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白,大家都不会陌生。
他的少年时期是在四川度过的,李白和他的父亲从西域归来,父亲便让他努力读书。
就这样,他五岁能“诵六甲”,十岁已能“观百家”了。
到了15岁以后,李白已经学有所成就了。
剑术已经达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文采已经达到“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
但是他仍然觉得自己有待提高,于是在18岁那年,他上了大匡山去寻找赵蕤学习。
但因初次没有见到老师,从而写下了千古诗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二三松。
然而李白没有放弃,拜访了几次之后,终于成为了赵蕤的弟子。
于是,李白每日和自己的师父吟诗作赋,逍遥自在。
随着李白渐渐长大,他决定离开故乡,要“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去长安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毕竟是自己的故乡。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可见他对故乡的感情是很深的。即便如此,但也挡不住他去往长安的心!
在初春时节,李白坐着小舟告别了峨眉山:
峨眉山月半轮秋,
引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一路行舟而下,顺水而行。在走至荆门处,回想起自己,不远万里,从蜀地到达了荆门。又看到眼前的景色,江水波涛汹涌,平原一望无边,不禁吟道: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虽然到了荆门,景色是那么优美。但李白仍然,留恋着自己的家乡,留恋着故乡水。
就这样,李白出了蜀地,但他并没有直接去往长安,而是向东行驶,去江南旅游了。
在此途中,李白又写下了千古绝唱的《望天门山》。
在此之后,李白踏入了长安,开启了他的坎坷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