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明白,自己是一个多么想追求进步的人。原来每次的妄自菲薄,潜意识都是想追求进步。
感谢吉平老师与红梅老师在群里组织的研学活动,他们鼓励群里家长们阅读分享,看着群里家长阅读完文章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时,特别想参与,于是阅读文章《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后,在群里提了一个问题:认同动机,是从内心真正认可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不再寻求外在的认可,情绪不受外在评价、结果好坏的影响,不怀疑自己的能力,真正的只管努力就好。请问一下两位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认同动机?
当吉平老师在群里回复:文章里面促进内化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当时心里第一反应就是听到批评自己的声音,批评自己阅读文章不认真。不过内心还是增强了一点自信,不管好坏踏出了第一步很重要。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学历与阅历,甚至更多,以后再也没必要看到别人的见解就来否定自己。
再次重新阅读文章,发现提到的方法一直在做:
1.孩子对一些任务/科目本身即富有兴趣,家长和老师既鼓励学生追求个人兴趣,又以满足需求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从而直接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
每次听到孩子说她在课堂上争取的发言或是兴趣的课程,我都听得津津有味,还有她的作文,从小到大一直喜欢跟我分享,她从我这里感受到我对她兴趣爱好的一种肯定与欣赏。
2.承认和接受负面情绪。“我知道每天学习的时间这么长,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即使我们很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也很愿意很努力的学,但是学着学着会累、会烦、会忍不住不想学,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有这样的时候,不要自责,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这些也跟孩子说过,我们大人有时工作累了还会有疲倦心理,何况孩子特别是高中孩子,从早上一直到晚上很多时间都在上课学习,因此常跟孩子说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可能想从文中更多的去了解认同动机,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也只能是慢慢注入力量,慢慢感化,慢慢消化,方法很多,没有唯一答案,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去感悟。
非常喜欢红梅老师在群里分享她对学习的态度:对于学习我个人经历了“无目标的学”到“有目标的学”再到“无目标的学”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无目标的学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要学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学了会怎样?只有一个想法是学下去,看看会发生什么。到第二阶段时,自己有目标了,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了,也知道了学了后有什么用。第三阶段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学到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就会有一天转化为某种助力,所以不管有用没用先学了再说。
这此年自己也在学习路上,虽毫无目标的学,实际上所学的知识已运用到生活、育儿以及工作中,也因为知识不断的累加,人也慢慢有点自信了。
今天进行第二次研学:《看到未来 看到希望》。分享阅读感想于自己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有思考有反省有总结。
1.人生下来,是没有能力的。人的能力,是在成长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文中开头这两句话引起共鸣,第一想到的是孩子,一个的成长与很多因素有关,自身的特性与身体素质,家庭氛围,亲戚朋友的言谈举止......
家庭氛围最重要,孩子从小到大,最多的是引导她阅读经典书籍,书中那些善良坚毅优良的品质伴随孩子成长。
孩子到了初中与高中就跟孩子说学习是为了培养我们具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能力,较少从源头思考,因此特别喜欢这句话。
这段话也很好的反思了自己,一直以来对于自己要求过高,要正视自己的成长环境,为成长去探索,保持螺旋式成长。
2.因为追求上进。
这句话带来力量,适合学生也适合我们成人。看到别人做得好就会有妄自菲薄的心理,这句话让我正向看待问题。
孩子下半年高三,有时玩得好的朋友考得比她好,很少去感受她的所思所想,只是鼓励她,都是同学又是好友,她们考得好应该为她们开心,同时自己默默努力就好。
3.你需要看到你的加速度。
这句话,与整个这段读来都感到焦虑,不知是不是没有理科思维,想着你在努力的同时别人也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