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毕业至今,我一直从事教育行业,已有二年半。(中途做过几个月设计)
这期间我以教授物理为主,也算是和大学所学专业对口。虽然我本身并不喜欢物理,但我还是很感激大学这四年的熏陶,让我从一个偏感性的人,变成了一个更理性的人。
在我做教师的这二年半,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水平良莠不齐,有优秀的教师,也有渣渣。我不是一个喜欢多管别人闲事的人,别人教得不好,那是人家的事,我只管做好自己。所幸还算对得起自己,在我的物理教学生涯里,我的课基本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前不久,我结束了上一份工作,彻底从教育行业抽身,与“黄老师”的身份告别。其实我有这个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很久以前我就质疑过这份工作。
你想,一个初出校园的小伙子,刚毕业就由学生的角色变成老师的角色,即在自己对面站了15~20年的那个角色,这中间是不是缺了什么过程?毫无经验的我在踏入职场的第一天起就被几十个小我不过10岁的人称作“老师”,我凭什么?就凭我比人家提前10年学了那些知识?
这不叫老师,顶多算个“教师”,“老师”这个称谓有更深的意义,不是一般人可以随便当的。
价值被高估,时间久了就会连自己也相信。我不断被学生和家长“黄老师”“黄老师”“黄老师”的叫着,加上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在我班上,因此对我很重视,隔三差五便咨询我“孩子最近怎么怎么样,该怎么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人模狗样的给出了“指导建议”,学生家长也连连点头。
久而久之,我就真的开始高估自己,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上课的时候,我开始喜欢给学生讲人生道理了,虽然那些道理本身并不错,但我一副“成功大师”的姿态,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很喜欢,我自己却不。没有“道”的支撑,“术”全是小把戏,我还差得很远。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原则》,这是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雷·达里奥的著作,他说:不要让自己的估值过分超出自己的实际价值。所有的包装都是在提高自己的估值,而不是实际价值,本质上就是欺骗,由于短期利益很显著,许多人对包装自己乐此不疲。我对自己的实际价值心知肚明,我虽然比那些滥竽充数者的实际价值高,但和我被外界估计的价值相比,缺少人生阅历的我,应当保持谦逊,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发表个毛人生经验。
那些滥竽充数者,不知道他们在夜深人静,睡不着觉的时候,想到自己也没怎么努力,就当上了老师,被家长重视,被学生尊敬,成为一个看上去得体的人,会不会有些心虚?其实长远来看,默许自己的价值被高估对他们将来很不利,因为谁也不傻,时间会让一切欺骗行为水落石出。
所以,去年年初,我由于跨行设计界失败,再次进入教育行业之前,我给自己起了“黄小师”的名字,我不是什么老师,我就是一个学生,一辈子都是学生。将来或许出于某种原因,还会有人喊我“老师”,但我自己心里要清楚,我最多算个“小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