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电影《追风筝的人》,阿米尔把表偷偷藏在阿桑屋里,栽赃阿桑偷表的情景印象深刻。有人说阿桑那么忠于阿米尔,为他受了那么严重的伤害,我却完全能理解阿米尔的心情,对于阿米尔来说,阿桑的付出太沉重了,分开是唯一能让两个人都好好生活下去的方法!而阿桑也没有辩解,在我看来阿桑领下罪名默默离开阿米尔家的背影,和他为阿米尔千万次追风筝的背影同样感人。离别,就像是把他们的感情放进冰箱里暂时冷冻一样,大概是唯一能保证他们的情谊不立刻坏死的方法。
《完美陌生人》里罗勒的妻子在大家面前揭露罗勒替她顶替醉驾的时候大概也是同样的心情吧,出于愧疚我们不得不在一起,或者我们不得不分开。
别轻易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
罗勒和阿桑都在某件事上做出了巨大的付出,甚至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位置,虽然他们做这件事的目的本身并没有要挟的意味,却让“受益者”难以承受。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无意把自己置于“受害者”地位的人。
很多父母一生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年老了住在儿女家,又跟儿女因为生活习惯的原因种种合不来,他们会以为孩子省钱为由,把家务统统承包,让家里没有清洁阿姨的立足之地,而付出之后又会口口声声标榜自己为家庭付出了那么多,年轻的时候付出,现在还在付出,所以儿女看似欠了她很大一笔债。其实没有人逼着她付出,她也完全可以甩手走人,但如果你真的要请一个阿姨来家里把她的劳动都取代掉,她马上又会说,你“不信任她,你嫌弃她,你排挤她”之类的话。其实她潜意识里想要的就是把自己放到“受害者”的位置上,好有“伟大”和“委屈”的资本。
无论有意或无意,千万别把自己轻易置于“受害者”的地位上,一旦你不小心走上了那个位置,一定要想办法给对方“偿还”的机会,或者主动给自己“犯错”的机会。你们的关系建立在你潜意识中通过付出为自己换取的“高高在上”的基础上,这样的关系是必然崩盘的。
如果有人要在你的生命中通过各种方式充当“受害者”,那么请像阿米尔一样,想尽一切办法,立刻远离他,因为待他“得逞”之后你们的关系依然会死亡,到时有更多纠葛不清的是是非非,何不趁现在就趁早抽刀,斩断这种畸形的关系。
他那副“无能”的样子,都是被你“惯”出来的。
从小我就常常在家听到我妈责备我爸,这也不会干,那也干不好,我亲眼见到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每次都在我爸留下“烂摊子”之后,我妈就会立刻出现,一边指责一边迅速风卷残云收拾现场。
今年过年因为老妈在家有些事情要处理,爸爸比她提前来了十几天,结果让我对我爸刮目相看。他在家里帮我带孩子,跟孩子迅速打成一片,给孩子做饭,打扫卫生,我回来晚的时候进门急匆匆想赶紧带孩子洗澡哄睡,我爸告诉我已经给孩子洗过澡了。难道我离家的这几年,老爸变身了么?
答案在我妈抵达之后揭晓了——我妈一到家,我爸基本就是个“废人”了。无论做什么,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被我妈批评,然后我爸真的也就越来越“笨”,最后所有事情被我妈一手承包,我妈一边干活一边愤愤不平骂我爸啥都不干。
老公一语道破天机,“我要是你爸,我也啥都不干了,干啥都是错,横竖要被骂,还不如轻松点儿。”
许多家庭里,都有像我爸这样“无能”的老公,“无能”的丈夫,“无能”的孩子,他们看起来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干不好,妈妈或者妻子一边喋喋不休抱怨自己命苦,一边一力承包所有事情。其实,你想过吗?他那副“无能”的样子,都是被你“惯”出来的。而他看起来就是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因为他也不愿意呀,他真的是一步步被你骂成“白痴”的。
你不就是想显得自己很能干吗?
婆媳关系比母女关系重点难处在哪里呢?在婆婆眼里,儿媳妇买的菜没婆婆便宜,做得饭没有婆婆多年“祖传秘方”,带孩子不如婆婆有经验。儿媳妇也委屈得很,明明自己买的东西品质很高,明明自己带孩子的方法更科学,可是婆婆是个奇怪的物种,无论是乡里巴人还是大学教授,都会在婆媳关系里变成一个观念陈旧不知变通的古董,从生活的方方面面膈应你。
一次听到三岁的儿子给我复述奶奶帮他理发时说的话,我突然对这个问题顿悟了。婆婆对孙子说了什么呢?“外面的理发店剪得很疼,剪得你哇哇哭,最后还剪得不好看,奶奶在家给你剪得多好。”理发会疼吗?如果哪个理发师把顾客剪疼了,那他估计就得失业了。这句话一下子揭露了婆媳关系的难点之一,那就是婆婆想标榜自己很能干。她做饭是天下第一厨,她做家务比得过李嘉诚家里的保姆,她除了不能跟儿子生孩子之外照顾儿子比媳妇照顾得贴心。她不能允许儿媳妇、家政阿姨比她更能干。所以她必须抱怨,必须不满。
所以,真的,求求你了,别对我那么“好”,否则,请你像阿桑离开阿米尔那样,退出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