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拍手歌》一文。我感觉上得特别成功。因此记录下来。
课上,我首先让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同学们非常认真地读起来,有的断了课本专心致志的读,有的同桌间相互拍手读,有的轻拍桌子打着节奏读,有的读得饶有兴致。
师:“谁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李惜程:“老师新奇是什么意思?"
师:“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棒!谁能结合语句换个词?"
爱动脑筋的丁子轩脱口而出:“新鲜"。
师小结:“我们除了用换词的方式来理解词意,还可以用组词的方式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新,新鲜。奇, 奇特。那新鲜,新奇的反义词是什么呢?"
同学们转着眼珠,皱着眉头,急得抓耳挠腮,愣是回答不上来。由于同学们掌握的词汇量较少,可能心里明白想表达但不知用啥词。于是我随口吟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答案就在我们学过的这句诗中。“同学们略加思索,随后不约而同的回答出“寻常"。由此可见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和点拨下,还是善于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的。
忘记是谁又提出来“嬉戏"是什么意思?我引导同学们用刚刚学过的换词的方法很快就明白了是“玩耍"的意思。我一边板书一边提醒同学们,“耍"字上面是而且的而,不是西字头。
师:“请同学们再读短文。画出文中描写动物的词语。"
PPT出示关于动物的词语。“请同学们轻声地跟这些动物朋友打打招呼吧。"(目的是让同学们认读生字词,只是换了一种让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罢了。)同学们齐读了一遍。
读完后张雨涵站起来问:“老师这些动物为什么分成上下两部分?"
师:“你真是个会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同学们掌声鼓励。"
师:“谁能帮她解答这个问题?同桌间可以悄悄地讨论讨论。"
同学们很快发现上部分词语都是鸟类下部分词语是兽类。
师:“韩昊宇(平时缺少自信,羞于举手)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韩同学慢吞吞地断断续续地说:“上——部分——词语都是鸟类,下部分词语是——兽类。"
师:“回答完全正确,掌声鼓励!"同桌间相互说一遍。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22页。谁来读一下课后第二题,看看有什么发现。"
徐杨站起来读完题目回答说:“老师第一行带点的字他们都带有——?。老师,这个字我不认识。"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隹"字。
师:“同学们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备:这一单元学习完第一课以后,我调整学习顺序,先学习了语文园地中的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反应迅速的同学快速拿出了字典。对了,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我们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来认识。我们先确定它的部首是什么,单人旁。数一下有几画。记得上次的作业中季育莹同学对除去不划部首有几画,这一处知识点她没掌握。于是我点名叫她来数一数除去部首有几画,很高兴她数对了。同学们很快查出来这个字,念zhui,意思是短尾巴鸟的总称。
第二行的字都带有鸟字旁。鸟,代表的是长尾巴鸟的总称。
紧接着我出示了两个字:雕、雎。目的是进一步巩固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谁认识这两个字?"
识字量大的同学认识“雕",我又补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还有《射雕英雄传》中都有这个字,一种凶猛的鸟。另一个字我拿不准读什么了?"
机灵鬼王籽淇说:“老师你认识,只是想骗我们查字典罢了。"
“我不认识就是不认识。但我可以猜一猜。读ju。老师遇到不认识的字也是动手查字典。"同学们快速查了起来。姜伯言第一个查了出来这个字,睢,念sui。表示地名。(我没认真看清字形,只是心里有点犯嘀咕怎么和鸟没关系呢?其实是有关系的。)
在我的启发诱导下同学们总结出:带有隹字旁和鸟字旁的字,大都与鸟有关。
接下来我们通过摘苹果等方式巩固了本课生字。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这堂课中我把学习的权利,思考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们学的主动,学得走心,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我突然顿悟了《论语》中孔子的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课堂上,作为老师的我教得也开心,而且也不累,富有成就感。这或许是由于我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规律,这也就是我们最近诵读的《道德经》中所谓的“道"吧。
晚上,写这篇随笔时我心中还是有疑惑。“雎"这个字我记得好像是念ju,《唐雎不辱使命》中的雎字念ju,怎么成了睢sui了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拿不准,有疑惑,去查了一查,验证一下。哦,终于明白了,原来同学们查字是“睢",我出示的字心中想的字是“雎。"这两个字不仔细辨认。看上去一样,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字。
雎(jū),形声字,从隹( zhuī),短尾鸟,且声。本义:雎鸠,即鱼鹰)
雎,(jū)姓氏,作为一个少有的姓氏,常有人将它和睢(sui)混淆。传说,从前有两个亲兄弟因为姓闹别扭,其中一个就将姓氏改了。
睢 (suī )
1.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
2.睢县,在河南。
3.见“恣睢”。
睢 (huī )
1.张目仰视的样子:~盱。
2.欢乐的样子:扬袂~舞。
这下终于把这两个字弄明白了。
由这件事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对待学习我们要一丝不苟,不能马虎大意。否则要出笑话。回到课堂上,我得把“雎"认成“睢"这个球再踢给学生。让他们在自己动手查一查,并从中这件事去感悟点什么。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