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野跑,曾经是中国民间体育赛事发展最快的一个项目。
从2014年到2019年,各地越野跑赛事品牌百花齐放,其中已经第十年的浙江宁海越野挑战赛最近已经成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这类赛事的运营方中有两类比较突出:
一类是一批个人非常热爱越野跑、户外、或者跑步项目的爱好者自主投资,他们往往自己或者团队中有人极为深度参与运动,热爱着能把这样的体验给到更多人;这类赛事品牌往往有独特的创始人个性特点,更注重选手体验;往往作为人生长期事业,希望培育长期赛事品牌;这批对赛事安全都很谨慎;这一类运营方一直不仅创始人自己学习,还都很注重培养团队。
还有一类是从本地广告、活动、传媒、会展等公司转型,往往团队并不参与这项运动,对运动了解不深入,* 但是由于各地政府有城市、景区推广需求,公司本身有政府关系,主要以获取政府采购资金来形成盈利模式, 而政府采购往往都以一年为单位,因此公司模式一般以短期获取政府业务为主。
2.
要说越野跑的运动项目特点,是比较能抗疫情风险的
人群距离完全可以控制
在本省内招募选手也可以规避跨省流动风险。
因此2020年开始到2021年5月前,还是有相当一批越野跑赛事继续举办。
3.
而一年前,2021年5月22日白银越野赛的惨痛事件,举世震惊,更让中国越野跑行业陷入巨大的悲伤。
此后,国家体育总局于2021年5月28日发布了《关于暂停相关体育活动的通知》,将自2014年以来快速增长的山地越野、超长距离跑赛事与翼装飞行并列为新兴高危体育赛事活动。
这一政策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规模不同、距离不同、海拔不同、赛道条件不同的越野跑赛事方获得地方政府审批的通路掐死。当时提出“体育总局将对体育赛事活动进行全面梳理”。一年过去了,“高危”的帽子并没有摘掉,曾经兴盛的越野跑赛事已经跌入冰点。
4.
然而山地越野真的高危吗?
橙光线在大连举办越野跑赛事的同学告诉我,他们的越野跑赛事在公园景区,公园安全设施完备,上下爬升不到200米,也被禁止了。
各地本来有些少儿越野活动,从几百米到5公里,备受家庭喜爱,因为沾了越野,也被停办了。但凡是理解体育运动项目管理的人,就应当知道,跑100米和跑100公里,跑成熟景区和跑无人区,危险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说山地越野高危,就好像火灾发生了,说“火”是高危的就结束了。做饭的火高危吗?营地篝火高危吗?说“火”是高危的就结束了,不考虑使用火的场景、方式,就宣布大家不要再用火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式难道不是更高危吗?
5.
在5.22白银越野赛事件中,还有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去反思,才能避免未来的火灾。
第一, 真的找到事故的根源了吗?
国际越野跑协会ITRA在官网上有中文的《组织越野跑比赛中的医疗安全与急救计划指南》,其中明确提出了两点:
赛场通讯要保持最大的连续性,
急救站分布应至少使急救人员能在30分钟内到达赛道上的任何位置。
从这两点来看,
- 白银越野赛的赛道图从2019年开始在赛道设计中就明显不符合要求,从后期新闻报道可以看到救援队两个多小时才能到事发地点,且通讯无法覆盖。
白银越野赛赛道图(从左至右2021,2020,2019)
那是为什么这个赛事能在2019年获得中国田径协会A类认证的呢?
A类认证当年极少有越野跑赛事能拿到,赛道设计都有明显安全风险,究竟这个审核是如何通过的? 审核流程中的问题又是否已逐一排查呢?
第二,事故再次发生的预防做到了吗?
中国田径协会在ITRA已有详细的安全指南的情况下, 在2021年4月首次推出的《中国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 》中为什么也没有提及极为关键的通信覆盖要求、急救站的分布要求呢?
第三, 扔洗澡水连孩子一起倒掉的决策还要继续吗?
作为体育运动的行业主管单位,不考虑运动项目的细分特点,直接把山地越野、超长距离跑赛事与真正极其高危的翼装飞行并列为高危体育赛事活动,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点我和国外的同行聊,大家都是瞠目结舌。
这种对运动项目缺乏深入理解、直接冰水投向整个行业的措施,推出时的决策程序合理吗?
第四,倒掉孩子没人找的状态还要持续吗?
在国家急需促进内循环、继续促进就业的情况下,对于越野跑这样疫情风险低、可以本地操作、且已经有大量社会力量投资、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运动项目,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打上“高危”的标签后,没有任何后续的正名措施,没有明确公开的规范,把本来成功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的一批越野跑赛事一起已经搞到奄奄一息,损失惨重,至今没有任何政策制定机构出来承担责任,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五,当年的产业规划里没有埋下风险的种子吗?
在2018年颁布的《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中提出要推动如”乡村马拉松、草原马拉松、森林马拉松、山地马拉松、沙滩马拉松、红色主题马拉松等,推动马拉松运动产业的区域化发展“。
但是,乡村、草原、森林、山地在中国往往意味着相对偏远和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在这样的地点举办赛事,在赛事安全与风险管理上的专业要求更高,而赛事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的培养需要时间。
盲目列出这样的发展目标,从赛事管理的角度来说就意味着无处不在的风险。
那么,国家级运动协会在出台此类国家级产业规划的时候,是否对该运动项目赛事管理的特点有准确认知,是否了解其中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水平、大干快上所隐含的风险?
6.
更重要的是,
对白银越野赛这样一场震动行业的事故,迄今为止所有公开的处理方式, 是否识别清楚了根源的问题?
疫情固然挑战,但更挑战的是在用错误的方式解决错误的问题,无视根本问题,积弊难除。对于市场中的赛事公司和投资者来说,它所展现的不是越野跑运动项目的风险,而是行业主管单位的治理能力,造成了赛事行业经营风险剧烈而不可测,对行业的投资信心受到严重影响。
这里也想提示所有以小微民营企业在体育赛事领域想创建自有、长期品牌、而不是以政府采购费用盈利的朋友:
注意不要和行业中的国企、上市企业的运营方式对标
注意不要按照政府采购盈利模式来策划赛事
一定要看好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的服务能力
没有服务意识、不合理收费、与行业社会资本持续争利的协会要远远避开
在赛事策划初始就需要避开、不参与这类协会的审批过程。
因为你选择的运动项目的赛事审批成本可控, 是保障赛事品牌能长期发展,保障投资回报的第一关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