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了是哪位跑步大神曾说过,一生要跑一次属于自己的马拉松。
首战:盘锦红海滩马拉松
在上小学的时候,跑步就已经成为了我身上的一个标签。不过,“马拉松”三个字,除了是大型赛事的一个项目之外,在我印象里只不过是一个士兵传达胜利喜讯而倒下的故事。在这些年里,中国举办马拉松的热情不断高涨,“跑马”也为业余爱好者们所热衷。当然,喜欢跑步的我也开始“蠢蠢欲动”。
很巧的是,盘锦的红海滩马拉松在那段时间开放报名。时间也合适,离着学校又不远,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了半程马拉松。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有报名全程马拉松的勇气和实力,“走不好就想跑”可不是个明智的决定。不过,那时我一直觉得,平常的跑步应该是足以应付半马,所以也就没有刻意去做准备。而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有多么幼稚。
到了八月底,我尝试着跑了次线上半马。结果可想而知,我艰难地在三小时之前完成了线上半马。没有计划的备战带来的“苦果”,让我提前尝到了味道。半程马拉松的关门时间一般都是三小时,如果没有在三小时之内完赛,既无法拿到象征完赛的奖牌,也象征着“跑马”的失败。这能怪谁?只能怪自己太自负。马拉松并不是件“说跑就跑”的事情,不把自己的跑步能力提上去,仅凭着一腔热情显然是不够的。
九月二日,盘锦红海滩马拉松开赛。在起跑区等待发令枪的我,不断地给自己“加油助威”:重在参与,完赛就好。开跑之后,前十公里倒没有太大的难度,不过,后十公里的提示牌,一个比一个远。还不止于此,后五公里的我可谓是“内忧外患”:双腿沉重,双臂酸痛;终点依稀可见,却遥遥无期。最后,两小时十八分,我艰难完成了首马。“重在参与,完赛就好”,我心里一边默念,一边苦笑。若马拉松带给我的仅是“八字真言”,这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啊?
再战:锦州世博园半程马拉松
锦州世博园半程马拉松,是锦州市首次赛事。来锦州读研究生已经一年半,很欣喜能在“家门口”有这么一场马拉松,自然也不会错过。
“万丈高楼平地起”。吸取了去年参加“红马”的经验教训,我为这次“跑马”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虽说没有做出详细的计划,但还是刻意地提高了每个星期的跑量,以及进行了其它必要的训练准备,包括跑步时的节奏、配速等都做了练习。不过,直到参加这次半马之前,我一直抱持的心态是“重在参与”,为我的人生旅途增添些经历与色彩,除此之外,也倒无其他。
四月三十日,锦州世博园半程马拉松开跑。当我站在半马起点的时候,突然有种想法冒了出来:为何不挑战下自己,看看自己的水平能到哪里呢?发令枪响,我穿过层层人群,稳定住节奏,心里那个想法仍旧在脑海中回荡。五公里,十公里,我开始思考,参加马拉松的意义并不只是要“重在参与”,更是一个超越和挑战自己的机会啊!十五公里,我能感觉得到自己跑出了“兴奋点”,于是便开始提速,超越了一个又一个的身影。我终于明白,那时的我为何在跑完之后会有些失落。若仅仅为了跑而跑,那马拉松带给我的,也就只是一次长距离的奔跑,以及跑完之后浑身酸痛的苦恼。二十一公里之后的终点线,我看到计时器上的成绩,一小时五十七分。那是我半马最好成绩。
“跑马”带给我的不仅是参与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我能够站在起跑线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我手里拿着完赛奖牌,心里这样想着。
三战:北京鸟巢半程马拉松
2018年北京鸟巢半程马拉松的中签率在30%左右,我很幸运的被抽中。
与锦州半马仅隔一周的时间,我自以为可以调整得过来。并且,在天气不怎么理想的锦州半马,我跑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因此,对“鸟马”也有了相当的信心,调整好状态和身体,或许能把半马最佳成绩再提高些。
北京鸟巢半程马拉松是在五月六日。那天起了个大早,住的地方离着奥林匹克公园要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在地铁上碰见了许多参加这次马拉松的跑者。大型赛事所创造出的氛围让我精神兴奋,信心满满。到了鸟巢,时间还是有些紧张,匆匆得做了些预热和拉伸,便进了起跑区。
发令枪打响之后,我才意识到,一万多人同时起跑,加之赛事路线的曲折,几乎很难在前期提起速度来。更严重的问题是,在三公里左右开始,膝盖就开始隐隐作痛。是上次跑完没休息好还是跑前预热出了状况?纠结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意义,我仍旧没有放弃最开始跑出最好成绩的想法。然而,身体似乎并不认同我的主张,膝盖开始越来越痛。过了十公里之后,我开始不间断得寻求路旁志愿者的帮助,在膝盖痛点喷些止痛喷雾。我一度想要放弃,什么个人最佳,见鬼去吧!然而,当我停下脚步的时候,身旁跑过的一位长者说道,“小伙子,别停下!”我抬头看着他的背影,突然又有了动力。这还只不过是二十多公里的距离,尚且能够忍耐的痛就停下了脚步吗?想来,人生是有多漫长,“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想要拿下人生中的一块块奖牌,哪有那么多轻松可言!
过了十五公里之后,每一步的长度似乎都只有半步长的距离。我不断得提醒自己,“半途而废”可是件没面子的事情啊,再坚持一小会就到终点了!就随着这一小会、一小会得过去,我迈着几近打不了弯的右腿,跑进了鸟巢。
没有跑出最佳,却赢了场不小的胜利。当然,我也明白,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实在难以支撑的话,放弃也不见得是失败,。
“跑马”就如同用身体去翻阅经典的大部头巨著,每次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触,关乎于自己,关乎于人生。而每一次又都比上一次要深得多、透得多,在这一次又一次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