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曾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好习惯让人身心健康、事半功倍,而坏习惯则会影响工作生活。都知道习惯的重要性,可怎么才能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呢?今天的碎碎念我们就用四本书,来看看习惯养成的秘密。
一、为什么我们会沉迷一些坏习惯?
解析书籍《 欲 罢 不 能 》
有些事情我们明知不好,比如沉迷游戏,为啥还是忍不住呢?这和我们的大脑构造有关。大脑中有一块叫“快感中枢”的区域,能从生理上导致我们行为上瘾。上瘾的过程,分为快乐、学习、期待、渴望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快乐。如果我们在做某件事时,刺激到了快感中枢,就会使人体分泌大量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愉悦。
第二阶段:学习。我们做这件事的同时,快感中枢会驱动大脑中负责学习、记忆的回路,让它记住这种愉悦感。
第三阶段:期待。当我们产生寂寞、无聊等负面情绪时,大脑就会记起这种能让我们产生愉悦感的事情,引导我们去做,从而替代心理的痛苦。
第四阶段:渴望。这件事做多了以后,就会导致“行为上瘾”。不论你是否喜欢它,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做,因为它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你的大脑中。
二、如何制定目标,改掉坏习惯?
解析书籍《 意 志 力 》
改正坏习惯的第一步,是找到改变方向,为自己设定目标。一个好的目标,要遵循两个原则:① 有愿景,必须是你真正想要的;② 可执行,必须是你付出努力能做到的。
目标尽量单一和具体,避免“新年任务”式的目标——今年多运动、少花钱、多做家务……看似目标很多,但其实每个都很笼统,它们会分散你的意志力,到最后可能一个都无法达成。不如只设定一个清晰的目标,比如每周做一次大扫除,坚持两个月。
设定目标时,可以把最难做到、最需要调动意志力的行动,放在早上完成。研究发现,早晨是一天里意志力最强的时候。所以,上午10:30以前做完最重要的事,是最简单、高效的自我管理技巧。
重视监督的力量。不仅是把目标记录下来、告诉别人,达到外部督促的效果,也可以让自己监督自己。研究发现,仅仅在房间里放一面镜子,就能让人的自控能力增加。
三、怎样才能将好习惯坚持下去?
解析书籍《 微 习 惯 》
计划制定得很好,但往往半途而废、坚持不下去,是很多人的困扰。给你介绍一种简单到几乎不可能失败的习惯养成法——微习惯。把一件事拆成无限小,要求自己每天执行。比如,把每天10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1个,把每天写3000字缩减成每天30个。久而久之,“负担”就会变成自发的习惯。
微习惯最大的好处是,完成任务非常简单,能减少内心的抵触情绪。而且因为没有心理负担,我们反而可能做得更多。比如做了1个俯卧撑完成了任务后,你很可能意犹未尽,会去再做做其他运动。
可以给自己设置“奖励机制”。因为微习惯很小,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给你带来巨变。而有了奖励机制后,你会更愿意坚持。比如以一月为单位,只要坚持够一个月,就请自己看一场电影。
怎么判断微习惯是否变成了自发的习惯呢?有三个信号:① 身份认同发生改变,比如坚持每天写作一段时间后,开始觉得自己是个“写手”“作家”。② 行动前不再深思熟虑,而是主动去做。③ 不再有坚持不了的想法,默认会一直这样做。
四、高效能人士该具备哪些好习惯?
解析书籍《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高效,是每个职场人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这七个让自己变得更高效的好习惯,可以着重培养: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我们介绍其中的三个:
要事第一,即按照事务的重要性,来决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可以按照四象限法则,将事情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且不重要”。花大部分的精力,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砍掉大部分不紧急且不重要的事。
双赢思维,就是在交往中本着双方获利、互相尊重的态度,基于“我们”而不是“我”来思考。不仅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连损己利人的事也要拒绝。实现双赢思维的前提是,主动去了解对方,然后再去寻求对方的了解,这也是人际关系的关键所在。
统合综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合作方式。每个人都有做事的方式,在协作中如何高效合作呢?不是完全按自己的来,也不是各自妥协去迁就对方,而是将彼此的利益统合,让双方都发挥实力。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相互尊重,甚至要能够理解和接受各种看似奇怪的想法。