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深圳这个字眼,相信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都会闪过“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之城”、“超大城市”等称谓。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大鹏之城—深圳,这里的一切事物,都在以极其迅猛的势头向前发展。匆忙急促的生活步调中,是很容易让人忽略和忘却一些东西的。
作家王国华以“街巷志”这个概念起笔,向生活于这座城市的所有人架构出共同的灵魂归属—“城愁”。是的,每个奔赴于南国他乡的人,每个对深圳抱有热爱的人,在根植于内心深处的那片“乡愁”的土壤里,是要匀出来一片足够的土地,用来归纳和储存城市的愁绪。
《街巷志:深圳体温》是作者“城愁”系列的第三部。从“深圳已然是故乡”到“行走与书写”,再到如今的“深圳体温”,贯彻始终的是作者对于南国深圳这片土地的眷恋。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在作者的笔下,无不显露出他溢于言表的赞美之情。究竟是这座城市的活力点燃了他?还是来自于南国大地的炙热气息沁润了他的心扉?
十余年前,我曾短暂驻留于深圳的光明新区两年多。当时从事销售工作的那份工作,让我有到访过深圳多地。繁华处如南山、福田等城市中心区,偏僻者如坪山、坑梓等小镇(坪山当时的建制属于镇区)。颇为遗憾的是,那时的自己正值青春年华,忙于为口奔驰的生计,自然是缺乏对于事物的观察与剖析的,更无暇去静心体会文字之美。
作者笔下的街巷,在南国深圳来说,大多隐匿于城中村的某处。城市的繁华喧闹处,多是以某某大道、某某路的字样,出现在路口的标识牌上的。或许正是因为自己逗留深圳那时,未曾认真观察那些正在故去的老街旧巷,有着怎样的风物与风景,使得我在品读王国华的《街巷志:深圳体温》时,能够通过浅薄的纸张,触摸到南国深圳早春时节里已经开始不断升腾的滚滚热浪。
这股迥异于北方大地寒冷尚未远离的腾腾热气,正催促着南国花朵的次第盛开。走在街巷之间,你已经可以嗅到木棉花、紫荆花绽放出来的醉人之气,也可以闻见香蕉、菠萝与榴莲的浓香气息。独属于南国的花朵与水果,将各自的香气,强烈地交织在一起,让徜徉于此间的每个人,在心生欢喜之后,难以挪动步伐,甚至于容易忘却来时之路的。
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大鹏是这座城市的图腾与象征。天南地北的人汇聚在这里,在“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精神召唤下,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无穷无尽的活力,也为深圳的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他们和她们,已然成为深圳青春活力的代名词。
或者,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将王国华的《街巷志》系列,理解为一位新深圳人的读城。跟着他的笔墨文字,我们是可以完成一场穿行于深圳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旅行的。一座城市的变迁史,是需要这样的方式去打开,和品读的。
这种迥异于乡情的另一种愁绪,在作者的笔下,称之为“城愁”。它,正氤氲在城市的气息背面,汇聚和升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