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跟我当年一样,以为试用期转正流于形式,对日后工作没有太大影响。可是背后的各种细节和潜在危机,你真的不怕吗?
01
昨天特别巧合,同事不知道如何在系统里提交转正申请,我就打开自己的界面为他演示,恰巧发现自己的转正评定。
其实我以前是没有这个权限的,只是今年部门整改后 让我兼任助理,所以我的系统新增加了很多功能。我当时看完整个人都气炸了:“1)在整体策划方面给出的方案大多是对接第三方公司,需要多考虑成本有限的情况下的推广策划;2)写软文是拼凑较快,但跟产品结合度还不够做事方式方面还需要调整”
前者我虚心接受,后者我有点火。写软文这件事不比码农low,我们也是综合多种资料,结合时下热点,还得想着法的夸产品,还不能让读者反感。这么说也就罢了,还说做事方面欠调整,我内心想,调整你大爷啊!
接着往下看,“ 安排的事情做完后续主动推动下一步工作,而不是等待。经过多次沟通,做事的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看完这段我直接想拿起板砖充进去呼死他。但是作为知法懂法的好公民,我连屁股都没抬起来。
3个月试用期从未跟我沟通过一次工作职责,所谓的运营专员岗位做的是除了码农以外的所有内容,而且每件事都是毫无预兆的下发给我去做,做完了之后我群发邮件给相关人等批复,他们完全不看邮件。最后居然说我不牵头处理。
我当时不断安慰自己:“冲动是魔鬼,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并没有表露出任何不爽,虽然评价人现在已经跟我同样级别,经常需要我协作,而且最近还我商量展会可能需要我大力支持,我仍面不改色的配合了。
虽然我也不是凡人,我也生气,但是以工作几年的经验看,我就算发现他黑我,我也不能动什么“真格”。
工作的事情,可以生气,可以暴怒,可以内心把他千刀万剐,但是别超过10分钟,别表露出来,别影响以后的工作。因为那些误解也罢、黑手也好,都是过去式,可能你已经通过努力改变了他的印象,何必再争论当时的说辞呢?
02
试用期结束后的2个月,我仍处于拧巴状态,但终于坐不住去跟当时的老大(现在我的直属领导)聊我的工作职责以及产品规划,到底让我来是做新媒体运营还是用户运营还是市场推广,总不能我全都做吧。跟BOSS谈了2个多小时,明确了我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配流程,以及我拥有的权限。出了BOSS办公室如释重负。
虽然这次我属于跨级沟通,但是在这个等级不森严甚至很扁平化的小团队里,这种行为是被允许的。而且我也才发现与其整日猜测、抱怨和融入不了团队,还不如主动出击。主动跟团队成员沟通,把所有不清楚不明了得事情拿到明面上掰扯明白。
在充分了解以上之后,我的工作逐步适应他们的工作方式,不喜欢收邮件我就在即时通讯工具中再发一遍,同时邮件用约会的形式,在内容中简单介绍下,详细问题都在开会中讨论。虽然我觉得这是一种低效的形式,但是他们就爱这种方式。
融入人群才能走出人群,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有成绩。
我如果走不进这帮研发同事群里,拿着自己以为对的运营思路去做事,拿着自己以为高效的方式去沟通,那势必会碰壁。当大家都不舒服的时候,怎么可能正常交流。没有正常交流哪能交心,工作自然也做不顺利。
03
今年年初的时候部门独立成事业部,我负责运营推广工作。看着年初的任务指标,我有段日子经常失眠。后来读了很多资料,拜了很多大神,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定制了一套适合我们产品的运营策略。
然而几次活动运营下来,有些流言就慢慢传到我耳朵里了。大致意思就是说我们产品做的是A,我推广的内容没有任何关联。除了背后说还跟BOSS说。我这次没气炸了,我甚至都没理他们说的。第一,你不是我的目标用户,你们都不用我的产品说啥都没用;第二,我的工作成绩才是领导评判的标准,我的注册用户数和用户活跃度以及用户口碑传播力度才是KPI啊。
但我不是任人揉捏的性格。在某次非正式会议上,只有决策层一起讨论一个解决方案的问题。快结束的时候,我半开玩笑的说:“要不咱们少做点线上推广吧?咱们的目标用户群本就不经常上网看资讯啊热点啊,我们现在的活动也是偏离的太厉害了”。此刻,我就等BOSS的回复了。
别人肯定是不敢轻易评判。BOSS淡淡的说:“你做的就是增加品牌曝光度,让更多人知道啊,不用热点大家也不喜欢阅读啊。这是互联网的特点啊。咱们产品转化周期肯定是相对慢一点的,但不也有人通过软文跟咱们合作了吗。”
默默给BOSS点赞的同时,我也得到了进一步行动的动力。
工作中务必跟BOSS达成战线一致,方向一致,也就是跟你的主管领导一致。其他的同级、协作部门意见不一致,最后你不说话BOSS都会挺你。
试用期除了表现自己的能力外,还需要尽快融入团队,有效沟通,说的让别人爱听,别人才能听得进去你说的方案。其次是争取直属领导的支持和认可,跟协同部门求同存异。
职场中总会遇到几次不满意的试用期,但经历也是成长。你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但你可能得到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