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耕雨读”源于南阳诸葛《凤祥轩》中“乐躬耕于陇中,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以待天时”。意为乐于躬耕陇上田地,喜欢清芦草居,无聊时琴棋书画寄托以情,以此等待天时而出。抽离其意便为“晴起躬耕三分地,雨来坐读半架书”,也便是“晴耕雨读“的核心之意。如此惬意状态是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士的向往,虽然其中潜伏着“归隐”或“蛰伏”,但也告诫我们无论身处顺境或逆境都要勤勉读书,用功进取。
近代文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读书三境界,初读是为了明白字句;再读是为了理解其中意义;终读则是体悟其中真谛。当代经济学家郑荣华在散文《看戏》中提出读书三重境界,“一是博取功名,悬梁刺股;二是浸润书香,求知若渴;三是净化心灵,“偏安”一隅”。无论是读书方法或是读书初衷,都告诉我们读书可以保持思想活力,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是个人进取及思想精进的基本路径,是终其一生的事情。我喜欢读书,大多随缘涉猎,未能专精,但长此以往自认受益匪浅,因为书籍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阅读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工作或生活中都是最好的支撑和相伴。工作二十几年,每次工作变动或升迁,我都会购买两样物品,一是与岗位相关的专业类或管理类书籍,二是与岗位相适的衣物,让自己从内到外去适应和胜任新的职业和任务。这个时候书籍就是你最好的授业之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除了领导、团队和家人的支持外,最终需要自己迎面而上,而这个时候如果可以随阅几本和你所思相关的书籍,你定会转变认知、茅塞顿开、坚定意志,当你翻开书本的那一刻,你已经在解决问题的路上了,无论结果如何你终将收获。这个时候书籍就是你最好的解惑之师。以上所提都是困而后学,其实对我而言真正的读书乐是无须苛求,随缘而择,那才是真正的愉悦。例如翻开哲学家李哲厚《美的历程》,可以让你从文学、哲学、艺术角度感受中华五千年的美,雅俗共赏;学者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包罗万象,作者发表了对衣着的态度、对居室装饰的建议,及中华习俗酒令等。作者努力启发读者过闲适的生活、重视沉思和友谊、享受饮茶饮酒、热爱阅读和亲近自然。教导我们在纷繁的生活中去追求真正的生活意义;高洪雷的《另一半中国史》,让你了解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来龙去脉与兴衰荣辱,并可以史为鉴,触类旁通;英国作家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本书以多部世界名著为背景,从作者的生平与性格回转到著作人物的命运与际遇,每一篇都有作者自身的缩影隐喻,又何尝不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呐喊与憧憬。尤为深刻的还是透过著作,毛姆以毒舌、刻薄、诙谐的文字对人性真、善、美的哲理所见!还有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名字,“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书中提到:“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逃离人世间的所有痛苦与不幸”,看到这句话感同身受。对我而言,读书确实是区隔我与现实繁杂的方式,但看似逃避,其实不然,每每放下手中的书本,都有跑步后分泌多巴胺的感觉,再次和解小我,坚定目标。这些书籍虽然不能帮助你获得学位,也不能教你谋生的手段,但我却将之视为最亲密的挚友,因为你和他们相遇相知后,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力量。
今年在整理书房抽屉的时候,发现了四张图书馆的借阅卡,这是初到泰州那几年相继办理的,至于为什么有四张,找不到的时候再续办的结果,以此也看出我在生活上确不是一个细致的人。借阅的图书需要定期归还,期间又担心损坏、遗失,最主要的是不能在书本上勾画,所以后期也就不再去借阅。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出差的机会比较多,所以每个城市的机场或高铁站的图书售卖点就成了我的打卡点,重庆江北购买张磊的《价值》,郑州新郑购买美国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深圳安宝购买施一公的《自我突围》,需要足本翻开,方可逐一想起。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次买书是在2013年3月底,到成都出差,午后约了同学一起去宽窄巷子闲逛,三月的成都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艳丽的鲜花,温暖的阳光,让悠长的巷陌充满烟火气息。我进入一家古色古香的书店—见山书局,选了一本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每每想到林徽因,想到这本书,我都心生另一种情愫,也许是此人、那景恰如其名-“你是人间四月天”。往后每次到成都,只要时间允许我便驱车赶往该书店,去感受喧然闹市中的那抹书香与琴韵。2016年春天,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造访见山书局,在店里一边阅览图书,一边触景有感地与店主和游人交谈:“书中能见山见水,见大千世界,也能见古今中外,见世道人心。”此后该书店也便成了网红打卡之地。
买书是我最大的乐趣,远胜过对服装和首饰的奢求。以前选择线下的全价书,是出于对知识和作者的尊敬,当然这里有我认知的偏差。近几年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忙碌,也难有时间去书店,遗憾也有机场和高铁站的图书售卖点可选书目越感狭小,所以现在线上购书居多,等待快递也便成了我的期待。
如果问我最好的休息方式是什么,我想除了睡觉,那就是安安静静的捧着一本书,让思绪徜徉在文字里,让心灵漫步在书香中。我读书一般不是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而是同时读两到三本,不同的场景适合阅读不同的文字。例如办公室一般是管理类或专业类书籍,每天上班前或工作间隙翻读几页,全当及时充电;床头放着几本翻开哪页读哪页的散文类书本,读起来轻松怡情,难得的放松;当下阅读的书籍我会放到挎包中,外出的车上,办事排队的间隙都是我阅读的时间。出差的路上是我最享受的读书时段,有的时候一个往返也就读完一本。当然我有一个让很多人羡慕的本领就是不晕车,所以每次远行,除了工作和交友外,都会在路途中享受阅读的美好。现在很多人读电子书,但我唯独钟情纸质版的书籍。第一,我读书的时候喜欢勾画出我喜欢的句子或情节,纸质版更直观;第二,手捧书籍才能从墨香中感受文化的气息;第三,书籍是生活空间最高雅的装饰。我读书往往是以荐推荐,例如从杨澜的《大女生》中看到Facebook前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然后以此再看到法国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的《第二性》等,这就成了系列书籍的阅读,让你在某个方向的思想有更深邃的洞见。有时也围绕一个作家的作品进行品读,读了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虽然大众对他的作品褒贬不一,有人说文字过于直白和露骨,但也有人说那是别有的艺术风格。总之我读过他的作品后,感见王小波思想奔放,追求自由,富于想象,确有放荡不羁,但也有思想理性。他文章中通过粗野和荒谬的故事情节反向讽刺特定时代权力、人性和欲望相互交织的扭曲,当然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些书籍略读或通读一遍即可所见,但有些书籍需要反复阅读。和人生必经课题“死亡”相关的《西藏生死书》,初读是在十年前,前两年又翻读一遍,有不同的感悟。以前是对死的恐惧,现在是对生的向往,正所谓不知死何为生。每读完一本书籍,会在扉页记录下读完的时间和地点。因为每翻开与合上一本书,你都不再是同一个自己,读书会改变你的思维路径,改变你的生活,所以读书是心灵之旅的最大享受,因为路上一定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读书的传统,据说秦始皇日读一百二十斤重的竹简公文才就寝;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两卷,如果一天不读,隔日一定补上。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就是“开卷有益”一语的由来。现代有知名企业家张瑞敏、冯仑、俞敏洪等的嗜书如命,也有将自己自嘲为“长着两条腿书”的投资巨匠巴菲特,他将他的成功归结为60年如一日的阅读和学习。世界年人均读书量排在前面的国家有以色列、日本、法国、韩国等。中国人均读书量约为4本,排名比较靠后,排名第一的是以色列国家,年人均读书量约60多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讲述他与书的“不解之缘”,倡导大家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习总书记说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近期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感悟颇深,甚至是感动,该书以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提及最多的是习总书记在梁家河读书的故事,他的窑洞中放的最多的就是书籍,白天干完农活,夜晚挑灯夜读,常常是满脸的煤油灰。他阅读的书籍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学、诗歌等,涉猎范围非常之广。他初到梁家河年仅15岁,在那片黄土地上一干就是七年,坚持提交十次入党申请书,20岁挑起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重担,22岁入读清华大学,到后期的从政之路和治国理政策略,与他保持阅读的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从个人进取角度,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我们,要保持一辈子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所以要保持读书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从修生养性角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而是为了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美国作家威尔.施瓦尔贝的《为生命而阅读》扉页上有一句话,“读书的人,在他死之前,活过一千次人生,不读书的人,只活了一次”,虽然表达过于具象,但是却提醒我们多读书,方可拥有更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