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雪泥 东山再起
为什么许询、王濛、支道林都是东晋有名的清谈高手,而皆服于谢安?
许询是东晋的文学家,他终身不仕,过着隐居的生活。
支道林就是支遁,他是一位酷爱名马的东晋高僧、文学家。
谢安精于玄道,二十来岁时,拜访过名士王濛,与他清谈了很久,大受赞赏。
01 直接影响东晋人物名声地位的是什么?
东晋社会常用容止风貌来衡量人材。
这种特殊的价值标准渊源于两汉的品评人物,认为一个人的才性可以在容止风貌中体现出来,称为标致或风流,直接影响人物的名声地位,对社会风尚也有潜在的影响效应。
谢安在隐居会稽的时候,凭借着非凡的才能,在容止风貌方面博得当时社会各界的赏誉,他的言谈举止为日后家族以及个人的名声地位攀升积奠了丰厚的实力。
他曾经和许询、支道林等人在王濛家聚会。
谢安提议大家在一起言咏写怀,于是共解《渔父》。谢安看题,令众人解释,支道林先解,讲了七百余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人无不称善。
大家都各抒己见之后,谢安谈自己的见解,讲了万余语,才峰奇逸,萧然自得,在座的人,莫不钦服。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一往奔诣
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诸人曰:“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渔父》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
译文:
支道林、许询、谢安等贤达在王濛家聚会,谢安环顾各位说:“今天可说是名士聚会,光阴不可挽留,这样的聚会也难常有,我们大家应一起畅所欲言,抒发各自的情怀。”许询便问主人:“有《庄子》吗?”正巧找到《渔父》一篇,谢安定好题目,就让大家各自阐发,支道林先讲,说了七百多句,叙述的精致优美,才思文辞非凡出众,大家都纷纷赞扬。在座的人把自己的意思都表达完毕,谢安问道:“诸位觉得痛快了没有?”大家都说:“今日清谈,无不罄尽胸怀。”谢安于是简单地设难,然后自己陈述见解,作了万余言的宣讲,才智超凡,俊雅飘逸,达到他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再加上他寓意深远,怡然自得,众人无不心满意足。支道林对谢公说:“您一语中的,直奔佳境,实在是太妙了。”
许、王、支都是东晋有名的谈手,而皆服于谢安,可见谢安玄学知识的渊博和言谈的精炼。
02 每一位成员都钦佩的,富有魅力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谢安数十个故事,每一个故事似乎都是在向读者传扬一个信息,那就是:
谢安的风彩令结识他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倾倒!
一、既拥有高深的文学修养,又善用高超的宣讲技巧,鹤立鸡群。
他能诗善文,才学华丽。
早年在东山,“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全三国两晋南北朝诗》所收谢安诗作十来首。
东山再起,在桓温帐下时,曾写简文帝谥议,文理深得,为朝廷所采纳。桓温阅后,递给在座其他人看,并说:“这是安石碎金。”
一往奔诣,也是最经典的案例。从提议、出题、众人先解,直到独抒己见、剑拔头筹———共解《渔父》使谢安再一次收获了声誉和名望。
二、性好音乐,精通乐理,善于论琴,引领一代风尚。
他因感伤弟弟谢万去世而十年不听音乐。也反驳过王坦之废乐礼治的劝阻。他还在晚年居哀行乐,寄兴托情,被时人视为风雅行为而竞相仿效,成为当时一种风尚。
三、工书善画,让书圣称赞他是鉴赏专家。
谢安很喜欢顾恺之的画,称赞其画是“自生人以来未有也。”可见他对绘画有一定的爱好和鉴赏能力。
谢安曾经跟王羲之学草书,王羲之称赞他是“解书者”,说明他不仅会书法,而且懂书法理论,同时也有自己的欣赏能力。谢安的行书、隶书都写得很好。南朝羊欣所编《古来能书人名》及王僧虔《论书》等,都把谢安作为东晋书法家。
作为一名地位仅次于皇帝的领导者来说,谢安不仅有卓越的军政才能,而且风流儒雅,多才多艺。
谢安独特的人格魅力,令上至帝王权臣,下至士子黎民每一位成员都钦佩不已。难怪世人皆称“大才槃槃谢家安”!
阅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