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一个综合性公寓里。像大多数朋友一样,我选择住在这里,是因为能够获得全天候的即时服务。我房间里的箱子每天都会更新4次,这意味着我将需要更新的东西(比如衣服)放在里面后几个小时,它们就能焕然一新。这个综合性公寓有自己的服务“网点”,每小时各种包裹会从本地处理中心通过无人机、机器人货车和机器人自行车送到这里。我把我想要的东西告诉自己的设备,然后这些东西就会在两个小时内到我的箱子里(无论在家里还是工作的地方),通常所需的时间会更短。位于大厅的“网点”还有一个超棒的3D打印间,在那里可以用金属、合成材料、有机组织打印几乎所有东西。……如大多数朋友一样,我的绝大多数衣服也是订的。这可是很划算的交易。只要我想,便可以在一年中的每一天都穿不一样的衣服,然后在每天结束时把穿过的衣服丢到盒子里就行。它们会被清洗并重新分发,而且通常会做些小改动以给人些新鲜感。……我只拥有几件特殊的智能衬衫,它们内部嵌入芯片以作为标记,使它们可以在清洗并熨烫好后的第二天返回我这里。
这种未来生活是不是让你也很心动?你是否觉得这生活离我们有点远,但又似乎踮起脚尖便触手可及?没错!这就是《必然》里向我们描述的一种未来的展望,作者凯文•凯利(KK)通过冷静的观察,思考科技该如何发展,预见那些能够真正改变我们生活的伟大发明。KK让我们相信,科技带给我们的未来,终将是一个充满温暖、人性与自由的“进托邦”。
有些人可能认为KK使用《必然》做为书名,是一种过于强烈的措辞。但作者并不是说未来必然会发生什么,而是基于现实的科技发展情况,在自然的法则下,由此会在某个特定方向,产生一种新的趋势。必然,重在对未来一种科技大轮廓的勾勒,并不是具体形式的展现。就如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总会产生一种网络式的趋势,可能它不叫互联网,可能不是免费,可能不是全球性的,但一定是一种信息链交叉成网状的交流方式。哪怕仍人类重新发展一次,只要电脑诞生,依然会促使这种网络的降临。
互联网作为趋势开端的开端,处在“形成”阶段的它在不停地进化;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异类智能,它们通过知化而崛起,异于人类思维的它们与人类更好的合作,承担着许多人类做不了的事情,它们的加入许多复杂的基础研究将得到重大的突破;
智能硬件的兴起,将实现了实体的流动性;
无处不在的屏读世界造就着庞大的知识体系;
我们的思维由“占有”走向“使用”;
共享的方式让世界迎来了真正的“社会主义”;
过量的信息让我们不堪重负,我们开始付费来获取个性化的过滤服务,借此保住了我们最珍贵的注意力;
我们利用着丰富的资源开始重混来开始新的创作,大众创作将会有超越前人的伟大作品;
随传感技术的深度发展,我们的身体将与各种设备产生更多的互动,同时个人信息数据也成为了一个人特有的身份认证密码;
更多传感器将追踪我们所有的状态,产生更多数据来构成个人的独一无二的信息 ,同时以往看不见的数据,通过传感器反馈给我们,我们将演化出更多新的感觉,超越了与生俱来的视、听、味、嗅、触的感觉;
智能的搜索引擎令答案逐渐变得廉价,问题更显出价值,不断地提问,相信不可能的力量,激励着普通人去进行非凡的尝试;
未来的地球,整个人类与机器的智能组合体,将超越人类大脑,成为一个强大的智慧体,我们已经踏上了开始的道路,但别失望,一切仅仅是开始……
其实很多技术在今天已经初见端倪,重要的是不要忽视它们细小的变化,它们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趋势。所以我感觉KK预见的未来很亲切,并非是遥不可及,由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远比《三体》里的未来要靠谱的多。
互联网已经由原来的PC端进化为移动互联网。2016年,人工智能Alpha Go在围棋上战胜李世石。我们身边的智能家居正在逐渐兴起。Kindle、ipad、apple watch、AR、VR等等开始构建起屏读的世界,共享着更多这资源。其中的VR和AR也将支撑起一个充满互动的世界。同时2016年中国也开始迈入知识付费,开始出现许多要付费订阅的知识服务,如:罗辑思维的许多专栏、每天听见吴晓波、喜马拉雅FM的许多付费音频……这些付费同时也是一种过滤的服务,我们在茫茫的知识大海中,方便地得到我们想要的知识。同时传感器技术日渐成熟,手机上已经有许多感应器,如不久前在同事的手机上发现了“眼动”追踪技术的雏形,眼睛一看,手机就会自动亮屏打开,视线移开,屏幕就暗下去。还有“分答”这款提问神器的火爆,也在暗示着“提问比回答更重要”。
看着美好的未来,肯定有人表示不服,他们相信技术的黑暗面应用在了破坏性的地方。可能他们眼中的未来,有如科幻电影,机器人崛起而奴役人类,互联网发展为“天网”企图消灭人类……而作为人类未来的先知,凯文•凯利表示“网络如镜头,能聚集非凡的事件并把他们折射成一道照亮人们生活的光”,他肯定知道科技的两面性,但他强调了“我有理由不去关注这些负面的内容”,预测美好的前景,鼓励我们勇敢地继续往前探索。这也是这位作者最打动我的地方。他虽然年纪不小,仍愿意去相信未来美好的奇迹如期而至。如果有人失意、失业、失恋,我都很想推荐他们阅读《必然》这本书,犹如在黑暗的原野里,一种温馨的灯笼驱感了失望与恐惧,会有一种强烈让人想活下去的欲望。哪怕宇宙的未来会陷入“热寂”,只要读了这本书,我们就仍要勇气走下去。
书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人工智能这一章“知化”。我们以往强调人工智能来仿造人类大脑,模仿人类思维,而作者则点明,我们更需要的是异于人类思维的“异类智能”,演化出更多专门化的心智模式,来应对那些更复杂、更极端的难题。它们将与人类互补,更好地合作。到那时,我们要面临问题是:如何来区分机器与人类?如何定义人性?“异类智能”也许将使人类发生根本的改变。以往我们询问宗教“我们是谁”,但未来我们将在于异类智能的交流中,探索这个哲学命题。
最后作者以一种“上帝视角”来看待整个地球,整个人类,而且相信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人变得更好,可以形成一种行星际的智慧体,以极大的数量级,超越人类大脑。无论我们现在是好是坏,要记住现在的一切只是刚开始,我们终究是未来的主人,每一个人都将成为它的一部分,用未来的角度看现在,我们发现了开始,抓住那些微不可及的端倪,它们就是我们翻盘进化的机会。
如果说关于未来的书籍推荐的话,那就是《必然》。当然我心中《三体》的分量还是很重的,但那毕竟是一种史诗的悲壮。而《必然》就是一道光,点亮人们对未来的希望,这种希望触手可及,基于现实科技的发展指引未来前行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