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心理咨询的,是不是都有病啊?
心理咨询,不是治病。
如果说,罹患严重抑郁症、严重焦虑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疾病”需要配合医院治疗同时辅助心理咨询的话,那么剩下的大多数正在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其实只是在做一件“关怀心灵、探索自我、修通内心”的事情。
来访者因为内心的矛盾冲突、困惑痛苦、选择无能或长期卡在某一个状态上纠结停顿,找到心理咨询师,而心理咨询师,则提供没有评判的聆听、高度的共情关注、接纳理解的感觉、咨询师角度的观察、协助来访者去看见和分析自己,让来访者透过这种咨询关系,在另一个人的协助下,看到自己原来看不见的自己。
2.我想啥,你是不是都能知道啊?
心理咨询师不是神,没办法猜透来访者的心思。所以心理咨询师不会算命预测未来,也不能修改和操控记忆。
不论是哪一个心理学理论和流派,都是基于大量的实验观察和案例跟踪、统计、分析之后得出的,都来源科学研究。
咨询的过程也是一样,咨询师不是凭空想象出某些判断,而是通过谈话,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和收集数据,整理素材,然后才得出推论,并且和来访者去核实讨论。
比如,来访者的预约方式,是否准时,选择哪个座位,怎样开场,衣着打扮,坐姿,手势,说话的语音语调语速,表情,以及讲述的内容,停顿的时间等等,这些都是来访者传递的信息素材。
3.心理咨询是不是就是聊天?
心理咨询和聊天是有明确的界分的,聊天是没有任何要求的谈话,而心理咨询则是咨询师和患者一起讨论治疗计划,具有明确目标的谈话,由于目标是治疗来访的心理问题,因此这一谈话过程并不是双方无拘无束的谈天说地,咨询师将会触及并深入分析来访者的各种情绪感觉,以及它们的前因和后果。
心理咨询谈话的意义在于帮助来访者的自我探索,增进他们对自己情绪、信念和行为的了解,增进对自己言行动机和后果的领悟。理想的效果是:每经历一次心理谈话,来访者对自己的自我认识就更加深一层。
4.我听说心理咨询师本身都是病人,是这样吗?
在咨询师个人成长中,除了参加培训和督导以外,还有重要的一项是个人体验,那个人体验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咨询师自己也需要作为来访者,去找自己的咨询师做咨询。为什么咨询师也要做咨询呢?难道咨询师自己都有病,才能成为咨询师?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心理困惑本身是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所以咨询师自己去体验咨询,是一个体验关系的过程。光靠理论书本的学习,没有人际互动,没有办法产生关系的体验。
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体验,不仅仅能帮助咨询师从一个来访者的角度,来体会在心理咨询中的感受,同时也是心理咨询师处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创伤、自恋、内心冲突的机会,避免因为咨询师自己的经历,造成对来访者的误判和误导,影响了来访者的利益。
所以,咨询师的个人体验,是加深心理咨询师的自我觉察,帮助咨询师自己人格成熟的过程。
5.心理咨询能解决所有问题。
心理咨询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咨询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所以咨询目标是属于心理学范畴。对于不属于心理问题的求助,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
那心理咨询的范围包括哪些呢?心理咨询主要涉及心理障碍、心理适应、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比如某位来访者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其做出选择,到底离不离婚,这是具体问题,不属于心理学范畴,所以不能成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但是这位来访者想解决因婚姻问题出现的情绪调节问题,这更适合心理咨询。
6. 心理咨询一次就能解决问题
作为咨询师有义务向来访者说明心理咨询的相关设置,尤其要说明,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有些问题不是一次两次的交谈就能解决的,有时会迂回曲折甚至反复,也有些问题甚至是难以完美地解决的。对此,来访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7. 我适合什么样风格的咨询师?
对于没有人引荐的心理咨询师会有很陌生感,尤其是异性,不太敢去面对。
在咨询前,来访者有权确认咨询师的执业资格,了解咨询师的专长方面,比如特别擅长某一类人群、某一类问题、某一种理论或方法,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匹配性好,则更容易取得咨询效果。
同时,咨询师也会秉承咨询伦理要求,根据自己的胜任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来访者,对于自己不擅长或不属于心理咨询的对象,会进行转介。
8. 你是心理咨询师,你直接分析一下我孩子(我老公)是什么问题。
希望心理咨询师“隔空诊断”孩子、老公、父母,甚至是朋友或领导的,是因为在公众的头脑中,对于心理咨询的印象神秘化,认为心理专家拥有“读心术”,可以洞察和解释一切人性,并且想通过是分析别人、给别人(包括自己)打标签的工具,还能用来吵架、实现降维打击。
以上问题来自我和我的同学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文字回答来源于网络。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了解不多,甚至还存在一些误解,希望这篇文章也解答了你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