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书的时候脑袋飞过一个问题:别人问你平时看什么书该怎么答?
如果是最近之前,我可能会看看豆瓣已读,然后挑一些逼格高的回答,比如《老子他说》、《美的历程》。
现在比较认真读的是《西方哲学史》和《穷查理芒格》。所以这时候的答案逼格会更高点,不拘泥于看过什么,而是去看什么。(实际是没看过什么,所以只能说要看什么)
此时觉得,主要分三类,一类长智慧的,如哲学及其分支出来的各学科,像逻辑学、数学物理、心理学、经济学、生物学,主要正三观。一类艺术与生活,像摄影、音乐、电影、运动,属个人兴趣爱好,偏生活应用。一类职业技能,跟工作相关,与时俱进,靠它吃饭的。
以上三类的优先级具体要看生活节奏了,不过就重要程度来说,应该智慧>艺术>工作。三观不正的人没资格谈其他,智慧是一切的基础。艺术调剂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最好能掌握。狭义上的工作我理解为生存,就是生存在社会上必须的物质条件。
而为什么要看书?何其多的书籍,看得了多少?看了又能怎么样?
活到老学到老,从小读,只当一句格言,而从未真正理解过。对天才来说,上帝给了他们一颗不平凡的脑袋,那就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吧。对我来说,不断求知,只是为活得更明白些,当是对知识的一种信仰。(其实我心里是这么想,“我就懂得多,我牛逼。”)
关于看书,关于求知,当然不局限于实体书阅读,网络也是很重要一个途径。特别是跟平时生活相关的,在网络看个电影,看个视频,欣赏下美图,不自主的就已经增进了这方面知识,完全达到在娱乐中学习啊。而工作相关的就更需要与现实接轨,需要快速更新。但是对于长智慧的知识,实体书则相对适合,更成体系,更便于及时阅读,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