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出的潜台词。——引言
· 1 童话 ·
一个小时候听的童话故事,在说太阳和风比赛,看谁能先让路人脱衣服。风使劲吹,想把衣服刮走,路人反而裹紧了衣服。然后轮到太阳,散发阳光,路人觉得温暖,自然地脱下了衣服。
故事的比喻总是太精美,让看客忘记了自己也在画中。嘲笑套中人,却无往不在套中;嘲笑刻舟求剑,却放不下念念不忘、根深蒂固。童话里的风多傻,读的人都知道,想要别人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能靠硬拧。可又怎么容易?
我们知道“欲速则不达”,真的“欲速”时却也慌了神。
· 2 依恋 ·
亲密关系,朋友恋人亲人,最熟悉又陌生的情境。前文《虚实》的结论是,稍微把亲密关系的对象当作客户一秒,不要太执着自我。那篇文我写完后放了很久才发。
因为我发现它很难做到。当然,你可以在消极情绪涌起的瞬间,提醒自己冷静冷静,把她当客户。然后大家慢慢感受到这样更好。但是这个理想的循环往往在第一步就破碎——情绪涌起,随即喷发。来不及等一秒冷静。
他问她,“能不能不作,这是无理取闹”。她奇怪,“为什么你就不能说一句好话”。其实“不作”和“说好话”一样难。安全,所以任性,不安全,所以反复确认——亲密关系,安全与不安的微妙共生。
争吵仿佛成为了一种另类的动力。形容一段关系,最绝望的词语是心如死灰。记得有一个人和我说过,相敬如宾用来形容夫妻竟然成为褒义词,没有情趣、没有任性和天真的释放、没有性。这应当是多恐怖、多封建、多压抑的形容。情绪既来,用争吵、怄气传达,也无妨。
我们和谁“作”?还有争吵,还有希望。还充满希望,所以仍然在积极推动;感受到安全,所以退行回任性的孩子,这甚至与撒娇同源。想象一对几十年的老夫妻,早不如初遇的相谈甚欢。屋子里骂骂咧咧的吵闹,一股日子的烟火气,最朴实的情趣。
心理学,林林总总的理论背后是两个字——接受。争吵,为改变提供了契机。不说,疙瘩在心中反刍,一步步在臆想中认定,问题永远无法改变,钻牛角尖逐渐走远。说,死局回生。当然也有无法改变的东西,然而争吵,激烈而真实的“说”,为谅解阐述了理由。发泄,给承压的堤坝一个出口。而暗藏希望的争吵,互动本身,已经是关系还在生长的样子。你,就是她在这段关系中唯一的依赖。所有任性,都依仗这份单纯的依赖。
看看那个激动的身体,只不过是一个无助而依恋的孩子,在笨拙的撒娇。
· 3 悖论螺旋 ·
我们时常有一种错觉,以为凡事皆可控制。
你以为可以改变她,你以为证明她错了,她就会改。事理易断,情意难平。细算,可能真的有一边错得更多吧。她离家出走,他拉黑微信,一切毫无道理。说不出口的“我需要你”,求安全感却换来一笔清算。此刻,让她说出“我错了”有多委屈,让他说出“你是对的”有多屈辱,逼一个无助的孩子永无止境的说“我错了,是你对了”呢?糊涂可贵。
亲密关系最深的不安,是失控的恐惧。以为熟悉如此,不想连自己都变得不可控。而控制,可以是关系中最微妙,最悖论萦绕的区域。
被害者悖论,男朋友出轨好朋友,主角是被害者,可事件真正的完结,无论当事人心理或外界舆论意义上,主动权在于被害者是否选择原谅。你钻破头想混入一个圈子,你可以控制你的行动,可正是这种控制把你挡在门外。淡然了,什么也不做,反而打开了无数扇门。悖论如是,不要掉进控制的幻觉。不要试探人性,不要逼满身疮痍的人孤注一掷。不作,是最平凡的救赎。
“倘若那天, 把该说的话好好说, 该体谅的不执着,如果那天我. 不受情绪挑拨, 你会怎么做?”
——林夕《可惜没如果》
心理学科普文太长,我不想当医生;书上的故事,都在说别人。旁边的你,我想试试,我在努力。
只是,你可以也努力一点点吗?如果我看见的你,已经是努力过的你,把这份辛苦告诉我。我想在心里笑着听。
落叶的时候,请包涵我的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