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十年前的夏天,我毕业了,开始了全新的职场生涯。十年后的今天,提炼三点写给曾经的自己,如果她能听到并采纳的话,相信她的职场之路会走得精彩得多。
建议
一、有态度的工作
一个人的表现主要由两大要素组成,一个是态度,另一个是能力,两者组成了横纵轴,将人们划在四个象限的格子里。表现得分是态度和能力的乘积。没有能力,表现为零;没有态度,表现为零;两者不可或缺。可为什么很多时候态度会被强调?因为态度的转变只需要一次醒悟、一个转身;而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通过态度分来提升整体表现,收效甚快。
1. 主动汇报工作——如果老板没有提前说明汇报的次数和频率,主动安排时间,在重要的工作节点上提炼工作进展,让老板心中有数;别等着老板问了、甚至催了才汇报。主动汇报的好处还在于:及时确认工作进展在正确的预期轨道上,没有出现偏差(如有偏差,可得到及时调整,而不用等到撞南墙);在汇报工作中你还有机会请老板支持你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使得项目进程加速。
2. 主动寻求反馈——据我的观察,大多数人都是「好为人师」的(尽管有很多人不承认)。所以我们应该给别人提供这样的机会,并且在其中受益,轻松实现「双赢」。可以在一个项目结束的时候,主动找领导聊聊,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也请领导提提意见,同时可能是给领导一个表扬你的机会。但要谨记的是,主动找领导谈话这事,不可不做准备。进门之前,自我评估至少是要做完了的,因为老板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觉得呢?」
3. 主动争取机会——没有哪一次机会不是争取来的。如果在一项工作面前,你感兴趣,别犹豫,去申请;如果你有过半数的把握可以做得漂亮,别犹豫,去申请。「多做多错」尽管从概率上是真理,但大多数情况是借口和抱怨。多做还多练、多得呢,特别是对于职场新人。如果是你的兴趣所在、能力所及,尽可能地多锻炼自己,别太计较功名得失。
二、有「目的」的表达
有时候我们不确定说出去这话会不会得罪到谁,因此选择沉默;有时候我们担心一直沉默下去会被边缘化,于是想办法提高谈话和沟通的技巧,去锻炼和琢磨怎么说话讨巧;这「说与不说」、「说什么与不说什么」是我们每天面对无数次的选择。那这选择有标准吗?
我也是最近才找到答案。说话的选择有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所有的说话和沟通都应该紧紧围绕「目的」展开。拿「抱怨」来举例。跟谁抱怨、怎么抱怨?要看你的「目的」——想发牢骚、倒垃圾,别找同事,次数多了,大家会觉得你是一个负能量的人、甚至是背后嚼舌根的人。这时候,找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尽情吐槽,添油加醋随便;如果你想产生效果、制造改变,就是找能解决这件事的人去谈,将「抱怨」上升为「建言」,而且将重心偏向如何解决问题;如果你想让别人听了你的抱怨后,相比之下发现自己过得还不错,那就锁定目标去做牺牲吧。
别为了「填空」去做没有准备的讲话,因为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表达真是一件很巧妙的事情,一句话从你的大脑传递到另外一个人的大脑,准确抵达的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足70%。如果你都还不确定你想说什么,那结果就很难想象和控制了。所以「目的」还没确定,保持会儿缄默很有必要。
而当你不确定你的文字能准确传达你的目的时,请一定佐以或者直接采取口头表达,或进一步面对面的表达,以确保对方没有「会错意」,从而造成误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很多人推荐「邮件 + 电话」的沟通方式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
「说话得体」在我看来是一句很高的评价,它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情商和受欢迎程度;「有说服力」更是一个人能力的表现。这两点都是表达的技巧。「目的」原则就是帮我们实现更得体和更有说服力的表达。而实现有「目的」的表达一点儿都不难,只要我们每次开口之前都能深刻意识到这一点,驻足思考一下,就会在表达能力上有不小的提升,不妨一试。
记住,没有无「目的」的表达。
三、考证需趁早
活到老来学到老,慢慢学习不着急。但是有些个证,还是早考为妙。不少人多年以来工作业绩很优秀,就是少了个证,评级、升迁处处受阻,你一定也认识几个大 Senior 可能正是这种情况。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谁都没觉得自己时间充裕,但从过来人的角度讲,年轻的日子还是更能挤出来时间的。等再过几年,工作只会更忙、压力更大;生活上也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需要分担更多地家事、杂事;精力也不如以前,看几页书比吃什么安眠药都好使。这时候再去考证,那是需要下更大的决心和毅力,后悔少壮不努力啊!所以,需要考什么证,今年使劲儿就把它拿下吧!
尾声
最后,一定尽早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我们不能幸运地靠兴趣吃饭,至少还有八小时之外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