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只小猪》
“火玩多了总会烧手的”——大概是这样的道理吧。
阿婆又双叒叕毒死人了,这一回是让人慢慢僵硬下来、眼睁睁看着自己死掉都毒药。不知道死者有没有发出过“玩脱了”这样的发不出声的叹息。
“以前大家感兴趣的是那种浪漫。在讲述著名案例的时候也只是从一个角度,把它和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现在大不相同了。人们现在已经乐于了解到克里平医生之所以杀死他的妻子,是因为她是个又高又壮的女人,而他自己则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觉得在她面前总是低人一等。他们还会了解到某个著名的女杀人犯杀人是因为她在三岁的时候受到过父亲的斥责和冷落。如我所说,如今人们感兴趣的就是罪案发生的原因。”——虽然是波罗言不由衷的套话之意,但还真是本案的中心。
2.《明》(上、下)
The Luminaries (前两个月的读后感:The Luminaries)的中译本,听完原著为了“查漏补缺”,又从头捋了一次纸质版。
“在水瓶座被瞥见的——被设想、相信、预言、预测、怀疑的,以及被预先警告的——到了双鱼座,则原形毕露。这些孤立的幻象,在一个月前,只属于梦想家,眼下将在现实中获得形式与内容。我们造就了我们自己,也应承担最终后果。
而在双鱼座之后呢?是出自母腹的、血泊中的诞生。我们不跟随:不能从最后一个星座穿越到第一个。白羊座不会接受一个集体的观点,金牛座也不会放弃主观性。双子座的守则则是独一无二的。巨蟹座寻根问源,狮子座胸怀目标,而处女座精心设计;但这些都是单独执行的计划。只有在黄道十二宫的第二幕,我们开始展现自己:在天秤座,作为一个概念;在天蝎座,作为一种气质;而在射手座,作为一种声音。在摩羯座,我们将获得记忆;而在水瓶座,则是视力;只有在双鱼座,这个黄道十二宫中最后并且最古老的一个星座,我们才获得了一种自我,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健全。……”
书三分之二处的这段看上去神神叨叨的总结,兜着圈子把十二个当事人的十二个星座点评了一遍,也隐晦地描述了一下每个人的特性。当然,没看到前因后果之前,这一段只会让人一头雾水。
抛开星座、淘金、冒险,只拿它当个有神秘色彩的犯罪故事来看也是很有意思的:庭审反转、四千镑黄金从金沙变铅块再变金条、两个星盘完全相同的人被无形大手推着做出牵线木偶一样的同步动作……
看有点弯弯绕的故事的快感,大概跟吃皮皮虾差不多。
3. A Clash of Kings
一将功成万骨枯什么的……总之是上头开打,下头就死人,很多人还连战场的边儿都没摸着。
马丁的网越铺越大。POV里新增的Theon Greyjoy这条挺有意思,格外有种吃瓜看戏的感觉。依旧很喜欢小恶魔的这条线。龙妈的进程有点慢了,而且好像一直在铺伏笔。
我越发觉得,其实想起来追书主要是为了把演员的脸和角色对上号,尽管剧我也没开始看……
4.《空幻之屋》
和前面的所有铺垫比起来,谜底出乎意料地简单,但这本书的故事意外地很有趣——爱情的走向,你爱我我爱她她爱她自己,看似有主导权的人实际上是被占有的人,无需多言的默契举动,诸如此类。
写到大庄园就一定会有“楼上”和“楼下”的剧情,这回最特别的是女主人,一个仿佛无法进行线性思考的谜样角色。“她的表达方式就好像玩填字游戏一样。各种比喻混在一起——铁锤在一个又一个钉子上起落,但每一个都砸在正中。”
譬如这种:“‘顺便说一句,他的小胡子向下垂着。’安格卡特尔夫人接着说,‘我认为有时过于整洁的家庭可能会令人意志消沉——医院护士脸上要是偶尔有没洗掉的肥皂沫,就相当惹眼!但这通常发生在那些较为落后的乡村——在伦敦的疗养院里,她们会擦很多粉,并用非常鲜艳的口红。但我是想说,波洛先生,等这些荒唐的事情都结束之后,您一定要来好好地吃一次午餐。’”
5.《黑暗的左手》
“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
生死归一,如同相拥而卧的克慕恋人,如同紧握的双手,如同终点与旅程。”
篇幅不算长,比起科幻,更像是瑰奇的冒险故事,而史诗般的异星历史,都隐在未曾正式介绍的背景画面里。
冬星的居民按着月相周期性地改变性别,规律地打开情潮涌动的窗口。希弗格雷瑟——“声望、脸面、时机以及不损尊严的人情世故”——主导着星球的运转。这种“有话不直说,希望是为了你好”的性格描写,几乎让人觉得是某种东方特质,更别提那个他们在冰原跋涉之时,主人公画出的阴阳鱼——因为它很好地契合了那个光明黑暗一左一右共存的谚语。
这个故事可以是关于两个主角的,也可以是关于两个国家、两种观念、两个文明……男主人公在这个没有男女之分的星球上(他这样的“性别固定状态”者是极少数的存在),还反思了一下女性的定义。跳出四面墙回头看的经验总是很有趣。
6.《人类“吸猫”小史》
这个译名跟原著的“客厅里的狮子”离得好像有点远。在发现了缅甸(Burma)被译成“布尔玛”和这书是中信出品之后,我对整体的翻译准确度都打了个问号。不过原文的语言也不是多复杂,所以读起来还挺流畅。
如果有量表的话,这本书是更偏向轻松科普读物那一端的。铲屎官和云吸猫爱好者(如我)自然会找到很多让人捧心一嗷的描写。
猫有什么用呢?对控制老鼠的数量其实起不到什么作用,对主人也半冷不热,还会影响环境猎杀濒危野生动物,然而人类还是前仆后继地争相被喵子的咒语驯服。或许弓形虫真的起了作用?——这一点书里也有讨论,不过也没什么结论。其实这本书里的提及的很多fun
facts给人的感觉都只是fun facts,说服力稍欠了点,列举数据的感觉。
啊,想养猫。
7.《葬礼之后》
Murderers, they come in all shapes and sizes.
有钱的老人家叕死了,而且他将不是唯一的死者。一大家子争财产总是会drama很多的:古怪的老人家、不成器的后辈、对很多事情有意见但从不明说的管家和爱嚼舌的厨娘……你永远也不知道哪一句话会招来杀身之祸。这个案件的重心在于看穿几起事件的因果关系。一如既往地,破案的关键都在前文的某个细节里。波罗喋喋不休的时候,说不定谜底已经现身了。
8.《山核桃大街谋杀案》
这本书的开头是很有意思的。波罗对莱蒙小姐这个“存在”的理解向来是:“莱蒙小姐这位做事高效得可以称之为恐怖的女人从来没有犯过错误。她从未生过病、从未感到累、从未心烦过,也从未犯过错。事实上换句话说,她根本不是女人,而是机器
—— 一位完美的秘书。她知晓一切,能处理所有事务。她为赫尔克里 ·
波洛处理生活琐事,以便让他也像机器一样运转着。”然后他猛然发现莱蒙小姐不仅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她还有个姐姐,她姐姐还会喘气、结过婚、还有个工作……奇怪的事情就在她工作的地方发生了。
一系列失踪过的鸡毛零碎很像是波罗平时破案会注意到的关键事物的集合,但其中加入的烟雾弹太多,有点影响故事的阅读感。
9.《鸽群中的猫》
可能因为阿婆的故事向来比较理想主义,一旦涉及到完美小圈子之外,可以跟世界大舞台沾边的故事的时候,“编故事”的感觉就比较明显,有种打毛衣的太太和种花的大爷们热火朝天讨论间谍传说的感觉。
这本书的铺陈格外长,等到波罗出现的时候,几乎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问题,快到让人有点觉得虎头蛇尾。女子学校的这个氛围有点让人想到塞耶斯的故事,不过跟女学生比起来,对家长的描写倒是更有意思,尤其是那个坐着大巴去土耳其的妈妈。
10.《第三个警察》
有种在看用《时震》的语言讲个南柯一梦人间已千年的故事——最后的简要出版说明会让一切光怪陆离都得到某种合理的解释。
“‘我宁愿不要这人生,’他说,‘因为它实在没什么用。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放烟斗里抽。不能挡雨,抱在怀里又没什么感觉。你喝了一晚上的酒,兴致正高,于是扒了它的衣服,把它弄上床,可黑灯瞎火的,搂着它并不舒服。人生就是个错误,还不如没有的好。它就像床底下的尿壶,进口的熏猪肉。’”
出场人物时不时会有这种懒庄稼汉的人生感悟,然后下一页又开始解释起原子啊波长啊的物理概念,并把话题延伸成人体中的自行车比例和自行车的人特性这样不知道该归于科幻还是哲学的话题。劫法场的独腿帮、二维变成三维的警察局(警察最关心的还是自行车问题)、主人公泰然自若地跟脑子里的声音对着话——第三个警察出现的时候,比起惊讶他的身份,倒是更觉得,“啥?还真有第三个警察?”
11.《甲马》
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有点像压缩精简过的网文,或者说,像是讲传奇故事类的网文略掉了事无巨细的背景设定。
整体的风格是清淡不浓烈的那种(看作者简介,原来是《赤朽叶》和《真幌站前》的译者)。上海返城知青留在云南的孩子来找娘,顺便揭开一段陈年恩怨。甲马被描绘成一种类似符咒的技能,有能力的人烧了,可以或窥探或安抚或扰乱人心。对普通人来说,就是逢年过节的应景物罢了。不过这种能力倒并没有让男主人公和他的一家成为那么特殊的人物,因为这个故事里有某种能力的角色还有好几个(或许有点太多了,让人觉得有些重复)。那张叫做“虚空过往”的灌注着所有者一生记忆的甲马被点着的时候,我竟想到“生者悲苦,死人平安”这句,虽然两者完全没什么联系。
12.《数汤匙的贼》
“‘她漂亮且富有激情,做了一切你可以想得到的,还做了点你想象不到的,然后就走掉了。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好的了。’
‘可以变得更好。清晨四点钟,她可以变成比萨饼。’
‘手里再拿着凤尾鱼。’
‘没有凤尾鱼的比萨饼,’门口的声音说,‘就像不带苍蝇的精油。’”
伯尼和卡洛琳的拌嘴一如既往地充满抖机灵和各种有用没用的小知识。难得伯尼没有被冤枉一回,只是“单纯地”当了一下侦探。
“雅贼”其实还是比较套路的一个系列的,有点像007,基本上可以预期到书里会出现的几个点:书店里来了神秘的委托人(或者身份不明的美女,这种情况下共度春宵的可能性非常高)、没尾巴的猫拉菲兹对伯尼丢的纸团爱答不理、卡洛琳的什么感情问题、伯尼闯空门(可能撞见死人,也可能被偷的屋子之后会有人死掉并被警察发现)、伯尼的委托人给伯尼下套、伯尼破案。不过套路自有套路的有趣之处,伯尼的每个案子都有个维基词条一样的主题——斯宾诺莎、雷蒙德·钱德勒、蒙德里安……(那幅蒙德里安现在还挂在伯尼家墙上呢)至于查案的细节常常语焉不详或者有神来之笔的情况,反而不太重要了。
13.《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上帝在关注,时间在流逝。死亡在追逐,永恒在等待。”
这个故事的写法应该没法让人不联想到百年孤独(具体在什么细节上可以比较我是没法说了,我对后者只剩下了个大概的印象),不过波兰人毕竟不是拉美人,两者之间光是温度就差出一个季节的样子。
故事的一开始,太古的几个出口都说是有天使守路,让人产生了这是个将有自己运行规律、不受外界干扰的小世界的猜想。时间像跳棋一样沿着不同人物的路径推进——不光是人,咖啡磨、水鬼、死人,都有他们的时间线和看世界的角度。“死者的时间禁锢了那些天真地以为死亡无须学习的人,那些像通不过考试一样通不过死亡的人。世界越是进步,对生的赞美越是过分,对生的眷恋越是强烈,在死者的时间里便约会出现更大的拥挤,墓地也就变得愈加热闹。一直要到躺在墓地里,死者才慢慢醒悟过来:原来他们失去了曾今给予他们的时间。死后,他们终于发现了生的秘密,然而这种发现已毫无用处。”
然而太古并不是什么安全的浮岛。外出的人可能死在战场上,留在家里工作的人也躲不过飞进来的炮弹和整队整队驻扎下来的士兵。太古里的时间跟外界的没有分别。
14.《爱伦·坡暗黑故事全集(上)》
现在再来看爱伦坡的故事,感受气氛渲染多过于看故事情节。这种哥特风看多两个之后真的很容易审美疲劳。
哥特元素里那些乌漆麻黑的大宅子啊,死人的絮语啊,空荡荡的棺材啊,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啊,在多个故事里一再出现,好像总有苍白的人站在黑洞洞的走廊里,不甘心地伸出一只皮包骨的手,睡衣的大袖子飘飘忽忽。
到了那几篇侦探小说雏形一样的故事,爱伦坡又条理清晰起来,变身成有点啰嗦的福尔摩斯一样的侦探,跟他的“华生”玩破案游戏。
最后的小长篇是个混合了冒险和幻想元素的故事,带着点对于“世界尽头”的设想。
15.《万圣节前夜的谋杀》
“我见过人杀人”这种话真的不好随便讲,分分钟被人灭口。
这又是个“凶手就在我们这一堆人之中”的设定。为了破新案子,波罗得先理清一堆旧案。一如既往地,经波罗之手,看起来没什么关联的事情最后其实都是一体的。但是这个案子也是解决得比较莫名,说服力比较弱的那种,最后的结论有点想当然。对各种类型的夫人们的描写倒是还比较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