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以此,记录在校时的想一想。
昨晚的管理经济学,A谈到U>0 for good,到越多越好的欲望,进而到稀缺-选择-机会成本,结论:收益一定有成本。引入经济学各位历史大咖经济学思想,谈到穆勒时(背景需自我补充),为了验证“数学专业是最能验证人聪明与否”,讲师忍不住分享他的身边事“他导师的儿子19岁清华毕业到哈佛读研进而在学术期刊发表各种论文,后申请留哈佛任教,每次回国清华都想挽留未果”,然后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家庭子女的教育结果与母亲的学历和家庭收入有直接关系。按照科学方法,得出结论的流程是: 提出假设,建立模型,验证,测试结果再验证。又按照逻辑思维,不能因为否定假设而否定结论,故以上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待商榷。
B谈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又谈到08年金融危机时国家的各项政策(背景需自我补充),国家的应对政策过于积极而产生不利影响至今,事后研究的学者气息开始出现….回忆到此时,产生问题1:当国家推行政策时,相关领域人士是否有渠道可以提供不同意见?问题2:作为各领域的学者,看到国家政策正在推行时,是否表达过意见?
C谈到战争之后的德国经济如何快速复苏,希特勒为何能深入德国民心(背景需自我补充),产生问题:一国的经济复苏能以生命为代价吗?
需补充知识:穆勒,08金融危机政策,希特勒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