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惰是通向成功的一把钥匙。”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让人震惊的观点。如果这是随便一个路人甲说出来的话,完全没必要理会。让人震惊就在于这句话是著有《点球成金》、《大空头》等十多部畅销书的作者迈克尔·刘易斯说出来。
“怠惰是通向成功的一把钥匙”,这个观点完全违反传统认知。从小到大,从家长、老师、长辈听到的都是要想成功就不能怠惰,看到的各种成功学书籍写的也都是唯有勤奋才能通向成功。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哪一个更有理?直接争论不会有结果,唯一的方法是回到概念的本质。找出怠惰这个概念的核心,提升概念的认知水平,所有关于这个概念的争论就将不复存在。
怠惰,英文:Inertia
惯性,物理学名词,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一种惯性,即使不再给这个运动物体动力,它也会通过之前的运动惯性继续前进。
惰性,惰性就是我们说的懒,不愿意动,哪儿舒服就哪儿待着,什么事情不用费劲就做什么事情,凡是要付出多一点努力的事情都不做。
咋一看,貌似两种解释区别很大,仔细分析两种解释其实是共通的,怠惰的本质是不改变。惯性表示的是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改变,惰性也表示保持原来的舒服状态不改变。也难怪英语里是同一个词。
回到前面的观点,“怠惰是通向成功的一把钥匙”。“通向成功”表示一个过程,就像攀爬一座高山。要爬上高山必须经历从山脚到山顶的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不同、难度不同,我们也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也就是说开启每一阶段的钥匙可能是不一样的。从山脚到山顶,通常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选择不同的道路也需要不同的技巧,也就是需要不同的钥匙。要想成功,需要的可能不只一把钥匙,怠惰是其中一把钥匙这种说法就没什么大惊小怪。
怠惰这把钥匙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怎样发生有效作用呢?
设想,当你在山脚的时候,你是否头都不抬随便遇到一条路就急急忙忙往上爬?又或者你只是在山脚先找个视野好的地方舒服地躺着,抬头好好看山顶,看着看着看到了登上山顶最理想的一条路,这个时候才开始沿着最好的路径胸有成竹地向上爬?
没有看好路就急急忙忙往上爬,不可谓不勤奋,但也许爬上去一点点就没路无法持续爬上山顶,注定与成功无缘。也许只是走了一条绕很远的路,最终能成功,只是时间会比较久。
不急着勤奋往上爬,只是看似懒惰地观望,舒舒服服地看到了那条爬上山顶最合适的路,这个时候才沿着看好的路去勤奋地爬,也许就是最快到达成功的路径。这就很好理解迈克尔·刘易斯解释怠惰帮助他成功的理由。
怠惰于我而言是个筛子,它能够帮助我在下决定付出之前,筛选出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在你憧憬要在某些方面改变自己获得成功时,初期的”怠惰“很有必要,急于改变、没有方向的改变,可能最终只能半途而废。
当你已经勤奋地开始一项改变,怠惰的意义就在于保持住勤奋的惯性,让勤奋的惯性支撑你走得更高更远。
当你成功地爬上山顶,我们欢呼雀跃、我们大声呐喊,我们成功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警惕怠惰了。因为我们马上就面临要下山了,这就像一个抛物线,当我们觉得很顺地往上走快到顶点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马上要下落。
前文我们分析了怠惰的本质是不改变。当我们在处境很艰难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必须改变。但是当我们在很顺的时候,或者我们在一个事业的高速上升的时候,我们很难意识到这种怠惰。如果这个时候,你能意识到这种怠惰,并开始寻求下一项事业,提早观察攀爬下一座高峰的最优路径,那必然会一波成功还未褪去,一波成功又起来。
李笑来把一生按照七年就是一辈子来进行划分,这真是一个很酷的想法。在这一辈子就攀登一座高峰,在快到顶峰的时候就开始警惕怠惰,开始转换轨道,培育下一辈子的事业,去攀登下一座高峰。这样,再也不用焦虑如何面对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了,从容地攀登自己人生一座座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