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在平日里看来是非常平凡又有着顺序的事件,都被压缩在这电光火石般的瞬间爆发出来,而这短短的瞬间却能够决定大至整个人类,中至一个民族,小至个人存亡的命运”——斯蒂芬·茨威格
《人类群星闪耀时》,这个书名在我很久之前就有所耳闻,传记类作品向来不是我阅读时的第一选择,再加上“人类”这一宏大的定语,让我觉得这本书大概有些许的晦涩和枯燥,所以之前的我一直没有阅读它。但是当我某天在社交平台上偶然刷到了关于这本书的一篇读书笔记,让我突然间产生了一丝好奇和阅读的兴趣,于是我立马翻开了这本书。
一、 “历史上最好的传记学家”
茨威格于1881年11月28日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30岁前,他过着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欣赏着人类文明最繁荣的景象。30岁后,他见证了自己的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分裂、消亡。这两种生活经历的碰撞,造就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人类群星闪耀时》于茨威格59岁那年完成,这一部作品花了他28年的时间。从写作的时间来看,这部作品反映着他的追求,也是他的悲剧——争取欧洲精神的统一,因此这部传记里人物和事件的选取都体现着人文精神的内核。茨威格希望通过这些内容来重塑精神高塔,他也借此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精神传记”形式。
二、 真实与想象的碰撞
“有时我在沉思默想中不得不反躬自问:我的书中究竟有什么特点,能给我带来如此意想不到的成功?我最终认为,这是来自我个人的一种癖好,那就是在小说、传记文学、思想论争文章中,任何拖沓、空泛、朦胧、含混,任何画蛇添足都会使我十分不快。只有每一页都保持着高潮,能够让人一口气读到最后一页的书,才能引人入胜,给人以完美的享受。”
这是茨威格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与要求,也是我在阅读的时候对词句的最大感受。他擅长运用简明扼要,但又生动形象地语句塑造背景环境,让这些故事跳脱出时空的束缚,在我们面前重新上演。在巴尔沃找寻世界上最后一片未被探知海洋的途中,他们需要横穿巴拿马地峡,这里“巨大的树冠散发着潮气,如同苍穹笼罩在头上,树冠下方闷热至极,四处都是阴暗的,雾气沉沉地蔓延着”。
茨威格对于每个人物细节之处的描写也是一大亮点,在基于真实之上,略带一些想象的笔法来还原人物的言行举止,使文章充满画面感。格鲁希身为一个只会循规蹈矩、听人指令的人,却被拿破仑委以重任,要他独立指挥军队。这时的他从犹豫不决到不假思索,万分担心又稍感欣慰。茨威格对于格鲁希在接受任务时的内心活动和动作细节进行了想象性的补充,让格鲁希这一老实本分、踏实平庸的元帅形象跃然纸上。
三、 打破闪耀的界限
在我们平常的认知中,似乎习惯性地会认为,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散发光芒的是有着巨大成就的人。但是在这本“群星闪耀”的书中,并不是每一位角色都是那样伟大。正如《庄子·盗拓》中的那句话:“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滑铁卢之战中,格鲁希恪守成命,他的怯懦和过于严谨的作风摧毁了拿破仑20年来建立的全部。“极少有平庸者能够将机缘一把抓住,然后平步青云。因为上天只会在短短一瞬将重任交付给平庸的人。如果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就绝对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正如茨威格在开头所写,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是否敢于打破常规,抓住这一机会,成为主宰命运的关键。就在格鲁希犹豫的那一分钟,改变了欧洲的历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对于整个人类而言,第一意味着全部,而第二往往为人所遗忘。斯科特率领了一支探险队,怀着对第一个到达南极地的渴望踏上了征途。而在他们历经千险到达之后,却看到了“四周有扎过营的痕迹——凌乱的滑雪屐的划痕和狗脚印”。在失望的归途中,他们葬身在极地的风雪,只留下了一本日记,在日记中,斯科特写道:“不知我是否算是位伟大的发现者,但我们用我们所做的一切证明了,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依然存在于我们的民族中”。
鉴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作家背景,这本书更多的是倾向于西方精神文化的“闪耀”,因此我认为对于“人类群星”的概念并不那么全面,但是我依然从这之中感受到了“在不同的时代和领域里回顾那些宛若星辰般永远散射光芒、普照暂时黑暗历史夜晚的群星闪耀时刻”。
我想,这也是使茨威格花费二十余年年完成这本书的信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