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命中的偶遇,当你想要什么的时候,只要愿望足够的强烈,会遇见的,因为工作进入瓶颈,迷惘期也代表着突破期。所以迷惘遇见秋水。
第一次参加萧秋水老师的线下分享,她因知识管理小(da)学(shi)生而闻名。她是我知识折现的启蒙老师,因在十点文字营整理她的线上分享“读书以明志 写作以修身”。
而知识管理的启蒙是战隼老师,阅读方法、管理、导图等都是在他的文字启迪下自我看书、实践。
早上是她喜马拉雅节目,听过前8集,音频经不起回忆,遂在见老师之前复听并再做导图式的记录。语音的好处是时间管理(公交上听,走路时听,运动中听)。复习就得回归到文字,所以摘成导图,也便于理清各个节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中午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听的是秋水老师推荐的“结构思考力--李忠秋”
下午就是秋水老师的专场,还有赛美还有贺总,分享着各人生活的点滴以及思考。
言归正传,这个周六都让秋水老师瓜分了整个白天。谈谈“这个周六,秋水老师教我的事”
认 识 学 习
终生学习:我们为什么跟不上时代,有体验当下新的学习方式吗?分析各类大热平台成功的原因,看看里面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别当热点是茶余饭后的闲聊,难道老来要说一句“我没错,只是时代变化得太快吗?”快速学习,快速尝试,羡慕嫉妒不恨。
坐标与迁:互联网将行业进一步细分,不止打碎了时间空间,同样也打碎了属性。哪个属性点适合我们?如自媒体,文笔好就专写,排版好就专排,合作分包,这就是定位,定自己的坐标。演而优则唱,适当的时候积累并尝试跨界(坐标迁移)。
关于自律:学习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如果选择了学习区,那就得远离舒适区。自律是唯一帮到自己持续的前进,不断给自己加压。“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是不成功是付出了更大的代价--贺总”
认识输出:网络时代,人人都是作者,但并不是人人都是作家,你的文字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听一门课后的笔记输出只是笔记还是思考后的输出?
认 识 自 由
选择自由:“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贺总”。强大就可以反抗,软弱只能被欺负。不断学习到能够说不。
学会舍得:我们不能追求天下人爱我,这样太累。只有当我们不再介意别人的观点,或者不再困于别人的观点,我们才放下了担子,自由地吸取这个世界的养分,滋养自己需要滋养的内心。
创造选项:大家都追求财务自由,但多少被动收入才算自由?花费少的可以归隐田园,自给自足,就怕是连种田的本事都没有了。即使有种田的本事,还得老天给饭吃呀。所以自由应该是,当老天不给饭吃的时候,我们还有其他收入形式来充饥。当然教主说,有三个选项才叫选择。
认 识 自 己
喜欢什么:喜欢什么就是想做什么
擅长什么:擅长什么就是能做什么
适合什么:就是想做又能做的事情
对未知的新事物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对已知的跨界事物咨询自己的智囊团、专业人士,前者是了解你的人,后者是了解行业的人。
认 识 生 活
认识工作:工作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是经济的来源,如果喜欢与擅长不重合,那就用“擅长”带来经济收益来养“喜欢”。之前涛哥说:“用工作养成兴趣。”同时培养热爱工作的习惯,在工作中找到价值和意义。
总有瓶颈:生活一定有瓶颈,只是有大小之分,以前高中时老师和我说“年轻早遇挫折是好事”,这话一直记在心中,当遇上困难时首先得平静下来,跳出自我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向外探求,万书万事万人,总会找到方向和解决方式的。
诗和远方:深圳房价很高,这逼退了多少有梦的青年,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肯定是不好的,但从好的方面来看,这是不是正好做了一次筛选?当然试错的成本高了,就像社群前年的免费到今年的付费。也是做了一次自然选择,或者这就是教主在挨劈群里说的道(规律)。教主对于去留深圳做了一个建议,先留下,积累三年左右的时间,然后带着积累去想去的地方。
从读书笔记到最后这张导图输出
导图做笔记的好处在于不用速记员的打字速度又保持一定的还原度,听课结束后筛选即可整理出自己需要的要点。
最后说一句,写作果然是剖析自己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