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整体把握定位准,深度学习自生成。
部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共有4篇文章:21课古诗三首,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3课《梅兰芳蓄须》,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学习写书信。
首先我们来看《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三、四年级的阅读教学提出了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上第一单元: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
三上第八单元:学写一件简单的事。把事情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三下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下第七单元: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为第八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作准备。)
四上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上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上开始从方法上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上第八单元: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
通过以上回顾,同一个语文要素的学习是螺旋递进的,四上的学习有三上、三下的基础。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把握前后联系,循序渐进。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一种概括能力,也是一种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中年级正是训练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读完一篇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讲讲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往往不知从何谈起,抓不住重点,理不清线索,分不清主次,不能完整表达。那么学生这样的现状就值得引发我们教师从教法上进行思考到底该怎么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引导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呢?
一、如何理解“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什么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关注”是一个汉语词语,一指关心重视,二指用眼 睛去看某人、某事,三指用实际行动去或用心去对待某人、某事。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就是在阅读文章过程中重视那些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人或事。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一种概括能力,也是一种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是把握主要内容的一种前提性方法。一件事情当中,可能会有很多人物,这些人物中,有起主导作用的,有辅助作用的,作者主要要表现的、起主导作用的,就是主要人物、事件,当然是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但是不是泛泛的,而是应该“主要人物的重点行为表现、特点”,要对主要人物做事的主要行为表现和特点进行提取。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就是阅读的时候,认真地读一读,看看作者主要在写谁?他做了哪些很重要的事情?他做事的时候重要的表现和特点是怎样的?把这些内容概括下来,表达下来。这就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了主要内容。
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涉及到很多人物:周恩来、魏校长、同学、伯父、女人、洋人、中国巡警……情节上作者精心选择了三个特殊的场景: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的讨论中,立志振兴中华;周恩来在与伯父的对话中,耳闻“中华不振”;在租界的一场事故中,目睹“中华不振”。从周恩来修深课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到听伯父说“中华不振”的疑惑,到在租界中看到受欺压国人的敢怒不敢言,我们不难看出“周恩来”就是主要人物。现在,再来看看他的行为:
修身课上与其他同学“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不同,周恩来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振聋发聩,心存家国。
听到伯父说“中华不振”,十二岁的周恩来疑惑不解:“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小小的周恩来就有了国家主权意识。
直到在租界中看到的屈辱一幕,周恩来有了“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的想法,从而确立了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关注到了这些主要人物和事件,我们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另外,如果文章涉及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件,我们还要理清这几件事之间的关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三个场景用倒叙来安排,情节因果依存,后两件事是第一件事的原因,结构清晰。教学时在引导着学生找出人物和三件主要事件后,再让学生根据其因果关系连接起来,自然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把握到位了。
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相关方法
怎样才算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是只让学生把握住文章的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如这一课的几个词语解释、课文分几段、每段的段意、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文章的这些结论性的东西,都是从文章中抽象出来的“死”的教条,只让学生记住这些“死”的教条,是舍本逐末,无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文章的主要内容,指的是文章的材料,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向别人交流的“经验意思”,而不是用来表达“经验意思”的语言形式和表达的技能。文章的“经验意思”,如:记事的文章,即事情发展的主要历程;写人的文章,即人物的主要事迹;写景的文章,即景物的主要特征;状物的文章,即物体的形状、构造和用途等。把握文章的这些丰富的“经验意思”与把握文章的几条干巴巴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因此,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不仅仅是文章阅读的初步任务,提炼出重要信息,同时也是进一步理解文章,体会作者思想情感、表达方法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我们还可以传授学生一些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叙事的文章———抓起因、经过、结果。读叙事的课文要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在边读边思考中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周 恩 来在沈阳求学期间发生的故事。事情的起因是十二岁的周 恩 来听到伯父感叹“中华不振”感到不解,经过是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中国妇女受欺,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理解了伯父的感叹,从而有了“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的想法,结果在修身课上周恩来振聋发聩地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最终把握本文主要内容:十二岁的周恩来来到奉天,听到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直到他亲眼看到在外国租界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侮辱,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注意:不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与课文的每个部分简单对应,引导学生多用自己的语言梳理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记人的文章———抓人物、事件、精神。阅读记人的课文要思考:课文写的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人物什么精神?然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本单元《梅兰芳蓄须》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期间,蓄须明志,拒绝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的动人故事,赞扬了梅兰芳满腔的爱国热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这个就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重点)
三、根据课后练习和交流平台,来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后第一题就明确要求学生要“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道题正好是本单元语文要素训练的体现与落实。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单元交流平台中也为我们提示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具体方法:
a、“我发现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观潮》《梅兰芳蓄须》。”这里需要注意是“提示”,而不是“概括”。《梅兰芳蓄须》提示我们文章主要讲了梅兰芳蓄须的故事,只有事件的结果。我们概括主要内容时还要思考:梅兰芳什么时间蓄须?梅兰芳为什么蓄须?等问题,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理清楚,才能很好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b、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
c、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共写了三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这次的交流平台是对以前关于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归纳。第一条是提醒同学们注意从题目中发现文章主要内容的提示。第二条就是第四单元已经提到“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训练的是学生对叙事性的文章如何概括主要内容。第三条就是本单元中又提到“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事件不止一件时要学会归纳总结。重点训练的是写人物事件的文章把握主要内容。这样的安排会使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图。
四、本单元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训练落实
在教学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为了更好的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实到位,在备课时要把课后问题和园地的交流平台考虑进去。说法一致,都是:一共写了几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所以在第一课时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时,可以由教师带着学生梳理第一个场景,引导学生一起找出主要人物和事件,将其概括为“在修身课上的讨论中,周恩来立志振兴中华。”大家也可以参照老师这样给其他两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先自己尝试着加小标题,然后同桌或者小组交流一下。在学生自己总结第三件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时可以为学生提供表格,这样利于梳理思路,进行总结概括。
通过这样学习、交流、运用,三个场景可以分别总结为: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的讨论中,立志振兴中华;周恩来在与伯父的对话中,耳闻“中华不振”;在租界的一场事故中,目睹“中华不振”。 不强求一致,贵在相对统一。 最后经这三个场景的总结连在一起,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体现因果关系可以用上“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这样的关联词,训练学生的表达总结能力。
三个场景看似地点、事件迥异,但异中有同,其叙事之根本是“中华不振”。正是因“中华不振”,才会出现“伯父之忧””哀妇之苦”,才会激发“周生立志”。着力训练学生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3课《梅兰芳蓄须》,交流平台中提示我们,本课的题目就提示了我们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梅兰芳在什么时间蓄须?为什么会蓄须呢?课上就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探索交流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把握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本文写了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拒绝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而自己蓄须明志的动人故事,赞扬了梅兰芳满腔的爱国热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蓄须”是本文的线索,文章以线索为题,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开篇点出梅兰芳“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中间详细写梅兰芳拒绝给日本人演出的事,结尾总结赞美梅兰芳具有民族气节,条理分明,结构严谨。
关于本单元的教材解读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用心倾听,大家如有新的看法,还望提出宝贵意见,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