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烂剧泛滥的年代 这部剧很不错了,MD还挑三拣四的 ,我觉得很不错!
很显然,《军师联盟》的野心根本就不在“讲故事”上,而是要给观众“讲历史”,讲那段尘封了一千八百年,曹魏内部激荡澎湃的人心角力。
在《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中,司马懿的身份会变为“托孤重臣”,进一步走入曹叡、曹芳时代的政治权利中枢,并遇到人生中最大的对手诸葛亮。
司马懿的后半生尽心竭力辅佐曹丕成为开国明主,开创新政、扶持士族、抑制宗室,为魏国的稳定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与诸葛亮在六出祁山的较量与博弈中相知相惜,五丈原秋风一曲梁甫吟,他彻底战胜了毕生最为强大的对手,却对着飘渺的棋局失声痛哭。
在看过《虎啸龙吟》的片段并了解相关情节走向后,我们来谈一谈司马懿是如何“站”起来的。
首先,从朝堂内“站”起来。
吴秀波曾说,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以下称《军师联盟》)中,他一直是“跪着演的”。这与张永新导演的总结如出一辙,为什么都在强调司马懿是“跪着”,其实我们在观剧的时候也能感觉到那股“憋屈”。
《军师联盟》的重点在朝堂,其中又以曹操(于和伟饰)在位时矛盾最为激烈。
当时的司马懿被迫入仕,被迫卷入曹家暗流汹涌的夺嫡之争,一边面对曹操的猜忌和杀心,一边帮助并不受曹操重视的曹丕(李晨饰)上位,一边还要顾及家人安危,他走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我们常说“世事难两全”,然而司马懿的仕途之路却要应对“三全”的局面,其困难和凶险程度可想而知。
当时的司马懿必须“跪着”。
《军师联盟》里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否则杨修之死就不会让观众动容,荀彧的死也不会那么悲壮,曹操更不会气壮山河地倒下。人物越立体,演员表演上的尺度就越难拿捏,因此,剧组要给大家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走进自己的角色。
而当曹操死后,司马懿和曹丕的君臣关系由友生变,微妙更甚于曹操的君臣之情。君臣之道本就如此,不论最初如何同甘苦、共患难,最终难免会君忧臣生出二心,臣忧君兔死狗烹。如刘邦之于韩信,勾践之于范蠡。
此时的司马懿依然要屈膝隐忍。
抛开史实不谈,我们单看这部剧。最初的司马懿无心于朝堂,甚至为避开入仕,自残双腿,被迫卷入朝堂之争的原因也是为保护家人,所以,前期在政治上无欲无求的司马懿宁肯一直“跪着”。
《虎啸龙吟》则进入了后三国时代,此时的司马懿身份成为“托孤重臣”,进一步走入曹叡(刘欢饰)、曹芳时代的政治权力中枢。尽管当时有以曹真为代表的大魏宗亲屹立朝堂,但司马家为首的士族子弟同样也在崛起,并逐步能与之抗衡。这个时期,曹叡与司马懿相互扶持、相互猜忌的君臣关系,波谲云诡的朝堂戏份也进一步激化。
曹叡为人狠毒,他宠幸宦官,心机深沉且非常记仇。在他的生母甄宓被曹丕诛杀以后,他便深深地记恨上了曹丕和郭照。当曹丕驾崩以后,他便将生母去世的仇转嫁到了郭照的头上。再加上他宠幸的宦官,辟邪的挑拨离间,他便对自己的养母郭照起了杀意。
曹睿演的不错,看似荒淫无度,性格极端变态,其实极有城府,深谙驭臣之道,这样的帝王才看着过瘾。
从与暴戾无常的曹叡相互猜忌,到扶持年幼的曹芳继位,正式独揽大权,司马懿开始一步一步站起来。
由此可知,隐忍半生的司马懿已经不甘于只做别人的“手中刀”,他已经变被动为主动,开始为自己而争。如果说在之前,我们看到了一个顾家、内敛、隐忍的司马懿,那么,他站起来的过程,就是他野心和欲望一步步彰显的过程。不甘于人下,怎能再跪?
非但朝堂,战场上亦是如此。
在《军师联盟》中,所有矛盾和斗争中心都在朝堂;在《虎啸龙吟》中,斗争从朝堂拓展到战场上,司马懿在此遇到人生中最大的对手诸葛亮。而在与诸葛亮对战的过程中,司马懿最初也一直在“跪着”。
在《虎啸龙吟》中,司马懿与诸葛亮几番对阵,都没有讨到多少便宜。
街亭之战中,司马懿挂帅进攻街亭,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施展“空城计”,司马懿引兵退去,无功而返。
而大战岐山中,司马懿守营不出,拒不应战。
最终对阵五丈原,司马懿也坚守“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策略,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
当时甚至有人讽刺司马懿“畏蜀如虎”。
司马懿真的惧怕诸葛亮吗?并非如此。
司马懿曾说,“诸葛亮阵前用兵无人能及,他的弱点在他身后。”司马懿深知,诸葛亮是自己最大的劲敌,硬碰硬最终只能两败俱伤。所以他一直蛰伏、隐忍,不急不躁。此时的“跪”是为了静待时机。
诸葛亮倒下了,司马懿在战场上真正站起来了。
此时的司马懿一面与战场上最强大的对手博弈,一面要应对后方曹叡的猜忌,前后夹击之下,司马懿潜藏的奇策大略得以彰显。剧集矛盾点也达到高潮。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常常无法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社会道德基准。在以蜀为正义之师的前提下,司马懿留给人的印象就是反派,所以在之前看到他的妻管严、假死救父、爱护兄弟、争对错不争输赢的观念等等时,很容易给人一种“洗白”的感觉。
不论司马懿是“白”是“黑”,他首先是一个人,没有人天生就恶贯满盈,前期他的隐忍、蛰伏,都是在当时政治格局下无奈之选,而他的护家,也是作为一个儿子、一个兄弟、一个丈夫的责任使然。在历史上,司马懿前期的表现也始终是规规矩矩、恪守臣道,直至曹叡病死,被曹爽架空后,才开始聚集力量、野心勃勃。
如果剧中一开始就展现他有狼子野心,那么后期的变化将无从展现,没有变化的角色在舞台上将毫无魅力可言。
而司马懿从“跪”到“站”,到达权力制高点,这一路上失去的也令人无比动容。我们眼睁睁看着,他与之前亲密无间的家人间渐渐产生隔阂,甚至决裂,当保护家庭的初心变为追逐权力的野心,司马懿与身边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渐行渐远。
“站”起来所付出的代价,值得吗?《虎啸龙吟》中对此也做出了思考。
终极预告中有一段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棋局对话,各个阶段的司马懿穿插呈现,喊出“依依东望,望的,是毕其一生的抱负;望的,是毕其一生的荣耀;是毕其一生最大的成就”,此时司马懿的欲望、野心和对实现心中抱负的渴望无限膨胀。
而当垂暮之年的司马懿说出“依依东望,望的就是毕其一生,是时间,是人心”,最后的大彻大悟让人又看到人性的回归。
在司马懿的身上,人性的真善美丑恶,全部被展现了出来。
司马懿的垂暮之年,魏国主幼臣庸,他默默积蓄力量,忍辱负重,最终一击成功,平定了魏国的内乱,奠定了结束乱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