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回想过,当你还是个孩子时,在周围的环境里感到最难过的事是什么?你又是否曾经对自己许下承诺,保证日后长大成人不要变成童年时自己讨厌的模样?回过头来看看现在所走的路、所选择的事物、待人的态度,有没有感觉似曾相识?
在原生家庭里,你曾受过很多伤痛、留下过很多遗憾吗?
现在已经成年或为人父母的你,在对待身边的人或下一代时,还在继续延续这份童年时的缺憾吗?
-1-
“亲情是爱也是伤害。”
这是我10岁时在日记本上写过的话。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没有忘记那时写下这些文字的感受。大人觉得孩子根本就不会懂,不会有多的心思去想思考这些成人世界的情感,其实他们错了,孩子是比他们还要更敏感、更能看到事情本质的人。
有一次放学回来,正好碰上家人间在闹矛盾,不知道是第几次了,我躲在一个黑暗的楼梯口下偷听,想知道因为什么而争吵?又不时地把耳朵捂起来,不愿意听到她们在气头上果断决绝的话语。
没有人会在意我躲在哪,也没有人会顾虑到我的感受,可我在意她们的感受,因为在一个孩子心中,家和家人,是很神圣又很温暖的存在,它应该是一个温馨有爱的港湾,而不是一处充满硝烟的战场。
但为什么最亲密的人,也会变成把彼此伤害最深的人?
我不懂。
在青春期时,我发现自己也深陷入这个战场,冲突的对象是我妈。
-2-
我妈是个倔强要强的女人,早些年做点小生意经商,脾气很爆,她一向在回话时脑子转得快,那些伤人的话她可能自己都还没意识到就已经脱口而出了。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待在父母身边,却说不上和我爸妈有多亲近,特别是和妈妈,她说话冲、不留情,我也对着她冲、不留情。
在一次和妈妈的对峙中,她说她永不会和人道歉,意思就是别指望当下你和我吵,事后我还去安慰你,讨你高兴,永远不可能有这回事。
我恨透了她这种所谓的“坚定”,是有多么不顾他人感受的人才会说自己永远不跟人说抱歉,才会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的所有言论正确。
即便我同样了解妈妈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但她的不可理喻每每都还是伤透了我的心,“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何况妈妈还是每个孩子心底最想依靠的人呀!
每次这样的小吵之后我们总会僵持几天,我会跑开,每天都要写日记,花一段时间把自己封锁在那个小世界里。
有时候我真想离开他们的身边,也许不是每天面对面的接触,就可以避免这种因亲密关系却也伤人的情感而困惑难过,至少时间和距离的隔阂还能让我们不时的挂念彼此的好。
与此同时我还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承诺,以后不要成为和妈妈一样的人,不要变成自己讨厌的形象。
可我越是抗拒,越是想用言辞激烈的话语来捍卫自己内心的柔软,就越是感到受伤,因为不被理解,更因为相像,我终究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模样,还把那份不流泪的“麻木”称作为坚强。
我以为这就是成长,每个要成为大人的孩子,都要经历过这种痛过后麻木的迷茫挣扎。
-3-
《小王子》里有一句:“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只是他们大多数人都忘记了这一点。”
对,所有的成人都曾经是孩子,他们也许忘记了儿童时的纯真敏感,但他们可能从未忘记自己在原生家庭里所受到的伤害,或者说,从未意识到他们在孩童时经受过的负面情感带给他们的影响,怎么去对待现在身边的人,以及为人父母后,用什么方式去对待那个似曾相识的自己。
因为我小时候在乡下和城中村长大,我接触过很多朋友,她们的原生家庭比起我和妈妈的争吵起来更是千疮百孔。
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留守儿童,父母出去城里挣钱打工,把孩子留在村里给老人家照顾,孩子们每次最难过的事是什么?一觉醒来发现短暂回来几天的爸爸妈妈,怕他哭闹所以连一句道别的话都没说便悄无声息地离开;要么是什么,年轻爸妈有了孩子,却还没有心理准备打算开始养育,便将婴儿弃之于一边;还有像我这种,和妈妈住在一起却矛盾不断、双方都在高傲视着谁先妥协的相处模式...
你问我哪种更残缺,不,我回答不上来。
很多父母根本不懂得怎么和孩子相处,他们以为他们是成人,是长辈,在孩子面前是不可侵犯的权威,他们有更多所谓的正确道理来教育你:“我说的都对!”
可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不是因为年纪的增长和赚钱的“社会经验”就可以说自己拥有心智,懂得怎么更好地去爱人、去关心人的。
他们也许就像孩子一样,需要被爱需要被关怀,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走出童年时的阴霾,所以在这其后的日子里,都在穷尽力量的在寻回。
父母不是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他们是不知道怎么和过去的那个自己相处。
他们对孩子无形中的伤害,就像他们曾经在大人身上所遭受过的那样,他们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失望,就像看着已无法改变过去自己的遗憾那样。
父母和孩子之间,都在追逐着彼此的影子。
-4-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首诗《你的孩子》,我背过很多次,今天聊起原生家庭这个话题,很想再来分享一遍:
你的孩子,其实不属于你,
他们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奇迹,
经由你生,与你相伴,
却有自己独立的成长轨迹。
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孩子有他自己的见地,
给他一个栖身的家,不要把他的精神关闭,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日世界,
你无从访问,梦中寻访也将被拒。
让自己变得像个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复制,
昨天已经过去,生命向前奔涌,
无法回头,不能阻碍。
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
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送往无尽的未来。
爱——是孩子的飞翔,也是你强健沉稳的姿态。
不管父母还是子女,我们因为上天的缘分注定相聚在了同一个家里,但每个人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因你我关系的亲密便一定要紧紧缠绕在一起,也不因你我相距的距离遥远便互不联系。
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是能感受到爱、温暖、责任及关怀,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学会去爱、去温暖、承担起对别人的责任及关怀。
不要总要求孩子去做大人自己期望而却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也不要一昧地去责备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我们所有外在的反应,都是自己内在心理的投射呀!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什么能为孩子争取赢得更好起跑线的机会,难道不是心智成熟的父母本身吗?那些所谓教育失败的大人们,不就是当年还没有长大的孩子吗?
他们只是老了、世故了,但并不代表他们真正成长了呀!
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先教育好自己。不是把小孩生下来,就有当好父母的资格,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5-
回到前面的我和妈妈的话题。我已经很多年没和妈妈发生过争执了,倒不是因为我们这几年里相处的时间少了,反倒是,在家里的时候,我会刻意多保留出一些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今年4月份我妈在医院里动了个手术,我前前后后待在她身边二十来天的日子,愈加能感受到她的脆弱和柔软。
我会推她出去散步,一起去医院外找小吃,我们会聊很久的天,妈妈会很仔细的听着我滔滔不绝地讲话,然后很认真的对我说:“小锐云,你怎么懂得这么多?你说的话都挺有道理的哦!”
唉,那时我突然很想哭,我发现我妈其实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她其实很爱她的小孩,只是这么多年来她都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她的爱。
那些我们讨厌她的日子里,她就像是个怒气冲冲的孩童,同样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理解,可那时作为子女的我,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大人就是应该给予,父母就应该尽到所能为孩子做的完美义务。
你若问我,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里的伤害?我没法回答,那答案你要自己去摸索。
可我能在这里说,很高兴能做我爸妈的女儿,能在这个大家庭里长大,我不拒绝成为和我爸妈一样的人,但我也知道自己不会完全成为另一个缩小版本的他们。当你开始接受原生家庭的不如意,其实也是在接纳那个内在不完美的自己。
成长的伤痛会延续,不是每一颗破碎的心,都能走出那段阴霾,甚至更像前面所提及的,一些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重复伤害下一代。可作为一个用文字在记录生活的人,我想在这里发出声音,即便是最微弱的光亮,也是一道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