的、特立独行的。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恰逢九月教师节,我们还会买上几盆菊花送给老师,有了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的双重加持——这些教师节礼物老师还挺乐意笑纳的,主要是还不贵。
岔开一句,到了网络时代“菊花”一词显得不那么纯粹,或者说纯洁了。说时代扭曲也好,娱乐化也罢……很多事物都是带上了滤镜一般,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有人欣赏。这些事物都成为既定事实,存在于网路上,以及公众的意识形态中。
买菊花的时候,印象中我还专门到课本上鉴赏了一些菊花的品种。大多不记得了,有一种叫做高山流水的品种凭借独特的气质吸引了我。不如绣球周正大气,甚至不如雏菊般成片似锦。张牙舞爪的形态,夸张的花型,但,就是高山流水这个名字,让这个花型有了不同的韵味,多形象啊!
也许,在高山流水名字出现之前,长成这样的菊花会被当作异类处理掉,因为和大众对菊花的审美相悖,而有了这种层想象再结合菊花给大众的形象,就似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成为神来之笔。
而更关键的是,这类品种的菊花的基因,可能存在了数百上千年,无论它叫什么,被赋予了什么含义,它都是以那种特有的形态存在的,很有意思。
在我们身边,延伸到各个行业,领域……善于发现的话,应该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专业分工虽然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因素,发现某样事物之前的本质与之后的可开发价值,岂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