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侄女学校部分班级组织秋游。不巧她妈妈生病不适宜出门,遂委托我去陪孩子。
一大早,刚6点,我们便叫醒还在酣睡的宝宝,并帮极不情愿的她洗漱。一看时间,早饭也没吃,就匆匆赶往集合地点。
在附近停车场停车的时候我就有了想法,觉得还是应该打滴滴,既方便又安全,毕竟把才四岁的孩子单独放在副驾位上也是比较不安全的做法;而取车、停车也花费不少时间。
六部旅游大巴已经到达,一字排开在广场边上,煞是壮观。
老师们早就来了,正在往车上贴标识。
不过,家长和孩子还来得不多,稀稀拉拉两三个。
挨着去找我们乘坐的5号车。沿途宝宝甜甜的向老师们问好,好几位老师都表扬我们来得早,这使本来还不怎么清醒的小侄女慢慢的高兴了起来。
慢慢地,孩子来得多了,现场气氛也渐渐热闹起来。
但是,从我们到达的6:50,到集合的7:10,再到出发的7:30,我们看到班里的三位老师打了很多电话,催促还未到的家长们;甚至是轮流给一位家长打,终于她们在汽车已经发动的时候气喘吁吁的赶到…
由此,我想到:集合时间、出发时间是早在一周之前老师们就告知了家长和孩子的,为什么还是不能按时赶到,而弄得全班的同学、家长来等她们俩?!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家长的这些拖沓习惯恐怕还是会传给孩子的吧。
终于出发了,在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笑闹声中,愉快的秋游开始了。
我们,都在期待这次的亲子活动会带我们什么样的新体验…
大巴队伍在县城行驶几分钟后,很快便驶入了著名的“绿色长廊”。一眼望去,公路两旁满目苍翠、郁郁葱葱。
一次坐大巴,与邻座一位长期工作、生活在新疆的老乡闲聊,她说的话让我记忆犹新:“每年,我起码要回家乡几次,除了看望父母尽孝道、享受天伦之乐外;最享受的就是绿色长廊,公路两旁的浓密绿色,一年四季都是绿的,但又绿的不尽相同。回家的时候,一走到这条道上,我便感觉绿意扑面而来,那种欣喜无以言表,路途的劳顿能瞬间减轻大半;离开家乡的时候,车子一转入这条绿廊,注意力便会被车窗外的绿所吸引,离开父母、家乡的怅惘也会减轻很多。在新疆,每当别人问起我家乡的特色,我便会喋喋不休地给他们描述这条绿廊;后来,说得多了,引得别人也好想跟我来走一趟…”
她这一说,引起了我的注意,竟也渐渐喜欢上了这条蜿蜒曲折的绿廊。尤其是常年在外工作的那七八年,每年只能寒暑假回家两次,尤其在离开家乡的路途中,仔细观察起这绿来:初春的绿,虽泛着寒意,但浅浅的嫩芽,已显示出蓬勃的生机;盛夏和初秋的绿,尤其是大雨过后,肥厚的叶片,闪着油油的光;寒冬里的绿,一股沧桑,细看,原是覆了薄薄的灰。
现在,家乡与成都之间通了更为便捷、安全的高速公路。现在已经很少再走这条绿廊了。有时候,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人留下些许遗憾。
车上孩子多,车速一点儿不快;中间遇上加油站,师傅还会贴心地将车停下,招呼大家带孩子去上卫生间。所以这段平时四十几分钟的车程,今天走了足足一个小时。
随着眼前的开阔,我们进入了川西平原。顺着德阳市区新建的8车道一环路,很快,我们便转入了108国道。
和之前省道两旁浓密的绿不一样,国道两侧花木渐多,沿途栽种了很多芙蓉花,给略微清冷的蒙蒙细雨天气带来惊喜。
芙蓉花,又名木芙蓉,是成都的市花。“四十里芙蓉如锦绣”,传说当年五代后蜀的花蕊夫人钟爱这种花,于是蜀王孟昶就在锦官城中遍植芙蓉,成都由是得以芙蓉为别名的“蓉城”美称。
秋天正是芙蓉怒放的时节,它一天三变:清晨粉白,当午艳红,下午淡紫。有言赞曰:“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
当经过又一大片排列整齐的芙蓉花树时,花朵密密的,花团锦簇,非常艳丽夺目。
宝宝问我:“那是什么花?真好看!”我告诉她,那种花叫芙蓉花,家里果园里有两株,家附近农家乐里有一株,县城里有的地方也有,只不过我们都没有注意到而已。
宝宝好朋友玮玮的妈妈也感慨道:“如果不是陪孩子出来玩,还真忽略了生活中还有这些。哎,天天匆匆忙忙地赶工作、赶接孩子、赶生活!“
是啊,因为“忙”,我们忽略了很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慢一点,适当停下来,发现美,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又何尝不是实实在在的小确幸呢?
在孩子们对各种花的热烈讨论中,不知不觉地抵达了秋游的目的地“楠木乐园”。
稍事休息,各组便在园内导游的率领下,分散各处,开始了今天的亲子活动。
一路上,园里各式各样新奇的玩具和摆设让孩子们目不暇接,这里也想摸摸,那里也想坐坐、试试…
第一个游戏:“玩亲亲”。
孩子们手拉手围成圆圈,家长站在各自孩子的外面。导游说出身体的某一部位,家长和孩子必须在三秒内相贴,否则失败;失败的需要表演节目。
导游分别快速地说出了“手掌”、 “屁股”和“脸”。这是一个很小的游戏,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嘻嘻哈哈的,很容易配合。但当“脸”命令后,我发现必须紧紧拥抱着才能很好的相贴,和孩子那仿佛剥壳鸡蛋般光滑细腻的小脸蛋紧紧亲亲后,一种久违的亲密感不自禁的便湿了眼角;并且,我相信,有这种感觉的肯定不止我们一家…
第二个游戏:“买菜”。
导游规定:每个家长代表1元,每个孩子代表5毛;导游说出金额后,需要在3秒内把菜价拼好,否则失败;同样的,失败的需要表演节目。
游戏示例:
导游说:“今天我买菜。”
我们(孩子和家长们)齐声问:“买的什么菜?”
导游:“买的白菜。”
我们:“白菜多少钱?”
导游:“白菜一块五”,那么我们需要快速一个家长(1元)和一个孩子(5毛)手拉手站在一起;3秒后没组好队就算失败。
我们分别经历了“一块五”的“白菜”和“萝卜”,以及“两块五”的“茄子”和“莴笋”。
快乐的笑声里,我觉得刚刚还比较陌生、有些生疏的家长们一下子很熟识了似的。
遗憾的是,这两个游戏,家长们都全力投入,基本没有拍照的时间和机会。
大家玩得正high,可是雨越下越大了,我们只好“转战”室内,开始了第三个游戏:捏泥巴。
看到黑乎乎的泥巴,宝宝一直不敢下手。在老师和家长的再三鼓励下,宝宝按导游的要求很快做成了一只“鸡蛋”,看到其他同学还未完成又做了一颗“枣子”。
第四个游戏:推鸡公车接力赛。
全班共分成四个小组,孩子坐在鸡公车上,由家长来推。当我推着孩子在坑坑洼洼的草地上疾步快跑的时候,孩子被颠得哈哈大笑,我也仿佛回归了童年,抛弃了一切的凡尘俗事,放声大笑起来。草坪上,大人孩子们开心、清脆的笑声仿佛感染了天老爷,雨,居然停了!
经过之前的排兵布阵和衔接时候的预先安排准备,最后我们这组取得了接力赛第一名。虽然只是导游口头表扬了一下,但我们已经很高兴了,纷纷互相击掌祝贺,无形中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后面还举行了拔河比赛和磨豆浆比赛。
拔河比赛中,家长孩子都非常兴奋,老师也奔走不停为双方出谋划策……
磨豆浆就更有意思了。
因为我之前也从未用过这种手摇石磨,半天磨不出来。于是便一起和孩子探索、实验,向其他家长请教。原来我们的方向反了……
我发现,宝宝还蛮有创新精神的,胆子挺大,手劲儿也很大——一个人,不停歇地连磨了三饭盒,劳动成果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一家三口的一盒。真棒,宝贝!
下午2:30,在享用了孩子们的劳动成果——豆浆之后,我们结束了愉快的秋游,集合上车,打道回府。
在车上,最初的喧闹后,慢慢地孩子们都进入梦乡…
看到宝宝们的认真投入和快乐,体验到了不一样的亲情,对宝宝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和班里孩子家长增进了了解和友谊,真的希望能多举办类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