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嘴上喊着“要好好读书啊要好好读书啊”,可是,听到孩子们的心里,就变成了——我以前没读书,现在轮到你来替我读书了。这是很多同学的心声,讲到为什么读书,孩子们总是说为了父母。
有时候,父母亲的说教,反而成为孩子们读书的阻力。因为孩子们看不到读书的前途,他们看到更多的是,谁谁谁不读书,但是成了著名的企业家,谁谁谁只有小学的水平,但不影响她拿世界冠军……孩子们对读书前途的定义,好像就是为了跟“钱”途相关。这不免有点过于狭隘。
所以,这本书,可以给家长看看,也可以给学生自己看看。不要把读书的目的狭隘化,也不要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季羡林先生的这本书——《要把读书当回事》,分享给大家,给大家答疑解惑。
在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读书能让我跨越时空,与往圣先贤对话;读书能让我跋涉欧亚,面对各种困苦艰难……总而言之,要把读书当回事。读书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或许,你现在读得很累,却好像没有成果,但久而久之,你读过的书就会成为你的身体里的骨血,流淌在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之中,让你神采奕奕,这可能就是我们讲到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这也才可能在你的谈吐之中,上通先贤,下励自己。
在佐证“读书有用时”,季老说了一句话:“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所以,作为后一代的我们,必须读书,只有读到先圣们这些记录着人类宝贵智慧的书籍,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任的智慧。不读书,脑子空空,先不说继承先圣智慧,就连基本在现代社会行走的本领都不会太大。
反观现代的“读书无用论”,这里的读书,范围就缩小了,更多讲的是学历。读书在应试教育时代确实与学历挂钩,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这与能力也有极大的关系。社会上确实不乏一些奇才,他们可能很有某种天赋,但在应试制度之中,总是要与文化相挂钩,所以很多人在这中制度中埋没。但事实是,这样的天才更多是“畸形人才”,我们不难发现,接受更多的文化熏陶的艺术家,才是德才兼备的艺术家,也更利于他们事业的发展。比如最近的失德艺人,时有爆出。这些艺人就是“畸形人才”的典范,但凡是接受一下完整的文化教育,就不会如此肆无忌惮口出狂言,在行为上不加检点越雷池而不顾。
读书时可以让人增加智慧的。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深以为然:人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似乎没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
人的能动性就决定了,人会让智慧更加智慧。所以,每个人,都该读点书,把读书真正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