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夜期中考试结束有几天了,我出差在外一直也没问成绩。今天休息就问他考得怎么样?他说别问了,语文考“炸”了,这“炸”就是考砸了的意思。我说怎么回事呢,哪方面不好呢?作文不是还可以的吗?他说作文没写完,能得高分吗?我疑惑地说应该不会,但为什么没写完呢?“因为没时间了呗!”他也懊恼地说。“现代文部分用的时间太长了,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那些问题。”我问他什么问题他也不想说,就和他聊起了一些学语文方面的事。
他说:“其实我也知道的,现代文的答法都是有套路的。”我立马跟着说:“对呀,你就委屈一下自己呗,按套路出牌不行吗?”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以前我也说过这个问题,要按老师“要求”去做,当时他还是五六年的样子,就非常气愤的说:“你什么意思,要是那样写了,那不是所有人的文章都一个样,还是我手写我心吗?”我当时也是语塞,面对幼小纯净的心灵,成人的世界真的是污浊不堪!一面让他“我手写我心”,一面又让他……。现在他大了,是高三的学生了,承受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说话时一边调侃,一边循循善诱。
我给他讲了前些天遇到一个朋友的事。朋友的孩子初三,前几天写作文居然写了议论上海房价的问题。他第一反应就是房价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写这个老师能高兴吗?孩子说:“我不管了,反正是要自拟题目,没限定内容。”又说:“房价怎么和我没关系呢?咱们小区门口总有个卖房子的牌子,房价几天就涨十多万,我当然有想法了。”然后又老成地对他说:“你不用担心,这不是中考考试,我就试着写写,到中考时我就不这样大胆了。”我当个话题在说,可空夜却说:“我好难过,香菇……”我:“什么香菇?”,他说就是想哭!(做捂脸状)。我说:“这就是现实,你应该正视,不是说不让你表达思想,但也要有所妥协。”他没说什么,似是默认了我的话。记得他也和我说过,老师教他们各种题材的作文要怎么写,开头要怎么样,中间要怎么样,结尾又要怎么写等等,他是知道的,只是他对老师的话不完全认同,内心有所抵触罢了。
我们在图书馆看书时,他看过一本书:“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我就说,其实你也看了,零分作文不是没有思想,也不是没有文采,但是为什么却得了零分呢? 他想了想说,其实文章都是人看的,也是人批的。我说,是呀,作为被选拔的对象,你已经被框在一个大的笼子里面了,不按规则走,你就得撞墙了。你说按规则走路的孩子受欢迎,还是撞得头破血流的孩子受欢迎呢? 他用拳头敲打着床,故意做得痛心疾首状说:“我好气呀……”我说,你也别这样,面对、接受再努力改变,这才是正道。他说:“果然应了那句话了:自古真情留不住,只有套路得人心 。”我苦涩一笑说:“没那么绝对,也没那么悲观。”“不也有写得峥嵘傲世,得大学教授才批得了的作文,被名校破格录取的吗?”
……
因为要到图书馆查资料,就没多聊,但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和空夜的对话,想着他上学期间的点点滴滴,真的是感慨良多。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写幼儿园老师在问小朋友:“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好多小朋友举手,她说小明来回答。小明小声地说:“弯弯的月亮像香蕉。”结果,没有得到赞扬声,有小朋友笑了,老师的脸也僵在那了。可想而知,小明一天不快乐。放学妈妈来接他,妈妈看他闷闷不乐,就问他怎么了,小明没回答反问妈妈:“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妈妈豪不犹豫地说:“像小船呀!”小明沉默了。妈妈说那你说像什么?小明好一会儿才说,老师今天问我,我说弯弯的月亮像香蕉,小朋友都笑我。妈妈的脸也僵在那了。说到这大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是“标准”答案,像香蕉、像豆角、像妹妹笑着的眼睛,这都不是“正确”的答案。小学时空夜一次语文考试填空,一( )鱼。他填了一条鱼,结果是错的,标准答案是一尾鱼。这样的例子真的是太多了,举不胜举。我在想,如果小明的老师是这样做的:小明说的真好,还有小朋友知道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下面那么多小手举起来:像黄瓜、像豆角、像妹妹笑着的眼睛……,那小明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曾学过的课文,“春天像小姑娘一样跑来了……”老师反复讲这句“好句”。还问过这样写的好处,为什么要这样写等等,真的不知道怎么答,我也“香菇……”了。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偶然看到有人写:“小姑娘像春天一样的跑来了……”觉得这句更好吧?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其实不外乎情之所致吧。但是我们曾经的学生时代,我们都学些什么呢?我收拾空夜初中时的本子时发现了他的作文本,其中一篇写的是“当我面对打击的时候”最后面的老师评语:
另一篇:“别了,小猫”写的是他和一只流浪猫的故事,写得挺长的,也挺感人的。老师后面的评语:
红色字体是老师写的,后面的三个字是空夜所写。我后来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作文本发下来的时候没仔细看里面,要是当时发现老师这么怀疑他,他非得找老师说理去!他说:“竟然怀疑我,想我也是有点小文采的!”其实我当时看到评语也是非常气愤的,老师轻飘飘的几个字,伤的是孩子纯真的感情。我想起崔永元说过他学不好数学和他的数学老师有关的话了,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可能成就一个孩子,但一句打击、质疑、嘲讽的话,可能扼杀一个天才!这话我信了!
崔永元的书中这样写道:尽管我相信“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句话,但我更相信:没有赏识和夸奖,就没有健全的人,这个教室里的学生没有健全的人,这个教室里的老师也没有健全的人……所以我请求各位师长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断了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
后记:
看到这篇文章,我很惊讶。我本已淡忘那些事,却又因它再次浮现。那时老师让我们写周记,但估计在老师看来,我三年都没“学会”写周记。事实也确是这样,文章一事,我唯一会的就是信笔而为,直到现在都没能有所长进。写那篇“别了,小猫”时,当我写完最后一字,眼泪几乎就要流下,满怀希冀地交上去,却换来那十个字。其实就在不久前,我再一次遭遇了这样的境况,不过这一次面对它的是十八岁的我了。可惜我再一次的“中招”了……两次撞在同一面墙上,该说是我太过愚蠢么……
另外,泰来走得急,我其实没能说完。我也不是否定“套路”,李白,苏轼都是个性强烈的文豪,而诗词都是有曲韵框架的。而我们依然从中感受到他们的独特个性,没有拘束之感。自由本就应在秩序中寻找,没有秩序的自由只是空虚。虽委于现在的考试框架之中,但知来者之可追,我还有更多时间寻找我的自由,所以“学会考试“也是我需要努力的。
空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