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记忆的发展
幼儿期儿童的记忆能力显著提高。
1、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发展较迅速。幼儿期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有意识较为薄弱;无意识记和又以实际都随着年龄而增长;有意识记发展的速度快于无意识记发展的速度。
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薄弱,这两种记忆效果都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高于形象记忆。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幼儿容易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意义记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两种记忆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两种记忆相互联系。
2、幼儿的记忆策略
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记忆策略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而对输入信息采取的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研究表明,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经历从无到有、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基本上没有记忆策略。5岁以前儿童难以运用记忆策略;
经指导能够运用记忆策略。5-8/9岁的儿童自己不太会主动运用记忆策略,但能够接受指导,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较好地使用记忆策略。
主动、自觉地运用记忆策略。10岁以后儿童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的能力稳定发展。
幼儿后期能运用的主要记忆策略。
视觉“复述”策略。反复不断地瞩目与目标刺激。
复述策略。不断地口头重复要记住的内容。
特征定位策略。捕捉突出的,典型的特点作为记住事物的“要点”
2、幼儿思维的发展
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
(1)特点是,可塑性,指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这种表象经过儿童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同化而被简化、被压缩,被添油加醋,进而形成新的形象。特点动态性,指头脑中的表象不是以各自独立的、静态的形式存在,而是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动态活动,具有连续性和易变性的特点。
(2)是幼儿认知发展趋向性
由近及远,认知内容所及的范围由自身接触的事物到家庭、幼儿园以及儿童世界。由表及里,认知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是事物之间表面特征和非本质关系,并逐渐开始涉及事物的内在本质特征。由片面到比较全面,幼儿认知事物由局部到整体,由对事物片面的认知到比较全面。他们往往显示专注于事物的某一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以偏概全,逐渐才能认知到事物的不同方面。由浅入深,如幼儿掌握概念,是经由知觉的感知特征到直观的具体形象特征,再发展到抽象的本质特征的过程,是一个有外在表层现象带内在深层意义的递进发展过程。
(3)是自我中心现象
幼儿的自我中心现象是皮亚杰通过著名的三山实验模型得出。
皮亚杰认为,幼儿在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不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对方的观点,而是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这被称为自我中心现象。
(4)是有一定的计划星河预见性
由于思维具有词的概括性和言语的调节性,幼儿便可以思考不在眼前的事物,思考过去的经验,联想有关的形象,从而能计划自己的行动,预见行为的结果,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就是思维计划性和预见性的表现。
2、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欲求的发展,幼儿不再满足于对事物的表面关系和形象联系的认识水平,他们开始追求对事物的内在关联和本质特征的认识。这势必促使思维的具体形象中萌发出逻辑性。幼儿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和概念形成的特点。
(1)幼儿提问题类型的变化
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表现在从提问“是什么”的模式向提问“为什么”的模式变化。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高涨,好奇心强,他们经常不厌其烦地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2-3岁儿童的提问以“是什么”为主,这表现他们的求知水平局限在追求个别事物的特点上。4-5岁以后的儿童所提问题类型就变成以“为什么”为主导。这与儿童所渴望理解的内容、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相适应。大量的“为什么”说明儿童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欲望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道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性。
(2)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直接受他们的概括水平制约。幼儿的概括水平是以具体形象概括为主,后期开始进行一定的内在本质属性的概括。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用词来标志的。幼儿掌握概念的发展集中表现着他们的概括能力的发展。
实物概念的发展。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一般发展过程是:幼儿期的事物概念主要表现为指出或列举所熟悉的一个或某一事物;幼儿中期能说出实物的突出的或功用上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外部特征的概括:幼儿末期能够概括出事物的若干外部特征和某些内部特征,对熟悉的事物也开始能将进行本质特征的概括。
类概念的发展。类概念的掌握基于儿童的分类能力。分类的主题依据是事物的本质属性。通过分类,儿童可以逐渐掌握概念系统。拒研究,幼儿的分类能力可以分为如下四级水平。
一级水平是不能分类,即不能把握事物的某种特点进行归类。
二级水平是能够依据事物的感知特征进行分类,即可以概括出物体的表面的, 具体的特征进行归类。
三级水平是依据知识和经验对事物进行分类,即能够从生活情境出发,按物体功能分类。他们考虑的事物特征已脱离单一性,而能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及其间的关联来界定类别。
四级水平是概念分类,即儿童开始依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来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该水平的分类能力,在幼儿期仅仅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幼儿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转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的事例的推理。这种推理尚不属于逻辑推理,仅属于前概念的推理。这是从表象性象征向逻辑概念过渡的推理形式。如妈妈告诉孩子喝凉水肚子痛,于是孩子便往鱼缸里倒开水,并且说“小鱼喝凉水也会肚子痛的”。
对熟悉的事物的简单推理。在幼儿园日常经验范围内。有时对熟悉的事物可以进行简单的推理。如,邻居家的奶奶生病,孩子的奶奶前去探望。孩子通过联想进行归纳推理,说“爸爸没生病、妈妈没生病,爷爷没生病,奶奶没生病,我们没生病,我们都没生病”。这是幼儿对熟悉事物的归纳整理。
三、幼儿的想象发展
现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整合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幼儿富有想象,其想象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独特性。
1、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区别主要在于想象的意向性和目的性的不同。幼儿初期的无意想象主要是在感知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游戏中各种表象的组合经常油然而生。随着言语的发展,在词语指导下,有意识,有目的的有意想象迅速发展,且越来越丰富。
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根据想象的自主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依据原有的经验,或依照成人的言语描述而再现或形成的想象。创造想象是独立自主地将已有形象进行加工,重新整合成新颖、独特形象的思维过程。
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观察能力的提高和表象的丰富,幼儿的想象活动发展出创造性成分。他们想象的创造成分受生活经验的局限,多囿于具体形象水平,难以超越现实。所以,多数幼儿的想象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但是随着各种知识的丰富,脑中储备的大量的表象以及思维发展的抽象概括能力水平的提高,他们的创造想象便得到明显发展。
2、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
一项经历二十余年的纵向跟踪研究,其主旨是通过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进行创新教育。结果表明,幼儿末期的创造想象获得显著发展。幼儿创造想象在儿童自助创新图画中有鲜明的表现。
幼儿创造想象的新颖性。
幼儿创造想象的神奇性。
幼儿创造想象的超越性。
幼儿创造想象的未来指向。
幼儿期的言语发展
言语的发展几乎影响儿童发展的所有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言语发展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儿童人际交流的工具。儿童通过言语与他人交流信息,表达自己的意愿,满足个人的需求,并可以控制他人的行为。
言语是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的重要工具。当儿童处于不同的环境时,通常用用于来探究和理解环境。通过言语调节和言语沟通,帮助幼儿适应新的环境。
在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的境界过程中,言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言语可以促使儿童通过自我提示、自我启发,激起想象,进入超越现实的创造境界。
言语发展是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助推器。言语能力是幼儿期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心理工具。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词汇量增加最迅速的时期,是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过渡阶段,又是掌握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幼儿词汇的发展
幼儿期是词汇增长和丰富的快速期,是促进其词汇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和词义的深化。
1、词汇数量的增加。幼儿期是个体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国内外关于词汇量发展的研究表明,大体上说,3岁儿童的词汇量为1000个左右;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6岁儿童的词汇量为3000个左右,7岁儿童的词汇可多达4000个。其中3-4岁儿童的词汇量发展最快,幼儿期平均每天增加数个词。
2、词类范围的扩大。儿童对不同词类的掌握有一个先后顺序,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是指意义明确而又具体的词,虚词是指不具有具体而明确的意义,又不能单独使用的词。
幼儿最先掌握的词是实词中的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总之,幼儿期的儿童已经可以掌握各种最基本的词类。
3、词义的深化。儿童对词义的掌握经历了一个由泛化到分化,并在分化的基础上,向概括化、精确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幼儿期掌握词汇的特点。词义笼统含糊。这表现为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前者是指扩张词汇的使用范围,后者是指收窄词汇的使用范围。
词义所指非常具体。词义的具体性指幼儿掌握的词汇多时实词。他们使用最频繁和掌握最多的词汇是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具体事物的名称和具体的动作的词汇。
幼儿末期掌握词汇的概括性逐渐增加。幼儿的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改口能力不断提高,他们掌握词汇的含义,逐渐游具体向抽象转化,游形象性向概括性发展。
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的消长。儿童的词汇可以分为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两类。积极词汇是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又称主动词汇。消极词汇是儿童能够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或者是能说出,但理解不正确的词汇。在言语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词汇,又不断地将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所以幼儿期的积极词汇明显增加。
儿童真正理解和正确使用词汇的指标。理解词的指标,对词汇的理解具有间接概括性;把词当做物体的概括性等符号来使用,而不是与物体直接对应。使用此的指标,自发地使用词,而不仅仅是模仿;所用的词是人们通常使用的而㐊自造词;时常运用某个词,而不是偶然冒出一次;所使用的词具有某种程度的概括意义,而不是停留于对应某物。
三、句子的发展
句子的发展主要是句法的发展,重点在于句法规则的习得。其内容包括句子的理解和句法结构的理解。
1、理解句子的策略。在儿童言语发展过程中,句子的理解先于橘子的产生。儿童在能说出某种结构的句子之前,往往已能理解这种句子的意义。幼儿对尚未掌握的新句子往往从经验中概括出一些策略去加以理解。幼儿常用的理解句子的策略有语义策略、词序策略和非言语策略。
语义策略,儿童只根据句子中的几个实词的含义和时间可能性来理解句子,而不是去理会句子的结构。
词序策略。儿童完全根据句子中词的顺序来理解句子。他们把句中的名词-动词-名词词序理解为动作者-动作-动作对象,一般常把第一个名词作为动作实施者。4岁左右的儿童词序策略最突出。
非言语策略。非言语策略是指不管句子的实际结构内容,按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句子意义的预期来进行理解。
上述表明,儿童是通过学习不同的策略来理解句子的。儿童理解句子是通过主动从周围语言材料中探索有关的“规则”的过程,是不断地提出可能性,并在言语交往的实际中不断检验和修正假设的发展过程。
2、掌握句法结构的发展
从不完整句发展到完整句。指句子的结构不完整,如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等。完整句可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及其他多种句型。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简单句是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幼儿主要使用单句。随着年龄的增长,复合句渐次增多。复合句是由两个或多个意义关联的单句组合而成的句子。复合句的发展需要两个主要条件;一是掌握足够的词汇,特别是掌握有关的连结词;二是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一般来说,口语语法的获得是在幼儿阶段,幼儿中期就能掌握最基本的句法结构。
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儿童最初使用陈述句,之后疑问句、否定句、祈使句等逐渐发展起来,对被动句,反语句、双重否定句等难以正确理解。
从无修饰语发展到有修饰语。儿童最初使用的简单句并无修饰语,以后逐渐发展到有修饰语和复杂修饰语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