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6月份就是初夏时节,杨梅成熟上市了。
今天,我去水果店图个新鲜买了些。顺便请有缘的客户,品尝一下时令果品。可惜他们很多都客气道:“这太酸了,受不了啊。”我是又好奇他们又特别喜欢自己吃。杨梅那味道,吃起来酸甜独特,十分可口。
继而,聊天中我发现他们牛肉也很少吃 ,几乎都害怕塞牙齿。想到自己平时中午就要吃掉半斤,估计他们听到会一愣愣的,于是不说也罢。
看来牙齿不好,成为人们的心病,想饱口福又忌惮和无奈。
由此,我发现国人牙科或者说口腔保健意识的缺乏,导致自己不必要的痛苦和冤枉钱。
说到自己那口牙齿,在别人眼里挺好。来者不惧冷热酸硬都可以克服,但其实自己感觉也一般般。
去年,自己也犯牙疼毛病,跑了三次医院。刚开始以为是蛀牙,医院诊断出来是臼齿(长出了智牙)。大夫就耐心解释:那颗牙几乎没用,容易滋生细菌,建议拔掉。这个很多人都不敢拔,我胆子挺壮实,就拔了一颗。现在看来是明智的选择,今年没有不良反应,毫不夸张的说半条牛已经进了肚子,吃嘛嘛香。
口腔虽小,在我看来却关乎全身。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甚至还会影响心、脑、肺等脏器的功能,是许多疾病的重要诱因。
下面是关于口腔保健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
重看牙不重检查
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平时不检查,等牙疼得受不了才去治疗。我问过身边的朋友,只有牙疼让,才会去医院检查。在那里一次挂号检查不过十元左右;但若是发现牙垢、虫牙、牙洞等问题再治,少则几百元;若是一直不管不顾,最后到了要种牙的地步,可能就得花上万元了。所以说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误区二
重刷牙不重洗牙
如果说早晚刷牙是“日常打扫”,那洗牙就是“大扫除”了,可以彻底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结石,预防牙周病。可很多人不仅不知道洗牙有多重要,还误以为洗完牙后牙缝“变”大了、牙齿漏风、短时间对冷热的刺激更为敏感,是“洗牙洗出了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牙齿本身就有,只不过此前被厚厚的牙石、烟垢,茶渍等包裹住了。如果你的牙缝本来不大,洗牙是绝不会使它变大的。建议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每6个月洗牙一场
误区三
重大人不重小孩
很多家长自己非常重视牙齿健康,但欠缺保护小孩口腔健康的知识和意识,因为过于宠爱孩子,让他们随意吃零食,尤其是甜食,是发生龋齿的最大诱因。有临床统计数据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齿率愈60%;12岁儿童患龋齿率近30%,有50%左右的学生有牙石和牙龈炎。
一个人的牙齿好坏是从胎儿时就开始的,幼儿期的口腔健康几乎关系着人的一生。家长不仅要在孩子三四岁时教他们刷牙,还要在饮食上下功夫,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少吃零食,少喝碳酸饮料。
我想在这里呼吁:每年最少做一次牙科检查。
因为,口腔健康是健康的基础,请大家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