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花相信大家在各种鸡汤文字里,都会看到这样一段对话 ↓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个人是谁呢?
萃花首先为大家揭秘,寒山、拾得就是民间象征婚姻美满的“和合二仙”!是不是感觉画风突变不知所以?萃花刚知道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还以为看了假的学术资料。
看来只要感情深,和尚也是可以当爱神的。
一辈子的好基友,那可不是一般的铁
上面这幅画《寒山拾得图》(李公麟风格)正是开头所讲寒山、拾得——唐代天台山国清寺的禅僧最早出现在画上时的样子。
寒山,又名寒山子,因为栖住在寒岩中,温饱都成问题,时不时就要去国清寺洗碗换食物。而拾得,则据说年幼时被国清寺的丰干禅师从路边拾回去而得名,从此住在国清寺里,后来担任斋堂的行堂工作,遇见了来打工洗碗换食物的寒山,两人一来二去地,就结交起来深厚的友情。
寒山行事荒诞,被寺僧棍逐也毫不在意地拍手笑着离开,但是怪异言行中似乎蕴含着精深的佛理,只有拾得能深入理解寒山要表达什么,正是由于他二人的深厚感情和修行,后世还相传他们俩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转世。
我们再说回李公麟风格的画作上,宋代的这幅《寒山拾得图》,作者已不可考,但是是目前已知发现的最早的寒山拾得题材的绘画作品。
画中持杖前立的正是寒山,拾得躲在他身后斜视寒山,笑的意味深长。白描线条清晰流畅,描绘出人物的神态和衣服褶皱的风格,都很“李公麟”,但是并没有证据证明此画是李公麟所作,所以此画称“李公麟风格”。
画上的两人面相憨厚,满脸都写着好笑,据说看到这幅画的人没有不笑的,可能这就是画家作此画的目的吧……
萃花想问问这位不知名作者,你为什么要把寒山拾得两位禅僧画的这么喜感?
你考虑过寒山拾得本人的感受了吗?
你考虑到观者看画的感受了吗?
你考虑了后代画寒山拾得题材的画家的感受了吗?
你没有,你只考虑了你自己。
画这么惊悚,说好的喜庆和谐呢?
寒山、拾得作为禅僧,精通佛理,各种靠谱不靠谱的基情小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民间婚礼堂上挂上了寒山拾得的画像,给他们一个“和合二仙”的封号,寓意婚姻和谐,夫妻会像寒山拾得二人一样相互理解,相互扶持。
民间口碑如此好,因而历朝历代都有画家以他二人为题材作画。喜感十足的李公麟风格的《寒山拾得图》珠玉在前,后人绘画寒山拾得题材的时候,难免会受到限制……画出来的寒山拾得也大多都是诙谐有趣的面相,比如元代颜辉的这幅↓
初见此画的时候是晚上,萃花差点吓哭了……说好的诙谐有趣呢??? 不过大着胆子仔细观察一下的话,颜辉的这幅《寒山拾得图》在描绘人物上,比上面那幅李公麟风格的细致多了。
毕竟能把牙齿画的这么仔细白亮的,真的不多了……也不知道他们因为什么事笑的这么开心。左右两幅画得太像双胞胎了,萃花借助资料才得知左边的是拾得,右边的是寒山。
画家颜辉可能从小就是中二病,画画尤其擅长佛道和鬼神绘画,画风基本可参考上图。大家可以发现,颜辉笔下的人物,很有动感,神情极富特色,有时一本正经有时幽默诙谐。
他采用白描与水墨相结合的画法,使线条勾描与晕染浑然一体,通过此种画法来显示人物的体积感——毕竟那时候还不时兴透视法,不能要求太多。
不过由于颜辉画作呈现出南宋湿笔水墨的气韵,他并不受当时元代鉴赏家的追捧。他的作品后来大多流入了日本,对15世纪的日本水墨画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出口到日本,竟成国宝级画作
似乎有小伙伴表示,有没有画得小清新一点的……
其实寒山拾得题材的画作也不都是走搞笑惊悚风的,比如下面这幅元代因陀罗的《寒山拾得图》,是该题材中最负盛名的一幅,应该是很符合你们的要求了。
放大画中人物形象,了解一下。
此画描述了寒山与拾得在一古树下席地而坐,背靠石丘,相对聊天,逍遥自在好不惬意。线条简练,笔墨浓淡相宜,谈笑自若的禅僧形象跃然于纸上,狂放不羁的超凡气度、看似蓬头邋遢实则大智若愚的形象还有那招牌笑容,让人不记住都难。
为了画出这个交谈充满禅意的画面,画家用吹墨法画头发,让头发有蓬松感;以阔笔焦墨画襟带,让襟带有随风飘动的飘逸感;以渴笔画树石,使其有古朴苍劲之感。
画上的题字是楚石梵琦(禅师)的点赞评论 ↓
中国古代的禅意画流传到日本大受欢迎,颜辉的和因陀罗的《寒山拾得图》,在日本都是国宝级的画作。只是他们可能没想到,寒山拾得这两个和尚在中国会是“和合二仙”吧。
唐宋之后历朝历代都有许多寒山与拾得为题材的绘画佳作,挨个讲下来估计就天亮啦,萃花在此放几张图片仅供大家欣赏~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