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篇《当小学生遇见苏斌》疯狂刷屏,一夜成名。原因是,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小学生们,用他们的课题研究能力,征服了一众吃瓜群众,甚至是清华的教授。
对的,小学生!这群六年级小学生,他们的课题研究能力!你没有看错!今天,我们先来说一说“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
适逢苏轼先生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小学生们不仅通过吟诗、写字、作画了解苏轼,还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这些课题研究报告共计23份,研究主题各有不同:《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和苏轼的影响力》、《行走的苏轼》、《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VS李白》等等。而且,这些都不是口水文章!!!
小学生们做的课题,各式各样源于生活的灵感和创意,加上令人不可思议的数据研究和分析能力,真的厉害到有些吓人了……君君我只想说,大概,清华就是清华,清华附小之所以清华附小……
好了,吃瓜群众们,咱吃完瓜散了吧~
不要埋怨,也不要放弃。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君君有话要与各位看官探讨~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在历史上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媒体上关于学生教育的话题也由早年“独生子女小霸王”转变成了近几年“九零后或者零零后,毁掉的一代”。因为物质过剩加上经济发展过快,在家长都还没准备好迎接扑面而来的爆发的这一代时,孩子是否也准备好了呢?
想到了前些日子北京市文科高考状元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现在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的大学。而状元都是我这种,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人。”他的这段话,把在教育界早有苗头的“阶层固化”论再一次引入国人视野。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否存在阶级?
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家长和学生都在追逐名校,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刻,他们脑袋里面幻想出来激励自己的,往往是得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的荣耀。其实这幻想也不无道理,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信息效应”,只要被名校录取了,就已经证明了学生的实力,不管入校成绩如何,一张录取通知书已经成为获取某些工作的敲门砖。
除了信息效应外,名校有更好的师资和环境,这也当然是为学生的升学或者找工作增添了砝码。
但是,从政策平等的角度来考虑,特别是中小学阶段,要考虑的不是师资与财政方面的平等,而是如果过早名牌小学,优势资源更加会被垄断,从而导致社会分层现象更加严重。
好学校和好学生这两个因素只有共同作用的时候,才会出现良好的化学反应,他们是互相成就一起发展的,是1+1>2的。单纯只有一个条件,一定都是事倍功半的。
“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是你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
在经济学中,教育是一个很特殊的服务。一般的服务或者物品,人们只要付了钱便可以拥有它所带来的享受。而教育是购买者不但要付钱,也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真正享有它所带来的好处。
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只是对应着学区房、重点小学、课外班、海外游学等等,还应该涵盖学生周围所有与之有关联的情绪与氛围、意志与诉求。
中国在教育改革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现在还停留在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培养孩子的其他特长阶段。培养孩子的个性的成长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和其他社会群体。
在家长和学校提供的支持体系下,再难的课程,即便是学习能力在同学中处于劣势的学生,也有机会取得好成绩;只有无心学习的人,没有找不到足够资源去攻克难题的人。
在美国,学校是坚持全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生必须统一上学校的基础核心课程。哪怕你是数学奥林匹克冠军,也会被严格地要求修读艺术史课程。就算你是音乐天才,也要擅长做微积分题目。据说,在麻省理工学院,规定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数学、生物、物理、历史等。教授不会因为你的专长或入学背景差异而降低教学标准,他们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
我想,只要每一个人愿意为自己改变,愿意为孩子改变,为自己的社区改变,都是会变得足智多谋、充满力量的。
推荐阅读
《平民上名校》
内容简介:
哈佛大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随笔,观察记录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别,具体而微地探讨了美国教育各方面,包括美国学校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水平与美国家庭教育特点等,以作者亲身经验为实例说话,为你全面介绍美国的教育。
作者简介:
申梦晗
现为日本早稻田大学助理教授。初、高中分别在中国、美国就读,大学毕业于美国七姐妹学院之一的布林茅尔学院,取得了经济与数学双学士学位,后取得哈佛大学国际教育政策专业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教育与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东京大学经济系特聘研究员。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她关注的方向。在本书中,她从自己的实际经历出发,结合专业知识与最新研究成果,用讲故事的方式阐释美国大学教育的精华。此外,她也投身于公益活动中,2007年她与朋友创办了毅恒挚友计划,通过举办夏令营等方式,为中国农村学生带来了美国人文与素质教育的课程。
方士心
高中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大学毕业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取得经济学和心理学双学士学位。201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与人类发展学硕士。哈佛大学毕业后,她在福特汉姆大学的应用发展心理学就读,于2014年取得了应用发展心理学硕士学位,现为该专业博士。方士心多年从事跨文化与跨种族家庭教育的比对研究。参与过哈佛大学、纽约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的跨文化家庭教育科研项目,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美幼儿和中小学教育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