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布置了写“信息茧房”文献综述的作业,所以我阅读了关于“信息茧房”的一些论文。
“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最为人熟知的来源是美国法学教授凯斯·桑斯坦的《信息乌托邦》。该书出版于2006年,尽管为时尚早,但彼时信息的个人化、定制化已经成为一大趋势。信息茧房”是个伪概念,用以描述信息偏食所造成的风险,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
我参考了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一篇名为:信息时代下的信息茧房:广告业界和学界的“信息茧房”的探析的论文。本文从研究背景,目的及问题出发,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本文在背景中直接提问:当前的信息环境:“开放多元”还是“信息茧房”?紧接着从理论背景,社会基础,微博中的茧房化现象进行背景说明,运用样本数据处理进行问题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桑斯坦以提出的“信息茧房”理论为出发点,对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信息环境中的“信息茧房”效应进行验证与考察。在桑斯坦所提出的“信息茧房”概念中,他为我们简单地描述了“信息茧房”的概念与形象,但是桑斯坦在提出概念的同时也留给我们诸多关于信息茧房的疑问:怎样证明“信息茧房”效应确实是存在的?它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由此本文以微博这一新兴媒体为代表性平台,以广告学界与业界部分意见领袖的微博议题为研究个案,从广告学界与业界意见领袖的微博议题维度对“信息茧房”现象进行考察,同时通过对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相关方面的理论方法的借鉴与运用,最终通过分析验证了“信.息茧房”效应的存在性。在对桑斯坦提出的“信息茧房”效应进行存在性验证的同时,本文也同时对本文之前所谈到的对于网络“开放多元”的技术乐观主义做出了一定的回应。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互联网自诞生伊始,就拥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在跨时空、地域、平台的沟通中推动信息的流动,强烈地冲击与瓦解着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大众传播规则与模式,将人、信息、媒介整合于同一网络介质之中,为信息乌托邦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互联网技术本身只是一种工具手段,它的发展与发生作用需要“人”的使用,因此互联网的“开放多元”化理想期待并不存在必然·陛,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复杂性,将不断影响着其发展与再生产的过程。“信息茧房”效应就是对技术乐观主义的一个有效反驳,由于网络中“人”的参与,其个体的偏好和关注选择导致了“人”有时并不能完全地接触与生产“开放多元”的信息。个体自我与外部同时作用下的重重筛选,通过在微博中的重重个人选择,选择关注谁,选择与什么人互动,选择转发什么信息,选择国谁,选择为自己添加什么样的个性标签,构筑了重重的过滤关卡。在这种情况下,茧房内的信息及其流动普遍呈现出一种相对固定化、封闭化的特征。此外,对成长于“开放多元”化网络技术环境的“茧房”而言,个体构筑在自身周围的茧房壁的构成主要是个人自我选择的互动对象。
本文的结果可以用如下流程图清晰表示:
另外,我对本文进行了如下总结:尽管本研究力图通过科学规范的研究范式,尽可能全面地对个案进行考量,但是由于研究能力、人力、物力等的限制,本研究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虽然是本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同时通过这些不足与本研究所触发的问题,也为未来对于“信息茧房”现象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1.本文选择的研究平台为新浪微博,因此在研究考察中,主要考察的是新浪微博之中的个案情况,因此样本相对较单一。那么如果是对于腾讯微博等其他微博平台,或者其他类型的SNS社区等,“信息茧房”效应是否也同样存在?在不同平台“茧房”所呈现的特点是否会存在差异?
2.本文以广告业界与学界为个案来验证“信息茧房”的存在性问题,虽然通过个案验证能够证明“茧房”的存在性问题,但是对于“茧房”特点、构成、成因等并不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只能通过个案观察到局部的特性。因此对于这些方面需要对进行更加广泛的调查研究。
3.本文对于样本的考察维度主要是从其职业一一“广告领域”一一维度对个体进行考察,但是由于个体的复杂性,作为个体而言,从个人其他维度考量,如兴趣爱好、家庭等,可能会形成与研究结果截然不同的茧房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