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对儿女,……享受不了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杨丽萍收到的这一条评论,今天点爆了网络,很多女性都出来指责这条有一万多点赞的评论,是糟粕余孽。
我看到这条评论,也觉得很不舒服,和大家一样觉得这是一条针对女性的不公平言论。
但多看了两眼,怎么又那么像是在说我这个男性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从不想回家,变成了害怕回家。
一回家,不论你遇到什么人,问你的总是:“你结婚了没?”、“怎么还不找女朋友?”、“和你同龄的人小孩儿都上小学了”。
没有第二种问候。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不仅是对女性的歧视,也是对男性的歧视。更准确的说,是对一种现象的歧视。
因为你和他们不一样,别人都到年龄就结婚生子,可你没有。你就是大多数人的异类,异类就是要受到群体的排挤。
我们的社会很害怕与自己不同的东西。
结婚就应该是年龄相仿的男人和女人。老男人娶小女人不行,大龄女性嫁小青年不行,男人倒插门不行,男人与男人、女人和女人更不行。
结婚了就得立马要小孩儿。想多过两年二人世界不行,做试管婴儿不行,不要小孩儿更不行。
似乎是有一个做人的公式,每个人都得符合,有一点不同,试卷上就会被画上大大的红叉,并被贴到公告栏上,告诉大家,这是错的,你们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而你,要么逃离这里,要么就在众人的“帮助”下改正你的错误。
逃离,谈何容易,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只能选择“我错了,我改”。
于是,我们就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开始结婚,在“算了吧”的叹息中备孕,把不甘心的种子埋进深渊。
对,就是不甘心。
为什么我当初接受了那个公式,从与众不同到现在与众相同。
为什么你还能坚持拥有自己的个性,不在乎我们这些大多数人的看法。
为什么到了生儿育女的年纪,你还能继续追求自己的东西。
为什么你六十多岁了,还能拥有三十岁的容貌。
为什么我都屈服了这个社会,你还不屈服于我们。
或者是不理解。
我到这个年龄就结婚了,他到这个年龄也结婚了,为什么你到这个年龄还不结婚?
我结婚后就怀了小孩,他结婚后也有了孩子,为什么你结婚好几年了还没个孩子?
结婚、生子,成为了大多数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节点,因为你没有这两个节点,所以你的生命不完整。
就像猴子感叹老虎永远吃不到枝头新鲜的果子:“真是太遗憾了”。
生命不能只有一种完成形式。花朵不一定都是鲜艳的亮色,一片红花林里的一颗白花树,一样开的很灿烂。
当我们面对不同的生命,特别是与自己不同的生命,把不平变为欣赏,把恐惧变成理解,是不是连我们自己的生活都会变得更美好一点。
或许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