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要教给大家一个健康生活必备技能——学会看食物包装上的营养标签。
1.营养标签
在我国,从2013年1月1日施行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四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
1)什么是4+1?
“4”-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
“1”-热量,也就是卡路里,有的会用千焦做单位来衡量
2)营养素参考值
“NRV%”-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占相应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健身,无论是减脂还是塑形,都喜欢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碳水化合物在减脂期要适量控制,而在增肌期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需要适量增加。
那么,营养成分表到底应该怎么看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下图是一个食物的营养表,标写着每100g该产品,能够提供1951KJ热量、17.4g的蛋白质、20.9g脂肪、52g碳水化合物、369mg钠以及一些其他微量元素。然后参照营养素参考值,就可以估算出你每项营养素的摄入量咯。
比如蛋白质的NRV%是29%,也就是所你每天需要的蛋白质应该是17.4/0.29=60g。一般人群参考这个值就可以了。如果你的运动量比较大,或者身体情况特殊,当然就当别论了。
3)看清营养标签的能量单位
1Kcal=4.2KJ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食物的营养标签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很多商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好卖,可能就会做点想要蒙骗大家的小花招啦。
首先,不同商品的热量单位并不一定就相同,一般的食物能量是用KJ为单位的,但也有用Kcal作单位的,有些商家为了让食品热量比较低,会以大卡为单位,可是事实上,每大卡的热量相当于是4.2千焦左右呢!
比如上面这张图片,热量标识的是500kcal,看上去不高吧,可是换算千焦为单位,就是将近2000kJ,这可就差不多是一斤白米饭的热量了。
而一般人每天的基础代谢所需能量也就1200-1800kcal左右。
另外还有一点,现在很多高热量零食,比如薯片、饼干等,为了让食物热量和脂肪含量看上去比较低,并不是以每百克为单位,而是以每小份做单位的,所以虽然标识的热量变低了,只要稍微换算成同样的份量,就会发现热量还是远远超标!
上面这张图里的能量是1275KJ,看上去并不是很高吧,但这只是一份60克的热量,换算成常见的百克单位,就是每100克2125KJ,足足比原来高了66.7%,粗心的童鞋可能一吃就容易吃多了……
2.配料表
除了营养价值表,配料表也是相当有价值的食品信息,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比营养表更加重要!
国家有法律规定,食品的配料表必须要如实记录食品里的真实成分,无论是天然食物还是各种食品添加剂,所以,如果你不想吃有太多添加剂的食品,看一眼标签就一目了然啦~
另外,每个食物标签上列出的各种成分,是必须要按照比例成分从高到低排列的,也就是说,含量越高的成分排的越靠前,所以你可以通过配料表,来看看你吃进肚子里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提一句,水是唯一一个可以不按照降序排列的成分)
比如上面这张图里的配料表,那一堆根本看不明白的化学名称,就是食品添加剂啦。图中的食品主要成分是马铃薯,所以排在第一位,油则是用得第二多的配料,排名第二……(这货一看就是能量炸弹)
(反式脂肪: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又名反式脂肪,被誉为“餐桌上的定时炸弹”,主要来源是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部分氢化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优点,在蛋糕、饼干、速冻比萨饼、薯条、爆米花等食品中使用比较普遍。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还有大家要注意配料表和营养标签里的反式脂肪,这个餐桌上的定时炸弹在配料表要求必须如实标明。不过商家一般不会直接标明反式脂肪,比较好辨别的方式是看配料表里面有没有“氢化”这样的字,一般部分氢化大豆油、部分氢化棕榈油、植脂末、精炼植物油、起酥油、酥油这类,就都是反式脂肪的各种变形了……
现在还有很多食品,会添加上一些食物标签,比如无糖、低糖、脱脂等等
无糖:100g固体或100ml液体食品中,含糖量不高于0.5g.
低糖:100g固体或100ml液体食品中,含糖量不高于5g.
脱脂:脱脂的乳品脂肪含量一般是在1%以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商品为了改善口感,无糖和低糖的脂肪含量会比较高,而脱脂食品则可能会添加大量糖分,需要结合营养表和配料表来一起判断哦~
至于还有一些食品包装上的认证标志,比如各种质量认证标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等,这些也算是食品的某些信息,不过对于减肥来说,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参考意义。
总结:以后去超市购买食物前,除了翻翻生产日期、保质期,还可以看看背面的营养标签及配料表,估算这个食物是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