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爱意味着责任和担当,爱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爱里未必没有谎言和恨。而成长,太漫长,终其一生也许都在追逐一段漂泊的得失,或者寻求一段安稳的意义。
林七月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学生时代的她认真学习,听家人的话,乖巧懂事,在她身上几乎可见我们每个平凡人的身影,是那个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标准结果。家人和老师都喜欢她,她应该有很多朋友。但她选择了安生,她的家人也喜欢安生,大概是因为自由放纵的安生犹如波澜平静里的一颗小石子,带给人刺激的快感,也如同暗淡日子里的灿烂阳光,令人觉得温暖又美好吧。七月很乖,但总会是太安静了,她和她的家人或许都需要安生这样的孩子带来的生活的乐趣。
李安生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的一个愿望,像一只自由的鸟,一阵随意的风,一段悠扬的旋律。她随心所欲,军训时偷偷藏了一只松鼠,罚站时跑去打响警报铃,爆炸头,不爱学习,泡吧,笑起来大声又洒脱。在想要长大却又被规则束缚的时代,我们太渴望变成安生了,七月如是。可我们又没有勇气毅然割舍众人的期待与喜爱,而去成为一个只被自己喜欢着的人。安生也知道这些,所以,她明白,七月需要她这个朋友,如同孤独自由太久而渴望安定温暖的七月这样的朋友一样。友情不是无私的,至少一开始,是各取所需的,人性使然。
影片开头,七月的小说里些,七月与安生的友情,是一次被选择的结果。窦靖童迷幻的歌声想起,I told a lie,she made a truth.It's not a crime,it's just what we do.奠定了影片清冷现实又残酷的基调。七月选择与安生在一起,她渴望自由,要舍弃一部分的安定;安生选择陪伴七月,她靠近太阳,温暖了很多,但她的寒冰势必会消融,她的自由有了羁绊。那时她们还没有长大,日日夜夜都期待着长大,未来是什么样子呢,很遥远但似乎很美好吧。
小城是七月与安生共同生活的地方,从13岁到15岁那三年,她们形影不离,双生姐妹花是从那时候开始缠绕着生长的,同睡一张床,骑摩托车穿越小巷子的每天街道,潮湿温热的风穿过她们的皮肤,随记忆一同渗入血管里。七月与安生亲密无间,她们迫不及待地向对方分享一切,少女的友情是这样的,渴望一个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仿佛有人分享了,一切事物便有了血肉可以传承延续了似的。她们听喜欢的歌,穿一样的衣服,一起上学下学,在一起久了,经期时间都会变得一样,内心的价值观和外在的审美都会惊人相似。女孩子之间的友情就是这样神奇,男生不会懂得的。
可是,唯有男友是不能和好友一起分享的。七月一开始不知道,等她知道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很多东西就是这样,一定要经历曲折的过程,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得到结果。我们称之为成长的代价,现实又残酷。
七月第一次和安生谈起苏家明时,安生的表情有些失落,女孩对友情认真起来,也执迷得令人紧张。安生害怕另一个人会跟自己来分食七月的爱,也许她心里最清楚,执意不谈恋爱的七月,甘愿爱上一个麻烦的男生时,这力量有多可怕。安生沉默着,良久,开口反反复复地问七月是不是认真的,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不知道安生的心中,会不会在那时已经无意滋生了小恶魔,为了报复抢走七月的苏家明,也为了不再仅仅只爱自己的七月。所以她介入了七月与家明的爱情里,是主动也是被动的。
感情说来是毫无道理的,明明对七月很喜欢的家明,怎么会在第一次见到安生时,眼里就生长出了星星的光亮呢?他既然喜欢的是七月这种温柔乖巧无声无息的植物一般的女孩儿,那为什么又会沉溺于安生这朵散发着妖冶诡谲气息的罂粟花之中呢?谁也说不明白,家明自己也不清楚。所以自始至终,他对安生的爱是隐忍而克制的,想宣泄,可他没有勇气,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自己是否爱安生比七月多,自己是否能掌控这样的女子。心是控制不住的,但行为可以。他的懦弱,缓和了矛盾,但之后种种,确实是因他而起。
七月、安生还有家明之间的关系,在影片中,展现得立体深刻而全面。并不是国产青春电影中闺蜜抢男人然后撕逼的烂俗戏码。
安生也喜欢家明,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第一次在酒吧里见到这个干净清爽,长相好看的大男孩,还是在山顶的寺庙里看他的玉观音时,四目相对的瞬间,抑或是从知道七月喜欢这个男孩子起,她就喜欢上了他。不是要争执,而且七月与安生这两个太要好的朋友品味是一样的,就连爱情的选择上,也无处可逃。
我说过的,大多数女生都能成为七月。七月明明知道自己的男朋友对闺蜜有意,在庙外看到一切却并没有拆穿。一方面,她是想同安生较量,看家明最终会选择谁,也要证明自己比直来直去的安生聪明得多。另一方面,她是理智的,也是软弱的,她害怕现有的关系破坏。爬山时,风那样好,最爱的两个人就在自己身边,她不想失去,如果装傻和隐忍能让一切维持现状,那没关系。比起劈头盖脸一顿谩骂,失去朋友和爱人,然后眼睁睁看着他们在一起,自己孑然一身,七月承受不起这样的结局。所以她选择当好人。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成为七月这样的好人,在一段稳定的关系中生根发芽岿然如山,谈不上对错,我们都倾向于选择利息,而不评判对错。
可我们要成为安生,太难了。安生是喜欢家明的,所以她接受了家明的玉观音,某种程度也算是给自己选择退出的补偿吧。她要放弃自己喜欢的人,也要离开这世上唯一爱自己的好朋友,太艰难了,却不得不这样做,如果不想失去的话。"七月,如果你想让我留下我就留下"安生在知道七月已经看到自己脖子上的玉观音时,对车窗外的七月这么喊道。她仍然希望就在她身边,希望得到她的原谅,也希望家明和自己之中,七月会选她。
但是没有。即使明明早就知道事实,七月还是不能释怀。安生走后,七月流不尽的眼泪是因为,她意识到了自己有多自私,却无可奈何。小时候,七月会专挑肉包子里的肉馅吃,不管别人是否也喜欢。而安生,会在餐桌上主动把肉馅让给七月,她说自己不喜欢吃。长大后,安生会把七月喜欢的家明让给她,假装自己不喜欢。而七月,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一切,没有留下安生,她选择成全自己。这时候,她开始意识到成长究竟有多残忍了。爱人,她是不能分享,也不能让的。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七月当然没有做错,人总是自私的,安生也是为了保全七月对自己的爱才离开的,不是么。选择不同罢了。
七月与安生分开的那里面,蒙太奇镜头粗略带过,如同MV一般的场景叙述,有些快。但是安生不在的日子里,七月与家明的生活太安稳了,学习生活乏善可陈,按部就班地沿着家人规划的轨迹走,不得偏差。而安生,每段恋情都快而短暂,迅疾得无从下笔去描写,她有过很多地方,混吃混喝,摸爬滚打,并没有过上很好的生活,她仍然是计划家明的,只是问候浅浅,礼节而克制地止于每封信的结尾,"问候家明"。在她觉得疲倦的时候,七月却心生不安了。她羡慕安生,渴望终有一天要成为安生那样的人。于是安生回来了,家明走了,七月的心也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
七月与安生第一次发生了正面冲突。许是既妒忌安生的自由,又心疼她流浪的委屈,再夹杂着针锋相对的言辞,撞到了家明这道枪口上,七月爆发了。憋了那么多年,她第一次说出口,安生对家明有情。安生羡慕又嫉妒七月生活在象牙塔下的安稳,她经不起任何大风大浪,她是失望的,她说穿了七月当初不愿留下自己的心事,一针见血。大家都在忍,都觉得自己委屈。两人在酒吧不欢而散,安生又走了,她不知道是七月变了,还是自己变了,小城和她们都回不去小时候的模样,她没理由再留下。
家明去了北京,城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和安生还是不可避免地重逢了。安生不再流浪了,但也不甘安定,找了一个有妇之夫,打算随他走。家明与七月的婚礼,她也不打算参加的。三个人的关系有些尴尬,很多事就是这样,即使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但是只要不开口,表面的风平浪静就能如毒品般麻痹内心。可以下一秒,安生的梦就破了。打算结婚的男人死于车祸,安生一无所有,她被接到家明家照看,日日酗酒。随之破灭的,是七月的梦。
七月一直无条件信任家明,但这次,她是不安的,以至于亲自来到北京。她想要安抚自己的疑虑,掩耳盗铃,却对家明迟迟不愿结婚的想法不闻不问。当她见到安生与家明一同出现在家门口时,仿佛回到很多年前,她在庙外见到四目相对的安生与家明。蛰伏了很多年的噩梦,终究还是要来了。
七月与安生发生了第二次正面冲突,七月责备安生的薄情寡义和欺瞒,安生责备七月的暴戾与偏激,可吵着吵着,两个人终究是开不了口了。为什么那么多年的友情要毁在一个男生身上,她们想不通,也不情愿。可现实如同凶猛的海啸冲击着她们,她们还是逃不开。
这次是七月先离开了,她回到小县城,一如既往,选择原谅家明,充耳不闻,等待家明回去和她结婚。安生也离开了,离开家明,再选无数次,她还是会在两个人之间选择七月的。但七月的答案,和很多年前一样。
家明会回去的,于他,于任何人都清楚,七月更适合他,他需要一个贤惠懂事成熟的妻子陪伴此生。当他拿着出租屋的钥匙和储蓄卡到七月面前求婚时,毫不意外,只是觉得,家明的台词,撩妹指数一百分。
“租了一间房,不大,够两个人住,我怕钥匙丢了,你帮我保管吧。这是我这两年的积蓄,你看够不够。”
"那我先收下了,不够再补。"
以为到这里该结局了,是众望所归的,两个人经历冲冲磨难,男主角终于意识到自己内心所爱,回头是岸了。这是国产青春剧的套路,浅显又庸俗。还好没有。这不是一部单纯的青春爱情片,一开始就说过了。我们还不知道安生怎么样了。于是故事还在继续。
家明在结婚前一天逃走了,七月似乎料想到了这一切,不哭不闹异常平静。她终于自由了,虽然孤独,但有了重生的勇气。从这一刻开始,她要过安生的人生了,流浪不止,漂泊却不孤独,潇洒自由,随心所欲。生活里的得失在这一刻再清楚不过。安稳的生活如同陆地般离她远去,她跋山涉水,出发了。她明白,是可能会快乐但很辛苦的生活,是她很多年前就渴望拥有的生活。
七月在外面漂泊累了,中途想要停歇的时候,她想到了去找安生。一去多年前,流浪累了的安生回到小县城找自己一般。七月站在教室外等安生,短头发,长风衣,笑容很温柔,却较之从前有了一股坚毅和柔韧。她明白,她的七月,不再是一株经不起风吹日晒的柔嫩植物了,她或许长成了一颗大树,或是仙人掌,不用倚赖自己的保护了,很是欣慰,又有些失落。但重逢的喜悦总是欣喜的。尘归尘,土归土,过往恩怨随了风,她们还是躺着一张床上什么都聊的好朋友。
安生并没有和家明在一起,她选了一个平凡的男子共度此生,呆头呆脑的老赵,不帅,但看得出很疼安生。七月很诧异,安生有一日会心甘情愿回归生活,留一头温柔的黑发,西装线条柔软,愿意结婚,她波澜壮阔的山川河海囿于昼夜厨房与爱。她是真的累了,从认识七月开始,从享受七月和她的家人给予自己平静的温暖开始,走到今天,应该走了太久太久了。七月是喜悦的,有人爱她保护她,她不用再漂泊了,可七月也是遗憾的,安生豪情壮志的自由之心归于平寂,那么她还会是自己艳羡的安生么。
故事到这里该结尾了,说故事的人口干舌燥有些疲倦了,而故事里的人风尘仆仆遍体鳞伤,跨越万水千山,只为了走到少时梦想的地方看一看吧。如果我们喜欢理想的童话,就把这里当作结尾吧,各自安生。
可还有家明,我们不知道他怎么样了。于是另一条线把他牵出来了。
影片一开始采用倒叙的手法,安生向编辑否认自己就是七月所写的小说中的主角,安生读着过去的故事,却在生活里遇见了从过去走到现在的人,家明。两个人在地铁上重逢,告别时说过的"再见"一语成谶真的再见了。礼貌性地问候,然后分别了。安生拾起家明遗落的名片,随旧时信笺以及玉观音放在一起,是个不轻的伏笔。
最后,小女孩李瞳瞳趁安生睡着,偷出名片,联系到了家明。鬼灵精怪的小女生,思想很独立,用自己的零花钱请家明喝咖啡,与初中时偷耳环送给七月妈妈的安生截然不同。
小女孩说,安生是她的妈妈,小说中的家明就是她的爸爸,还说,小说是安生写的,七月是她的笔名。还没完全弄清状况时,又是重重一击,于观众,于家明,也于匆忙赶来发现事情暴露了的安生。
家明知道了这个故事的发展,作为唯一的男主角,他确实有权知道故事的结局。七月去远行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想念安生,于是回来找她了。生下孩子,七月离开了,如同她之前同安生的约定一般,
“我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你一样”
"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你想去多久就去多久"
七月离开了,留下的孩子由安生抚养,李瞳瞳,是七月和家明的孩子。
家明也许是责备七月的不负责,也许是责备自己的不负责,他没说更多,确定了自己还能再来女儿,他便走了。安生比家明更了解七月,她也更有资格照看七月的孩子,他是清楚的。
这是影片的第一个结局,家明所想要知道的结局。
而影片的第二个结局,才是真实的。七月死于生产大出血,在安生曾向往离开人世的二十七岁,代替她离开了。她想要过安生的生活,连带安生的愿望。二十七岁,她是绚烂的。安生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读者。
影片的第三个结局,是安生和七月都渴望的。七月没有带走安生,也没有为安生留下,她离开了,天南地北四海为家,在海上漂泊不知归途,去滑雪,参加篝火晚会,在游轮上赚小费,她重复并继续着那些年安生经历的人生,把生活过成了小说。安生以七月的身份记录下她们永垂不朽的生命,在小说的终结篇里,她也让七月永远活在了她爱着的旅途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以七月的外表和安生的内心。
影片最后,七月渐渐走向灯塔,那是乌斯怀亚,世界尽头。某种意义上也是预示着七月的生命走向某个不知名的终点,在那里得以永恒。
如愿过上安稳生活的安生,踩着漂泊流浪的七月的影子,日夜等待着她有朝一日觉得疲倦了会再回来,她们从来不曾分离。安生在日子里温柔妥帖,七月,也将永远留在热烈茂盛的少年时代里,以爱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