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关于学习,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
一、学习至上
论语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反映出孔子学习至上的思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学为荣的精神。
孔子这样评价自己: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而对弟子,孔子把“好学”做为最高标准,例如当别人问“弟子孰为好学?”时,孔子说: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再如《论语·公冶长》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是郑国大夫,死后应当授予谥号,当子贡问为什么封他“文”这个谥号时,孔子认为他: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二是废寝忘食的态度。
《论语·述而》篇中,他这样说: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当他的弟子向别人介绍他时,他要求弟子这样介绍: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而当学到新知识,他更是痴迷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 通过这些篇章,栩栩如生的为我们刻画出一个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学者形象。
三是超越生死的执着。
在孔子看来,学习不仅是从政谋身、实现个人理想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生存的方式,是追求人生终极意义的必由之路,学习的重要超越生死。因此,孔子才会说:“朝闻道,夕死可也”。
二、知行合一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已”,《儒林外史》中满身学究气的书呆子,给大家一种错觉,好像孔子就是这书呆子的鼻祖。其实细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一向反对死搬书本、教条主义,最讲究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首先,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一个人的做人做事能力,高于读书学习本身。
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你先把家中老人照顾好,家庭生计解决好,子女教育培养好,人际关系处理好,本职工作完成好,之后再学习理论知识。
其次,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是否好学,学习的效果如何,评价标准首先也是实践能力。
在《论语•子路》篇中,他这样说: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大致翻译就是:一个人即使熟读诗经三百篇,但交给他一件治国的任务,完成不好;派遣他出使外交,又不能凭能言善辩说服对方;这样的人,书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第三,孔子做为一名私人办学的先行者,据说有门徒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这么多的学生,在安排教学任务时,他不限于教授文化知识。
《论语•子路》篇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可见,在孔子的教学中,“文”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更多的内容还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准则和方法。
正是《论语》这种“知行合一”的思想,造就了中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文化传统。数千年来的文人士大夫,无不以积极入世为人生准则,以“立功、立德、立言”为不朽人生的终极追求。
从明代即能著书立说、又能带兵打仗的王阳明,到清代精于治兵、开办洋务的曾国藩,直至近代“五四”先辈,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主力。
三、因材施教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注意教育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教学,力求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孔子讲究举一反三。
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对于能够举一反三的学生,他推崇有加。《论语•公冶长》篇中有一段有意思的对话: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也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孔子把得意门生子贡和颜回做对比,子贡谦虚的说,颜回更厉害吧,他学到一点知识,能够发挥联想到十个方面,而我呢,只能发挥联想到二个方面,孔子很中肯的赞同子贡的评价。
其次,孔子注重因材施教。
当不同的人请教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往往会给出不同的解答,例如在《论语•为政》篇中,鲁国的大夫孟懿子、孟武伯,孔子门生子游、子夏分别请教什么是孝、怎样做到孝,他就针对四人的身份、品行、家庭情况,分别给出了四个答案。
在《论语•先进》篇中,弟子子路和冉有分别问:“闻斯行诸?”意思就是知道一个道理,是否就要立即加以行动,孔子分别给予了否定和肯定两个相反的答案。站在一旁的另一名弟子公西华很奇怪,就问老师这是为什么呀?孔子就告诉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就是说冉有做事犹豫不决,所以鼓励他大胆一些,而子路做事比较鲁莽,就要时时给他一些警醒。
最后,孔子提倡循序渐进。
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就强调在知识不断巩固和强化的基础,再学习新的知识。在《论语•公冶长》篇中: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又闻。
可见不仅孔子本人,连他的弟子,也都在学习中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而在传授知识时,孔子会根据他们掌握的进度加以传授。如在《论语•学而》篇中,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这时孔子就很高兴,说子贡: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的一生历经挫折,但去世后,他的思想却薪火相传数千年,很大程度归功于在他伟大的学习和教育思想下,不仅培养出一大批能够活学活用、在不同领域事业有成的弟子,而且历久弥新,在不同时代,给不同读者以新的启发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