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脐灸的原理
脐灸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源于古代,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中有大量的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数干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它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脐灸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种,是以脐(即神阙)处为用药部位并加以艾灸,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神阙(即肚脐)是结构最特殊,定位最明确的腧穴,祖国医学认为,神阙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经络学说认为,脐通五脏六腑,联络于全身经脉;气功理论认为,脐下(当指脐之深部)为下丹田之所在;现代医学则证明,脐为腹壁最后关闭和最薄处,最有利于药物渗透与吸收;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也证明,脐灸可广泛应用于全身一百多种疾病,并有着较好的疗效。
近代,人们已经意识到现行用药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如口服用药,药效只能维持数小时或更短时间,致使病人不得不一日多次服药。因药物经口服进入消化道后,部分有效成分往往被破坏,不得不加大剂量甚而近于中毒剂量,威胁着病人安全。注射给药,既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也有许多不便之处。而祖国医学的脐灸法便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途径。
第二章 脐灸的功用及适应症
脐灸的临床功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脐灸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均有作用,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一百多种疾病的调理,并可用于养生保健。概括说来,
其功用如下:
1、 健脾和胃,升清降浊:脐居中焦,为经络和气化的总枢,脐灸可增强脾胃的机能,使清阳得升,浊阴下降,故临床上对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纳呆等病症有较好疗效。
2、 调理冲任,温补下元:脐通任、督、冲、带四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女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脐灸在临床上可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滑胎、不孕等疾患。
3、 通调三焦,利水消肿:三焦为水火气机必通之道,脐居中主枢,可转运阴旧之气,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临床上可用于小便不通、腹水、水肿、黄疽等病症。
4、 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脐通全身经脉,脐灸可使全身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临床上可调理痹证及诸痛证。
5、 敛汗安神,固精止带:脐灸能收效人体的精、气、神、津。临床上常用于调理自汗、盗汗、滑精、惊悸、失眠、带下等。
6、 扶正祛邪,养生延年:脐为先天之命蒂,又为后天之气舍,具补脾肾、益精气之功,为保健要穴。
脐灸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却病保健、益寿延年之功。临床上可用于虚劳诸疾和预防保健。
第三章 脐灸的操作规范
传统脐灸可以用面粉制作一次性的面碗,取面粉适量,以1: 3. 5—1:4的比例用水调和,做成圆桶状,面碗底部中间开孔,开孔应比患者的脐孔稍大,以方便使用。
脐灸罐准备好后,将艾绒搓成艾柱,成三角锥型,约乒乓球大小。脐灸一次准备5-7个艾绒柱。
操作方法:
1、令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用75%乙醇在脐局部常规消毒。
2、将脐灸罐置于肚脐上,用毛巾围绕四周,注意保暖,勿受风寒。
3、取一小袋脐灸粉,从脐灸罐内填满脐孔,以脐灸粉填平脐灸罐底部圆孔为宜。
4、用艾炷置于药末上,点燃艾柱,连续施灸5-7壮,约1.5小时,以脐周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5、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封脐中药末,12小时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
第四章 脐灸的注意事项
脐灸的注意事项
1、 一般宜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以方便用药和治疗。
2、 脐灸时应用注意保暖,尽量减少皮肤直接裸露在外。
3、 脐孔内常有污垢,应用脐灸时,一般应先用75%的酒精棉球对脐部进行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
4、 脐灸用药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宜简单辨证用药,方能提高疗效。
5、 脐部皮肤娇嫩,脐灸壮数较多或时间较长时,可先在脐部涂一层凡士林后再做脐灸,可避免脐部皮肤起泡。在给小儿用药时尤应注意,可适当减少脐灸时长,以避免烫伤。
6、 脐灸后一般用医用胶布固封,个别人对会对胶布等发生过敏反应,可见局部痰痒、红赤、丘疹等现象。可暂停用脐灸,外涂肤轻松软膏,待脱敏后再继用,也可改用肤疾宁贴膏或纱布包扎固定。
7、 由于脐部吸收药物较快,故用药开始几天内,个别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过几天会自行消失。
8、 慢性病和预防保健应用脐灸时,每个疗程间可休息3—5天。以免引起脐部过敏反应。
9、 孕妇若非治疗妊娠诸病,宜慎用脐灸,有堕胎或药物毒副作用发病史者更当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