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说实话,这并不是我在书店找到的特别想读的一本书,因为我觉得可能我的妈妈会喜欢看,就借回来了。结果一读就是两遍。
还记得杨绛先生去世的那会儿,朋友圈被杨绛的语录刷屏,好像大家都对杨绛很熟悉的样子。那时我对杨绛的印象也就是一个百岁的作家,钱钟书的夫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的去世对大家的影响这么大,胡乱猜测一下,我想是因为她老人家属于作家里面年龄大的,年龄大的人里面还能坚持写作,并且写的好的吧!至于写了什么,大部分人也只限于了解她的那些语录吧!
《我们仨》的封皮设计很简单,就像我们用牛皮纸包的一本教科书的书皮,没有复杂的设计图案,只有浅浅的三个人的昵称,书名、作者以及出版社。就是这样一本书。各大书店畅销,豆瓣评分也很高,赞声一片,可见此书靠的不是华丽的外表,虚张声势的题目,出版商吹捧的销量,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容。
全书很简单的分为三个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部分只有一页多,只是平静的回忆了当时钱钟书先生还在世的时候,杨绛跟他说起的自己的一个梦,嗔怪梦中钱钟书先生离开了她,怎么也找不到他,也没有办法回家。简单的几笔勾勒就奠定了后面的梦成现实后的,对往昔岁月的思念。
第二部分是钱钟书先生和女儿圆圆相继去世后做的一个“万里长梦”。在梦中,他们仨又相聚又相离。这是他们一家人的一生的写照。
第三部分才是杨绛先生对“我们仨”的回忆。写这本书时的杨绛先生已经92岁了。如果不了解这个背景,很难想象,92岁的老人对发生在生活中的点滴竟然记的如此清晰。看重什么,就会记得什么。
杨绛和钱钟书的家庭是学术家庭,家里每人一张书桌,平时的状态就是三个人各自坐在自己的书桌前看书,学习,翻译,写作。三个人都安于并陶醉沉浸于这样的生活。生活中的乐趣是“格物致知”,一起去餐馆吃饭,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表现,来推断性格和关系。平时彼此不能在一起的时候,也会把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给其他两个人看,他们称之为“石子”。我想杨绛先生应该是在92岁的时候把这些石子串成了美丽的项链,才有了《我们仨》的问世。
整本书的语言很平实,描写的也是细碎的生活小事,仿佛杨绛和钱钟书夫妇一生很平顺。但查阅资料发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两个人也经历过很多常人不曾经历的苦难,生活拮据、失去亲人、遭人冷落和误解,失去爱女。但这些苦难,杨绛的文字中没有任何的渲染的痕迹,反而在我们看来的大悲大苦都是小事,而夫妻二人的相濡以沫才是大事。杨绛先生在书的末尾写了这样一句话“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还是在慨叹三人的幸福短暂。
杨绛和钱钟书的人生无疑是一场完美的修行,不追求物质的丰富,不追求人际关系的圆满,不追求权力,只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以及他们自己的小幸福。他们仨都对自己的这一生成为他们仨感到幸福。
而今,我们还能找到这样的幸福么?在这个商业发达,物质欲望横流的社会里,能够放低自己的欲望,给自己的人生规划做减法的人愈来愈少了。即使在现如今的高校,能安心做学术的教授老师又有几人?网络文章最吸引眼球的往往是那种多少多少天赚100万,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什么什么全会了,完成什么什么只需要记住这几点,这一切都像鞭子一样抽打着我们每个人往前冲。我们不想做生活的奴隶,但还是受不了一次一次的鞭打、诱惑而奋力向前冲。有的时候往往会失去方向,最终回到原点,只剩一身的疲累,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到要总结人生和这个世界说再见的时候,但那个时候我们还能像杨绛先生写《我们仨》的时候,这么恬淡、波澜不惊的述说这一切么?
回到哲学三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杨绛先生从一开始就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