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身为法国作家,生活在法国革命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创作中法国的历史成了他小说的背景。雨果著名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都是以法国作为历史背景。而且这些小说都涉及到了革命的题材,这不得不说是时代在小说中的烙印。雨果生活的年代是在1802年到1885年这一时段。期间他经历了许多历史的事件,如法国大革命,1830年发生的法国七月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以及使他出走他乡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1862年雨果的一部伟大作品《悲惨世界》诞生了,这是他在流亡途中的一部小说,几经中断,终于完成。小说一开始就讲述了1802年的一天,苦役犯冉阿让结束了长达年的服刑生活而出狱。中间又经历滑铁卢战役、巴黎起义。几乎涵盖了雨果的前半生经历。为了写《悲惨世界》,雨果广泛收集与关押苦役犯监狱有关的。素材,一个叫比埃尔墨兰的苦役犯有关狄涅城主教米奥里斯的事迹,以及相关的玻璃制品行业的材料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些素材为日后小说的成功提供了真实的力量。米奥里斯就是《悲惨世界》中米里哀主教的原型。现实中的米奥里斯主教拥有高尚的品德,禁欲苦修,待人友爱,在狄涅城里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他曾经的秘书斯多昂日兰讲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是米奥里斯主教和一个刑满释放的苦役犯名叫比埃尔墨兰。因为他持有的黄色通行证而遭到旅店的拒绝,不得已的墨兰只好向当地的主教米奥里斯寻求帮助,结果他受到了很好的招待,之后米奥里斯安排墨兰去自己的兄弟德米奥里斯将军那里做了传令兵。而这个墨兰就是小说中冉阿让的原型。只不过墨兰并没有拿走主教的银烛台,他之后的境遇也比冉阿让平顺。除此之外,作家写马吕斯追求珂赛特,就如同现实中的雨果追求阿黛尔一样。他的妻子阿黛尔,是雨果幼年相识的玩伴,二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相处中,两个年轻人产生了感情,并且最终走到了一起。
但《悲惨世界》是小说,伟大的艺术家用自己的想象,为现实世界发生的但《悲惨世界》是小说,伟大的艺术家用自己的想象,为现实世界发生的故事增添了新的光辉。在《诗琴集》中作者写道“我很关心劳动者,也很关心穷人,在内心深出我就是他们的兄弟……饥饿,沉重的劳动,疾病,贫穷,所有这些问题都紧紧牵动了我。”在这种心理状态下,雨果在1845年到1848年期间全身心的把精力投入到《悲惨世界》创作中,但由于1852年的流亡事件,雨果不得不暂时中断写作,《悲惨世界》的稿件也随之颠沛流离,几经辗转。1860年他又开始继续小说的创作,最终于1861年6月30日,上午八点三十分,《悲惨世界》得以完稿。
雨果的小说创作大都与历史相关,但雨果否认自己的小说是历史小说,他的小说更加注重文学性,历史元素只是作为他小说的一个特色,历史在这里不是主线,只是一个背景。因此我们不能把他的小说简单的归类为“历史小说”。相对于历史,他更关注笔下创造出的那些人物我们发现雨果的小说创作与他的生活史,与法国的革命史,社会矛盾是紧紧相连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作品中一些情节和人物设置的历史背景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